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經濟增速達9.8% 總體保持恢復態勢
9.8%!前三季度經濟增速高於6%以上的預期目標。面對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驗,中國經濟仍交出了一份“總體保持恢復態勢”的答卷。
經濟增速變緩,轉型調整壓力變大,國內外風險挑戰變多,但經濟持續恢復態勢不變,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態勢不變,保持戰略定力不變……三個“變”與“不變”之間,不難窺見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經濟增速有所變緩,
經濟持續恢復態勢不變
國家統計局18日發佈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23131億元,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4.9%。
從主要經濟指標來看,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消費和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均較上半年有所回落。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當天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説,儘管三季度經濟增速受到疫情、汛情以及基數升高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有所回落,但主要宏觀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恢復態勢持續。
進入9月份,一系列指標的轉變,彰顯出中國經濟韌性:消費觸底反彈,9月份同比增長4.4%,比8月份回升1.9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逆勢增長,1至9月份兩年平均增速持穩在3.3%;出口表現超預期,當月出口增速達28.1%。
“總的看,經濟持續恢復、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態勢不會改變,有能力有條件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任務。”付凌暉表示。
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4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9.7%,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保持兩位數增長……
透過一個個民生福祉、企業效益等指標,中國經濟呈現出更有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之勢,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續顯現。
轉型調整壓力變大,
高質量發展步伐不變
“經濟轉型調整壓力有所顯現。”付凌暉在分析當前經濟形勢時闡述了這樣的變化。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當前實體經濟需求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內需仍需相應的政策去推動和改善,尋找穩定的經濟增長點。
抗壓應變中積聚新動能。一組數據展現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
這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的增長——前三季度,製造業增加值比重為27.4%,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1%,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
這是需求結構繼續改善的增長——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4.8%,比上半年提高3.1個百分點;升級類消費和高技術產業投資較快增長。
這是綠色發展持續推進的增長——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半年擴大0.3個百分點;綠色低碳智能產品不斷湧現,新能源汽車產量翻倍。
“生活用品的保障充沛,同時高科技產品產量大幅度上升,反映出結構在不斷優化、質量在進一步提升。”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説。
國內外風險挑戰變多,
保持戰略定力不變
既要對前景堅定信心,又要正視當下困難與挑戰。
付凌暉多次強調,“國際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經濟恢復仍不穩固、不均衡,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挑戰增多。”
此前公佈的9月製造業PMI降至榮枯線以下,中、小型企業PMI均低於臨界點,表明隨着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原材料成本高企,企業生產經營困難;9月PPI和CPI剪刀差持續擴大,表明結構性通脹較為突出;全球疫情起伏不定,世界經濟艱難復甦,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
越是環境複雜,越要保持戰略定力。我國政府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調控經驗。近年來,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精準調控,完全有能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交行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宏觀政策需要更加積極有為,做好跨週期調節。積極財政政策要發力,年內完成全年專項債和財政支出目標,撬動有效投資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