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爭,是一種高級素養;不爭,反而更容易成事
老子説的不爭,不是消極態度。不爭,是一種高級素養。真正做到“不爭”的人,反而更容易成事。
具體的做法,老子説:“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
水處下為善。我們為人處世,也要學會謙卑,放低姿態,不自以為高。這是上善。
心胸寬廣,為“心善淵”。心大的人,什麼事都看得開,容得下,人生灑脱,自己少煩惱,也可以包容他人。反過來,心胸狹窄的人,一點小事都可以無限放大,阻礙多,自然難成事。
“與善仁”,對自己好,是本能,對別人也好,才是修養。水善利萬物,人若是能多做對他人有益的事,諸善奉行,反過來也會回報自身,得道者多助。
一個人擁有謙虛、不自以為高、心胸寬廣、與人為善的素養,自然不會去爭。這是相輔相成的。
“正善治。”行得正,坐得端,為人處世不搞陰謀詭計,光明正大走正道,則人自正,不爭而不可動搖。
老子説:“事善能,動善時。”
老子説“不爭”,很多人不能理解,他們認為只有爭取才會贏,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也説明了讀《道德經》的人很多,領悟《道德經》的人很少。
下面從3個方面,告訴大家怎麼實踐“不爭”而成。
1、不自以為高,心胸寬廣,不爭是一種高級素養。
老子説:“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滋潤萬物,而不爭功勞;人若是缺水,也無法存活。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眾人喜歡高高在上,厭惡處下,水卻在低處彙集成小溪、江河,奔流到海,終成百穀之王。
水處下不爭,不自以為大,卻終能成其大,成百穀之王。
老子説,水這種特性,就是接近於道。我們人要悟道,就要向水學習,上善若水。
驕傲的,鼓吹自己的,自以為高的人,無論去到哪裏,做什麼事,都很難有人相助,因為大家都不喜歡這樣的人。
那些斤斤計較、睚眥必報,好勝心強,彰顯自己比別人高的人,才喜歡跟別人一爭高低。通過擊敗、打倒對方,得到一點暫時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是小人物心理,不是悟道人的素養。
2、言而有信,清靜自在,不爭而不可動搖。
老子説:“言善信,正善治。”
傳統文化有二十四節氣,雨水的來去,通常有一定的規律。這是“信期”。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水有信期,我們人要做到“上善若水”,自然要“言而有信”。
在工作、生活中,言而無信的人,好像很常見,但是長遠來説,沒有信用,只會對自己有害,不利於自己成事。
無論成家,還是立業,我們都想找一個可靠的人。言而有信,就是可靠的特徵。
一個人清靜自正,不好的事情,也不會來找你。
有些人總是倒黴,那是因為自己不夠“清靜自正”。一個雞蛋自己有裂縫,才有蒼蠅來叮。一個雞蛋完好無缺,自然不會招來蒼蠅圍繞。
3、做事有實力,善於掌握時機,不爭更容易成事。
天道不爭,春天過了,夏天就來;冬天來了,春天不遠。天底下萬事萬物,包括我們人做的事,都有“時機”。
時機到了,該來的東西,自然會來;該走的東西,自然會走。
時機沒到,你強求,也不來;你抗拒,也不走。
這是自然規律,其中有時機。爭的人,喜歡強求,按自己的意願行事,不按自然規律做事,不懂時機,自然受挫,難以成事。
不爭的人,會掌握時機。時機沒到,就耐心等,潛伏積累,提升自己的實力,時機到了,迅速抓住,順勢而上,不爭而贏。
讀到這裏,你應該能真正地讀懂老子的“不爭”。不爭,是一種高級的素養,並不是消極處事。
“夫唯不爭,故無尤。”實踐不爭之道,一生都會無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