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日本專門針對中國戰場研發的三年式重機槍,英軍稱它為雞脖子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綜合

侵華戰爭中,日軍的九二式重機槍為大家所熟知,這種看似笨重的機槍在中國戰場上有較好的適應性,曾在戰鬥中大量屠戮我國將士。但是鮮為人知的是,日軍還有一款更老、同樣可靠的重機槍,和九二式外貌十分相似,那就是大正三年式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
日軍使用機槍的歷史比較悠久,馬克沁機槍出現後不久日本就派出考察團進行相關事務的瞭解,最終因為當時的日本工業無法仿製馬克沁機槍,遂把目光轉向了法國的哈奇開斯機槍。在少量引進之後,日本開始了仿製之路,第一代仿製版本為三八式重機槍。
三八式重機槍參與了日俄戰爭,在戰鬥中與俄軍裝備的馬克沁機槍比起來火力持續性更差,但是戰後日軍總結經驗,認為它依然是一款可靠的武器,其實日軍最看重的就是射擊精度。當時日軍也已經認同了機槍在壓制火力上的優勢,但是同時還認為機槍也應該擁有很高的精度,精確壓制不僅能夠節約彈藥,壓制效果還能更好。這一點只是日軍高層的一廂情願,緊急情況下士兵只想扣住扳機瘋狂掃射。
九二式重機槍
在三八式的基礎上,日軍開始了下一代重機槍的研發,也就是大正三年式重機槍。這款機槍的設計考慮了許多實戰因素。當時日軍內部已經明確了接下來的作戰對手是中國軍隊,而日本諜報組織對中國進行了十分詳細的排查,詳細瞭解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情況。以當時的現實局面來看,馬克沁這一類子彈如流水的武器雖然好,但並不適合日本國內的工業、資源基礎,而作為對手的中國軍隊不僅缺乏軍事訓練,連人手一支槍都做不到,戰鬥中以精確射擊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年式重機槍的設計者依然是日本著名的南部麟次郎,在1914年一戰爆發時投入使用,另一種説法是1917年才大規模裝備部隊。該槍的結構和哈奇開斯機槍很相似,採用6.5毫米口徑,30發彈板供彈模式,戰鬥全重55千克,射速500發每分鐘,表尺射程2400米,槍口初速度740米每秒。
哈奇開斯重機槍
相比原型機槍,該槍也有許多改進的地方。為了保證彈板供彈的順暢,機槍增加了一個小油刷,每次射擊時能夠預先噴灑一層油脂,保證供彈、退殼的順暢;增加了槍管上的散熱片,散熱效果提升不少,火力持續性得到提高。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小修小改,並且為了適應日本國內的加工工藝,一些零部件也重新設計了。
隨着飛機在戰場上大規模出現後,三年式重機槍也設計了新的重型三腳架,機槍在戰鬥中能夠很快轉變作戰模式,由火力壓制改為對空掃射。
對空射擊的大正三年式重機槍
三年式重機槍主要用於中國戰場,在戰鬥中架設在重型腳架上的機槍能夠很平穩的進行遠距離火力壓制,對此缺少武器裝備的中國軍隊竟無可奈何。隨着戰事的發展,中國軍隊的汽車、裝甲車和坦克等開始出現在戰場上,雖然數量不多,但已經足夠引起日軍的警惕。
對付這些裝備,三年式重機槍最大的問題就是發射的三八式步槍彈威力不夠,對汽車和輕型裝甲車等沒有足夠的破壞力。還有就是6.5毫米口徑的曳光彈質量很差,在防空射擊時射手無法準確感受到子彈彈道。
正在防空訓練的日軍
在此基礎上,日軍決定放大子彈口徑來解決問題,大體設計與三年式重機槍基本不變,這就是後來著名的九二式重機槍。兩者的相似度很高,最容易區分的地方就是握把。三年式採用和M2重機槍類似的雙握把結構,而九二式是可向上摺疊的八字形握把。
九二式重機槍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從1914年設計定型到1933年期間,總共生產了約3000挺,基本投入到中國戰場,並一直堅持戰鬥到二戰結束。因為射擊時發出斷斷續續“咯、咯、咯”的聲音,英國人稱這種機槍為雞脖子。儘管產量不高,相比於入侵東北時的幾萬日軍而言,裝備密度已經大大超過中國軍隊,是日軍早期侵華作戰的主力重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