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宮鬥”:職業經理人被開或因觸及創始人“利益輸送”
自今年2月起,呷哺呷哺的股價就開始一路走低。此後,包括高瓴資本、摩根士丹利在內的大股東就相繼對其進行清倉式減持。隨着趙怡被罷免,創始人賀光啓完成了對管理層的清洗,與其本人相關的關聯交易也浮出水面。已經轉變為“家族企業”的呷哺呷哺,能在創始人及其家屬的帶領下重整旗鼓嗎?
7月28日,呷哺呷哺發佈公告稱,股東特別大會以100%的贊成票數通過了罷免趙怡的決議,同時在7月26日的補充公告中也提到,趙怡已經提起勞動仲裁,但董事會不認同趙女士的指控,罷免決議並不受勞動仲裁的影響。
這則罷免大戲,最早要追溯到一個月前。
6月14日呷哺呷哺發佈公告稱,決定召開股東特別大會以罷免趙怡執行董事職務。而根據當時公告,“集團建議罷免的理由為,趙怡的管理方式及理念與董事會其他成員存在重大差異,且允許趙怡繼續參與本公司的管理,將不符合本公司及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
與其他上市公司發生高層變動時的態度不同,呷哺呷哺在公告中既無對趙怡過往業績的認可,也無對未來的祝願,措辭之嚴厲,不禁令人浮想聯翩。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所述的除趙怡外董事會成員,均為呷哺呷哺創始人賀光啓家族成員。
這則餐飲界引入矚目,卻又讓人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的操作,到底隱藏什麼秘密?這或許與趙怡此前提到的公司家族創始人旗下企業的關聯交易有關。
創始人被曝關聯交易,高管諫言觸動“自留地”熟悉呷哺呷哺的人或許知道,近年公司正在力推多人火鍋品牌“湊湊”。但進店消費過的人一定會發現,茶米茶是比湊湊火鍋更先映入眼簾的產品,而湊湊火鍋的主打產品大紅袍奶茶,往往比湊湊火鍋本身更具人氣。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湊湊奶茶並不完全在呷哺呷哺體系之內,其品牌提供方為創始人賀光啓本人控制的香港企業茶米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據瞭解,茶米茶成立於2017年8月,是呷哺呷哺旗下湊湊火鍋推出的茶飲品牌,其主打產品為大紅袍珍珠奶茶。
2018年,呷哺呷哺宣告稱,公司和茶米茶(香港)簽署合作協議書,同時茶米茶會向呷哺呷哺售賣茶食食材和茶飲,在經營管理上也會提供相應的支持,並且呷哺呷哺願意給予茶米茶5%的收益,收益主要來源於售賣的茶飲和茶食。
依據呷哺呷哺發佈的公告來看,公司與茶米茶簽訂合作協議權利義務劃分的非常清楚,茶米茶主要是為呷哺呷哺提供茶食與茶飲,還包括茶食茶飲的配方、茶食衞生安全保障、茶飲製作技術、對工作人員的培養、研發新茶飲與茶食等。與此同時,茶米茶可以分攤售賣茶食以及茶飲收益的5%,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日期是從2019年10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
今年1月呷哺呷哺公告稱,已與茶米茶再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呷哺呷哺需每兩個月向茶米茶支付出售茶飲及茶食收入的5%,協議期為3年,但與此同時,在茶米茶的銷售上,呷哺呷哺卻使用了與此前不同的策略。
自媒體《質量報告》稱,一位離職員工稱,呷哺呷哺為了保證茶米茶的銷售,將可樂、雪碧以及曾廣受歡迎的蔓越莓等飲料下架,只出售茶米茶的飲品。而由於呷哺呷哺湊湊銷售疑似遭遇毛利較高的茶米茶“盤剝”,其導致呷哺呷哺體系股東利益收到損失。
由此,趙怡在近日請求暫緩特別股東會的信件中,直陳公司創始人賀光啓通過呷哺呷哺控制地位,向私人公司輸送利益。
趙怡還表示,對於現有情況,為了維護上市公司與全體股東的利益,曾多次向賀光啓提出加強公司監管與治理,均遭到了賀光啓的反對,甚至被提議罷免執行董事職務。
被指業績下降系家族勢力影響最近幾年,呷哺呷哺的日子並不好過。財報顯示,2016-2018年呷哺呷哺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8.74%、14.71%和10.07%,並在2019年首次出現了負增長,降幅達37.7%,歸母淨利潤僅2.9億元。
2020年,疫情洶洶而至,呷哺呷哺淨利潤僅餘1.31億元,同比下滑67.1%,歸母淨利潤僅為183.7萬元,同比下降高達99.4%。具體到業務,2020年呷哺呷哺火鍋收入為35.01億元,同比下降25.9%;湊湊收入為16.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0.3%;調味品收入為1.48億元,同比增長65.2%。
從趙怡本人的回應來看,上任後她的一系列舉措頗有些力挽狂瀾的意思,但實際上,即便拋去其中一半已經是爛攤子的2019年不談,只看2020年。雖然部分業務有所增長,但她依舊未能讓呷哺呷哺扳回虧損重歸正軌,公司仍然處於營收與淨利雙降的困境中。
同時,趙怡在她的個人聲明中也提到,呷哺呷哺董事會成員三人均有親屬關係,其中陳素英為賀光啓之妻,劉冠緯系陳素英的侄子。其中劉冠緯同時還擔任茶米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和法人代表職務,而茶米茶由賀光啓本人100%持股並擔任董事長。
趙怡的提議,無疑觸動了賀光啓的“自留地”,企查查顯示,2019年9月24日,茶米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層發生變動,趙怡與張振緯同日卸任了茶米茶的董事職務。目前其主要管理人員中,賀光啓為董事長,賀顯翔為董事,陳素英的侄子劉冠緯為總經理兼董事。
圖源:企查查
此後,2021年5月8日,趙怡又與張振緯同日卸任在湊湊(天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一切職務。目前,趙怡已與呷哺呷哺再無關聯,此番罷免過後,賀光啓完成了對公司管理層的淨化。
圖源:企查查
內亂未平,追兵又至呷哺呷哺曾經主打的小火鍋放到今天的市場上已經不再新鮮,諸多品牌都想在這個當口近來分一杯羹。偏偏此時呷哺呷哺多年業績下滑未見起色,股價又連遭重創。
資本的撤離,與呷哺呷哺股價的下跌不無關係,但順着時間線看,起頭的確是趙怡。
2020年10月28日,在呷哺呷哺發佈2020年中報的一個月後,趙怡以每股13.77港元的均價減持了手上91,28萬股的股份,套現1256.9萬港元。此後,又於2021年1月再次套現。
此後,高瓴資本旗下的兩大基金將合計持有的1.14億股呷哺呷哺股份全部清倉,約佔公司總股權的10.5%。幾乎是在同時,摩根士丹利也將所持有的1.04億股減持至僅1200萬股,持股比例由9.25%下降至0.93%。
在此之後,趙怡於2021年4月第三次減持手中的股份,三次累計套現超3000萬港元。也正是在2021年4月16日,湊湊CEO張振緯離職,在其離職後不久,呷哺呷哺股價出現大跌,最低達11.26港元,為半年來新低。張振緯離職4天后的4月20日,趙怡被強制休假。
沉舟側畔千帆過,小火鍋這一品類正吸引着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場。張、趙二人相繼離開呷哺呷哺後,2021年6月,一向以日式牛肉飯聞名市場的吉野家,在8個城市的11家店鋪新增了自助小火鍋的產品,每份售價68元。
更有甚者,嗅覺敏鋭且剛拿到騰訊融資的和府撈麪早在2020年11月便開賣了6款小火鍋,價格在108-168元不等。老鄉雞也與和府撈麪幾乎同期在店內上新了38元的雞湯鮮蔬小火鍋。與上述品牌相比,呷哺呷哺目前60元左右的客單價也顯得缺乏競爭力。
不光是餐飲企業,當下諸如自嗨鍋、莫小仙等自熱火鍋品牌,每日優鮮、盒馬、叮咚買菜等電商平台也上線了“火鍋到家”服務。眾多品牌蜂擁而入試水小火鍋品類的背後,作為鼻祖的呷哺呷哺卻顯得分外迷茫甚至做出了“臨陣換帥”的舉動,失去首領的呷哺呷哺和它的湊湊,能在賀光啓的帶領下重整旗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