孩子在外“小慫包”,在家“山大王”,與爸爸脱不了干係,很吃虧

很多人都説受到現代家庭結構“四二一”的影響,因為長輩過於寵溺孩子,以至於孩子變得十分以自我為中心,在家裏就是一個“山大王”的形象,孩子説什麼、想要什麼,家長們就必須順從,否則可能就要鬧翻天。

但是部分孩子雖然在家是這樣的“哪吒”形象,到了外面卻是“小慫包”,有氣不敢在外人面前撒,全都發泄在家人身上。

相信有不少父母正為這樣的孩子感到頭疼,而這背後的原因也都歸結於過於溺愛。實則不然,今天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給大家聊聊原因。

孩子在外“小慫包”,在家“山大王”,與爸爸脱不了干係,很吃虧
孩子在外“小慫包”,在家“山大王”,與爸爸脱不了干係

1、“甩手掌櫃”式爸爸

可以説,如果爸爸在家成了“甩手掌櫃”,那麼很多孩子都會朝着“窩裏橫”的方向發展。

因為大多數媽媽都扮演着較為温柔的角色,憐惜、疼愛孩子,對於孩子的需求會不斷給予滿足,而爸爸則是扮演着較為嚴厲的角色,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在愛與嚴厲相作用下,孩子才不會偏離正確的成長路線。相反,如果爸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位,那麼想要為孩子的成長保持平衡,這是一件較難的事情。

孩子在外“小慫包”,在家“山大王”,與爸爸脱不了干係,很吃虧

因此,孩子們習慣了媽媽的有求必應,也習慣了在媽媽面前耍脾氣,並且爸爸還不管自己,自己更是可以任意為之了,所以“窩裏橫”的情況相對較為嚴重。

但是又因為缺乏來自父親的關愛,孩子的安全感缺失也會很嚴重,進而導致孩子不敢在他人面前隨意“撒潑”。

孩子的潛意識會覺得,男人比女人的形象要高大勇猛許多,自己要是遇到危險,爸爸不理不睬,但是對方卻有強有力的後盾,自然也就變“慫”了。

孩子在外“小慫包”,在家“山大王”,與爸爸脱不了干係,很吃虧

2、同款類型的爸爸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句話,孩子對於母親的態度藏着父親對母親的態度。

這句話也證明了,如果爸爸本身就是“窩裏橫,外面慫”的性格,那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接收到這樣的信號,自然也會深受其影響。

先前我去朋友家裏做客,當時快到傍晚了,差不多也該走了,正好她兒子回來了,第一句話就是“快點,給我倒杯水,我要渴死了,”然後就在沙發上窩着玩手機。等他媽媽倒完水給他,他接過手猛地往桌上一放,“這麼燙,怎麼喝!”語氣特別差,而且態度十分不好。

孩子在外“小慫包”,在家“山大王”,與爸爸脱不了干係,很吃虧

之後他爸在樓下停完車上來,簡單地問候之後他便要去衝個澡,結果找不到浴巾,在房間裏就開始罵罵咧咧,朋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後急忙進房間幫他找,之後從房間裏又傳出她老公的不耐煩,“誰讓你收在這,直接放浴室架子上,一天天都不知道在家裏幹嘛。”

短短不過10分鐘,讓我刷新了對他們父子二人的認知,因為早前認識她丈夫時,在外人面前從來都不敢過於張揚,在朋友中絕對是屬於沒有存在感的那一類,看過去性格也挺弱的,誰知道在家原來是這幅模樣,而他兒子……也印證了“有其父必有其子”。

所以,如果有個這樣的爸爸,孩子們全都看在眼裏,媽媽們在孩子面前如果不強勢一點,只懂得一味縱容與溺愛、滿足其需求,那麼不用等將來,現在就能把孩子的性格圈定了,以後吃苦的不僅是孩子,父母本身也是如此。

孩子在外“小慫包”,在家“山大王”,與爸爸脱不了干係,很吃虧

3、爸爸也縱容孩子

都説家庭教育中,一個扮紅臉,一個扮黑臉,只有這樣才能夠發揮最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如果兩人對孩子都十分縱容,且都十分溺愛孩子,這種情況下,無異於就是在把孩子刻畫成“窩裏橫”的形象。

個人較為建議父親以嚴厲的方式去參與到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當然,這種嚴厲是鬆弛有度的,而不是一味地過於嚴厲,否則也不會起到作用,反而會刺激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在外“小慫包”,在家“山大王”,與爸爸脱不了干係,很吃虧

而媽媽的愛也不能是毫無節制的,愛6分留4分,讓孩子知道媽媽的愛也是有原則的,孩子才不敢在父母面前肆意撒潑,隨意觸碰媽媽的底線。

這幾年來,一直都在強調爸爸在孩子教育過程中的作用,因為有太多問題少年都是由於兒童時期缺乏父親的陪伴,或是父親運用不恰當、不正確的方式教育所致。

爸爸不僅要參與到教育當中去,而且還要懂得正確教育,與寶媽們配合,才不至於讓孩子走上“不歸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7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在外“小慫包”,在家“山大王”,與爸爸脱不了干係,很吃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