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以湟中縣為例,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種植户可借鑑

由 解洪海 發佈於 綜合

馬鈴薯是湟中縣傳統、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也是西北地區人們日常餐桌上的主要菜食作物。馬鈴薯是在湟中縣年播種面積在18萬畝以,上,其中地膜覆蓋種植10 萬畝左右。近年來,在黨的惠農政策及科學栽培技術支持下,全縣馬鈴薯產量和質量穩步攀升,促進了馬鈴薯產業的良好發展。科學栽培,是獲得馬鈴薯產量穩定.質量上乘的關鍵。


1、栽培技術

1.1選地整地。馬鈴薯忌連作,忌迎茬,並忌與甘薯、蘿蔔.辣椒、茄科作物連作,可與玉米、小麥等作物實行2~3年輪作。其適應性較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十分嚴格,但儘量避免在澇窪地種植。宜選有機質含量豐富、土質疏鬆、地勢平坦、透氣性好、灌排暢通、光照充足、涼爽濕潤、遠離污染,PH4.8-7.0砂壤土種植。每年提前做好栽培計劃,在上季作物收穫後徹底清除作物殘枝葉,深耕深翻,翻耕深度20-30cm。播前精細整地.耙平杷細。適當曬田,提高土壤理化性能,為種芽及幼苗創造疏鬆、適宜的土壤環境。


1.2施加底肥。馬鈴薯喜肥,氮磷鉀需求量以及的需求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基肥應結合作畦或挖穴施於10cm以下土層中,利於肥料的吸收。播種前做成畦高25-30cm,畦寬80cm,溝寬40cm左右,利於雨後排水。要施足底肥,才能保證芽期、苗期養分供應。底肥不足,不僅會影響出苗率、芽苗不齊,更會延遲根系形成和生長,導致薯苗矮小弱化。底肥應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配施硫酸鉀複合肥。可畝施有肥機1100~ 1500kg.過磷酸鈣15-25kg.草木灰100-150kg。


1.3選種備種。選擇優良穩產抗病品種。將選好的種薯進行藥物拌種,能夠降低病害的發生。可用1:每100kg種薯拌撲海因50mL+高巧20mL,即50%撲海因懸浮劑50mL與60%高巧懸浮種衣劑20mL混合,加水至1L。藥液充分融合後均勻噴在100kg 種薯切塊上,晾乾後切塊播種。切刀要用5%高錳酸鉀或75%酒精進行消毒處理,可有效減少病害的發生。


1.4適時播種。抓住農時、適時播種是關鍵。確定馬鈴薯播種適期的重要條件是生育期的温度,即馬鈴薯結薯盛期的日平均温度要在15℃~2℃,結束階段適宜的温度不僅能提高薯塊幹物質的形成積累,更能促進薯塊膨大,增加產量。湟中縣在4月中下旬~5月初播種為宜。如採用薄膜覆蓋,播種時間可適當提前。


1.5合理密植。合理的播種密度是保證植株長勢、產量穩定的又一關鍵措施。一般早熟品種宜密.中晚品種宜稀;瘠薄地密,肥地宜稀;種薯宜密,商品薯宜稀。用種量2250kg/h㎡左右,種植45000--52500株/h㎡為宜,播種溝深12-13cm.播種深度8~ 10cm。


2、田間管理

2.1間苗、中耕、培土。薯苗出齊後,要及時查苗、間苗、補苗,保證全苗。補苗時如發現病爛薯.要先將病薯和其周圍土挖掉再補苗,減少病害發生。及時中耕、除草、培土,利於根系生長、匍匍莖伸長和塊莖膨大。結合土壤情況,進行2~3中耕、培土、除草。第1次在出苗40%-50%時,培土深度7~8cm;10~15天后進行第2次中耕、培土、除草,培土深度6-7cm;第3次在現蕾時,此次中耕宜淺不宜深,培土厚度不超過10cm,利於增厚結薯層,防止因陽光照射薯塊產生青皮,提高品質。


2.2水分管理。馬鈴薯生長期不能缺水,但又怕澇,因此要做好水分管理。每生產lkg鮮薯需水708升。根據天氣、土壤墒情看苗澆水。有效降水少,土壤乾燥時及時澆水;雨水多、濕度大時,要及時排水、排澇、降漬,避免田間積水。出苗後.要保持土壤見幹見濕狀態;現蕾至塊基形成和膨大階段,需水快速增加,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供應,利於薯塊迅速膨大,以保產量和質量。成熟期要注意開溝排水,以免造成爛薯和貯藏爛薯。


2.3追肥。根據土壤肥力、植株長勢合理追肥。出苗10天左右用清糞水加少量氮素化肥追施提苗肥;現蕾期,在晴好天氣用複合肥225kg/h㎡+尿素75kg/h㎡兑水15000kg/h㎡追肥;15天后進行第3次追肥,可用銀法利75~ 100mL/667㎡追肥。如後期出現早衰現象,可用0.3%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


3、病蟲害防治

馬鈴薯常見病蟲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青枯病、瓢蟲、蚜蟲、斑潛蠅等。早疫病、晚疫病用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80%代森錳鋅600~800倍液,50%甲霜銅700-800倍液等防治;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青枯病用50%百菌通可濕性粉劑400倍液,農用鏈黴素和可殺得藥劑灌根防治:瓢蟲用80%敵敵畏乳油;蚜蟲可用吡蟲啉,斑潛蠅可用滅蠅胺防治。


4、適時收穫

植株莖葉大部分枯黃時,即可收穫。宜在晴好天氣將進行,去除泥土,適當晾曬,運輸貯藏過程中要注意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