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我女兒的壞習慣、小毛病越來越多,真拿她沒辦法!
孩子的壞習慣養成容易、糾正難,下面這位寶媽的真實經驗,或許可以幫到你。
來看看她是如何看待、解決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的吧。
前一陣,我第一次和寶寶因為看動畫片的問題起了衝突。
她大哭大鬧持續了二十多分鐘,最後以她哭睡着了而收場。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不良行為習慣
這種事情不止發生了一次,那天我實在受不了發了火。
這兩個月,我忙於自己的事務沒怎麼管女兒,疏忽了她行為習慣的培養。
上個月,我就意識到自己的忙碌,對孩子的行為習慣有些影響。
比如,我回到家太累,她粘着我陪她畫畫或講故事的時候,很多次我幾乎睡着了。
家人擔心我太累,把她抱走看會兒動畫片,就這樣一點一滴地,她養成了看電視的習慣。
如何看待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
壞習慣養成容易,可是想戒掉,太難了!
現在她往沙發上一坐要看《小豬佩奇》,如果不同意,就是一陣哭鬧。
前兩天,我會用其他方式轉移她的注意力,時間久了,這個方法也不起作用,我徹底敗下陣來。
她的執拗和哭鬧,讓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寶爸媽不陪伴孩子,卻希望他/她與你親近、乖巧聽話、不犯錯誤?
你忽視了孩子的成長,同時,也貶低了陪伴的作用。
孩子第一次出現習慣上的問題的時候,你沒有發現,或你壓根就不知道。
不知道孩子迷戀電視,只是因為缺少來自父母的陪伴;你不知道孩子喜歡玩遊戲,只是因為沒有人陪她在自然中追逐。
老人帶孩子,寵溺孩子很正常。
在他們看來:
“孩子的安全大過天,不哭不鬧就好。看一會兒電視算什麼呢?我們幫忙帶孩子,已經減輕了兒女的負擔,還要怎樣?”孩子無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她順着撫養人的撫養習慣,慢慢地建立自己的習慣。
如何改掉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
寶爸媽覺察到問題的時候,不要一味地去責怪孩子,也不要責怪照顧孩子的老人。
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永遠是父母。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第一責任人也是父母。
針對這次看電視事件,我是怎麼做的?
孩子出現行為習慣上的偏差,與其去責怪孩子,批評孩子不懂事,不如靜下心來,用心陪伴孩子,反省自己在生活中哪個環節沒有做好。
比如,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會突然想要看電視?
我發現有幾次自己低頭看手機裏的時候,她一個人坐在沙發上,開始嚷着要看電視。
當我意識到自己看手機的行為會影響她的時候,我開始關閉我的網絡。
把她抱到懷裏,然後對她説:“媽媽給你講個故事好不好?”
大部分情況下, 她會選擇聽故事。
有一次她堅持要看,我打開了電視,然後跟她約定好時間,如果時間到了,她要自己關電視。
這天以後,我刻意減少在她面前看手機的行為,每天安排好活動內容。
比如出門散步,在家裏搭積木、畫畫、講故事,或和我一起擇菜。
更多改變孩子不良行為習慣的方法。
越是在孩子容易和你嗆着來的時候,越是要多陪伴孩子。
心理學上認為,爭吵和衝突的主要原因是溝通不足。
這條原則同樣適用於教育孩子上,親密的親子關係建立在足夠陪伴的基礎之上。
當然,寶寶的行為習慣可以慢慢改變,只要寶爸媽有足夠的耐心和精力。
減少孩子強化壞習慣的可能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寶爸媽不要強加指責。
首先忍住怒火,然後反思自己缺席了他/她哪一部分生活。
比如,孩子喜歡吃糖,什麼時候第一次吃糖?為什麼每天要吃糖?
這些問題可以和撫養孩子的老人在嘮家常中詳細瞭解,但記住,不要責怪老人。
瞭解了孩子的生活日程,寶爸媽可以儘量規避他的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
比如,不去收銀台有棒棒糖的超市,改去菜市場或公園。
給孩子和自己緩衝的時間孩子用多久養成壞習慣,大概就需要多久去改掉這個壞習慣。
不可能今天你説不能吃糖,孩子今天就乖乖地不吃糖。
一個成年人尚且很難戒掉自己的壞習慣,更何況孩子。
給孩子留有改掉不良行為習慣的時間,也是給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
孩子有個體差異,有些孩子不需要太長時間就會改變壞的行為習慣。
如果寶爸媽急功近利,每一次都苛求孩子立刻改正,他/她反而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做一個自律爸爸/媽媽寶爸媽要自律,這樣去要求孩子,他才會更信服。
試想如果寶爸媽無時無刻不在看手機,卻要求孩子不能看電視,他/她會怎麼想?
寶爸媽是電子產品的奴隸,無形中也在培養着一個小小的電子產品的奴隸。
如果寶爸媽放下手機,養成吃完飯散步、聊天的習慣,孩子一定不會説:
“不想出門,我要看電視!”
如果孩子寧可看電視也不願意跟寶爸媽散步、聊天,寶爸媽要反思:
多久沒有好好陪孩子,多久沒有聽過他的喜怒哀樂。
愛和耐心可以化解隔閡
對一個桀驁不馴、難搞的孩子來説,需要的不是強權的壓制,而是用愛和耐心來化解與寶爸媽之間的隔閡。
強權和暴力不過是在一步步塑造一個更加暴躁、更加壓抑的孩子,唯有愛可以融化孩子的叛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好習慣和戒除壞習慣,都需要寶爸媽的耐心陪伴、正確引導和多次嘗試。
責罵和發火是最簡單的教育方式,也是最毀孩子的教育方式。
寶寶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好好陪伴他,以後的路他會自己走,爸媽陪他的時間也就這十幾年。
如果這十幾年沒有處理好,以後漫漫的幾十年,你和他都有無盡的痛苦。那個時候再回頭,還來得及嗎?
我通過這次電視事件,意識到了陪伴需要持續性,不能今天忙就不管,下次不忙再拼命管。
孩子不會因為你的忙碌而停止成長,他/她每天都在改變,他/她的行為習慣在慢慢養成。
寶爸媽們,不要因為忙碌而塑造了一個問題寶寶,不要因為忙碌而疏忽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