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華安品質甄選等四基金更換基金經理,這些人接棒!

由 尉遲長喜 發佈於 財經

華安基金旗下四隻基金更換“掌門人”,引起市場關注。

基金君發現,剛剛,華安基金宣佈,旗下華安國企改革、華安價值驅動一年持有、華安品質領先、華安品質甄選四隻產品將由基金經理陳媛、萬建軍、王春、劉暢暢接任,原基金經理張亮因個人原因卸任。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市場關注的張亮掛帥的華安品質甄選,宣佈提前一週結束募集,7月20日正式成立並公告增聘業績穩健的“畫線派”基金經理劉暢暢,與他共同管理新成立的基金。7月27日,華安品質甄選開放日常申購、贖回、轉換和定期定額投資業務,進入平穩運營。

這也意味着,此次公告之後,張亮已卸任旗下所有在管基金。而這一公告,業內人士認為,這或可以看作是張亮離任的前兆。

針對目前變更,華安基金表示,本着對持有人高度負責的態度,公司投研團隊將一如既往地求真務實、恪盡職守,基於科學、嚴謹的投研管理流程做好投資工作,助力投資者把握長期投資機會。

四隻基金齊齊變更基金經理

剛剛,華安基金連續發佈四則基金經理變更公告,顯示張亮卸任目前管理全部四隻基金,而接任者均為華安旗下實力派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變更具體如下圖:

同時四隻基金變更基金經理,如何保障持有人利益?華安基金也表示,對於產品的接任人選,華安基金經過慎重考慮,採用投資老將+中生代+新生代的團隊管理模式,老將王春經驗豐富,風格穩定,中生代萬建軍、陳媛均有獨立管理的經驗,新生代劉暢暢是公司近年來重點培養的新鋭基金經理。未來將繼續依託華安基金基於平台的阿爾法能力優勢,用更好的長期業績和更好的投資體驗回饋各位投資人的信賴和託付。

具體來看,接任者均為華安旗下“實力派”基金經理。華安國企改革由素有“大消費投資專家”的陳媛接任,她有超過14年基金從業經驗,4年以上公募基金投資經驗,在研究員時期就重點深耕大消費、大金融領域。2008年4月她從上海交通大學應屆畢業加入華安基金,是華安基金投研體系下所培養的優秀基金經理,歷經公司“研究員→ 研究組組長→基金經理助理 →基金經理”的培養體系。

陳媛立足生活、善於觀察,把握消費新趨勢,豐富的研究經驗鑄造了相對較寬的投資視野。截至二季度末,她所管理的“華安生態優先混合基金”最近五年淨值增長率為196.77%,同期業績基準15.46%。

另一位14年從業經驗的老將萬建軍接任華安價值驅動一年持有,他目前是華安基金權益投資部聯席總監、投資研究部聯席總監,他有多年產業+金融的複合背景,以及權益研究部的管理經驗,為他的深度研究實力奠定了基礎。

截至2022年6月30日,他管理的“華安研究精選A”最近3年業績為167.21%,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為14.50%,同期上證指數為14.09%,超額收益顯著。而從他從業以來的收益率來看,截至8月4日的年化回報為27.34%,同期滬深300僅0.16%。

而華安品質領先則由王春接任,他擁有超過20年的基金從業經驗,具有12年公募基金投資管理經驗。多年的研究積累使他視野寬闊,“宏觀/中觀/微觀”動態交叉驗證的“多策略+強驗證”投資體系,也令他管理的組合富有鮮明的時代發展特色。

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由王春管理的“華安智增精選混合”近3年業績為143.70%,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為10.87%,同期上證指數僅上漲14.09%。

因業績穩健被稱為“畫線派”基金經理的劉暢暢,是備受關注的基金經理,她是華安基金投研體系下所培養出來的基金經理,接任了華安品質甄選。

劉暢暢近兩年來的業績備受矚目,紮實、豐厚的研究積澱,使得她具有較寬的行業覆蓋能力和精選個股能力,市場風格適應能力強,基金產品展現了突出的投資性價比,擁有不少粉絲。

從劉暢暢管理基金的業績表現來看,截至8月5日,她管理基金的任職年化回報達到54.96%,同期的滬深300指數虧損了0.1%。

基金經理流動成常態

“養成系”基金公司越來越多

鐵打的公募,流水的基金經理。多因素作用之下,公募基金經理流動正進入高發期,而為了培養和留住人才,“養成系”基金公司越來越多。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8月4日,今年以來合計有173位基金經理離職,位居歷史同期離任基金經理數量的“高峯期”。從歷史數據來看,在2019年至2021年同期,這一數字依次分別為136位、165位、187位,有加速變化的趨勢。

每次大牛市期間都難以避免出現基金經理離職潮,在2015年同期超200位基金經理離任,為離職的歷史最高紀錄。

業內人士認為,伴隨着基金業高速發展和基金經理受關注度的快速上升,行業人事變動更趨於頻繁。不過,蓬勃向前的資本市場將不斷醖釀出新的投資機會,也會湧現出更多優秀基金經理。儘管基金經理變動依舊頻繁,從變更方向上看,任職數量遠多於離任數量。

基金行業核心的資產就是“人才”,在人才流動頻繁的大背景下,基金公司如何留住基金經理成為一個課題,而不少基金公司採取“養成系”方法——內部培養為主,外部招聘為輔。

據另一家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表示,自2008年以來,該公司每年都會招聘應屆畢業生來補充投研團隊,主要是老帶新的方式內部培養基金經理,並取得不錯的成效,人員流失率較低。

此外,數據也顯示,基金經理中,基金公司內部培養的佔比較高,一直以來行業內部培養基金經理佔比超80%,目前也保持高位。數據顯示,目前行業內在任的3054位基金經理中,有2370位是內部培養而來,佔比達到77.7%。

“公募基金行業一直以來屬於高流動性行業,隨着這幾年行業的快速發展,基金數量和基金經理數量也在與日俱增,基金經理的變動也在加劇。”據一位基金行業人士表示,人才流動是正常的,優秀的投研人才也在不斷湧入,帶給行業新的變化和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