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一帶一路”合作進展如何?聽俄專家詳細解讀
記者:高蘭 趙嫣 韓濤
當前,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建交71年來,兩國關係發展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的嚴峻考驗,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本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前期,《亞太日報》對俄羅斯“瓦爾代”俱樂部專家、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代理所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就中俄關系、“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中俄地區和邊境合作,以及本屆APEC會議等相關話題進行了專訪。
中俄關系發展三大前景
中俄關系在最近幾十年內實現了穩定而持續的發展,每一年兩國關係都有實質性進展。同時,兩國還避免了在雙邊關係中出現任何棘手的和暫時性的難題。對於未來兩國關係該如何發展,馬斯洛夫提出了三個最有前景的方向:
首先,在安全領域以及兩國共同關切的領域乃至在全世界範圍內實現穩定發展,這是兩國的共同目標。兩國都旗幟鮮明地反對實施非軍事制裁,都認為挑起軍事、政治爭端,導致地區衝突和國家對立是極為危險的。兩國武裝力量每年都會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以及海上軍事演習,軍事方面的合作不僅是雙邊的,也在上合組織等多邊框架內進行。
第二,雙邊貿易的多樣化是兩國近年合作的重要成果。中俄雙邊貿易額不斷增長,兩國貿易結構逐漸優化。俄羅斯開始增加對華農產品出口額,俄羅斯出口的綠色生態農產品在中國市場上廣受好評。同時,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地進入俄羅斯,不僅在能源領域(其中包括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而且在汽車製造業(哈弗汽車在圖拉州開設的工廠)、服務業(阿里巴巴,滴滴)等都出現了很多中國企業。
第三,兩國在人文科教領域的合作不斷擴展,例如兩國建立了一些聯合研發中心,如華為,而在深圳中俄兩國合作辦學也已經數年。
不過,馬斯洛夫也指出,兩國的投資合作目前還並未達到戰略伙伴應有的水平。很多中國企業不敢進入俄羅斯,也並不瞭解在俄羅斯如何經商。因此兩國各自都需要了解更多關於對方國家營商環境等方面的相關信息。
馬斯洛夫説,對於中俄合作最重要的是,兩國應當擁有相同的對當代世界在未來幾十年發展前景的全球性認知。雙方應當就如何看待未來、面臨哪些共同的威脅和挑戰、兩國在未來世界將佔據怎樣的位置進行探討,最終達成共識。
“一帶一盟”對接有序但仍需加強
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2015年,俄羅斯啓動歐亞經濟聯盟。近幾年來,在中俄合作框架內,“一帶一路”倡議和歐亞經濟聯盟(以下簡稱“一帶一盟”)實現了有序對接。
馬斯洛夫介紹説,近年來雙方已找到一種合適的協作方式,可以互不干擾,互不損害對方利益。2015年中俄兩國簽署了對接協議,這使得兩國能夠擴展貿易-投資合作並且實施一些共同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歐亞經濟聯盟的重要之處在於,這一聯盟的成立見證了俄羅斯多個領域從西方轉向東方的重新定位。
但馬斯洛夫同時指出,“一帶一盟”的對接依然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歐亞經濟聯盟是一個有秘書處、發展銀行、多個國家成員的完善的國家間組織。而“一帶一路”倡議是一箇中方提出的建設倡議,並不是一個組織。
鑑於這種情況,馬斯洛夫表示,雙方合作最有前景的方式是開展共同的、具體的合作項目。他説,目前已經有了一個這樣的項目,那就是歐洲-中國西部運輸通道,途經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中國,路線是聖彼得堡-莫斯科-喀山-奧倫堡-阿克託別-克茲爾奧爾達-奇姆肯特-阿拉木圖-烏魯木齊-蘭州-鄭州-連雲港,總長超過8000公里,這一項目已於2020年7月開工。
除這一項目,目前雙方對接尚無其他大型合作項目。不過,這也是因為中俄兩國合作在雙邊領域進展順利,已有很多合作項目,而在多邊領域,上合組織框架內雙方也有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馬斯洛夫建議,“一帶一盟”對接仍需制定統一標準和要求,減少一些多邊結算方面的繁瑣步驟,同時消除税費障礙。“一帶一盟”在中亞地區對接,將成為中俄協作的一個重要領域。顯著簡化貨物運輸程序,並提高其自動化程度,同時制定統一標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此外,要擴大“一帶一盟”對接,還應當依靠自由貿易區的設立。
但馬斯洛夫指出,建立自由貿易區仍面臨很多問題。首先自由貿易區應當得到歐亞經濟聯盟所有國家支持。對此有些國家擔心,一旦便宜的商品大量流入國內,上世紀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國家生產業的全面崩盤可能再現,當時便宜的中國商品造成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獨立生產業完全停止,俄羅斯目前仍在投入大量資金努力使其恢復。
另外,俄羅斯也需考慮,這將在多大程度上促進俄羅斯國內生產業發展,哪些種類的產品將適合通過這一自由貿易區進行銷售。現在俄羅斯向中國出口額的約70%為能源產品,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氣,同時日用消費品、機械製造產品大多從中國進口。由於自由貿易區一般定位為促進消費品貿易以及服務業發展,中俄兩國需要共同研究如何使自貿區建設有利於雙方國家。
馬斯洛夫還提到,中俄兩國不僅要發展單獨的區間貿易,更應為每一個地區增加附加值。例如,建立一些全產業鏈企業,利用不同地區的勞動力資源,可以將不同的零件放在兩到三個國家生產,這樣很多地區就不光是商品轉運的一環,而是加入了跨國貿易中。另外中俄還需推動貿易本幣結算的進一步擴大。
地區和邊境合作得到發展但仍需深化
為了加強兩國地區和邊境合作,中俄兩國做出了不少努力。遠東和中國東北地區的交通運輸走廊建設就是其中一項。馬斯洛夫介紹説,2019年底,布拉什維斯科-黑河公路橋已經建設完成,還將修建跨茲葉河公路橋,還有鐵路橋的建設。此前所有邊貿都只能通過水路進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邊貿影響非常大,而這些通道建設將大大改善俄中邊境貿易條件。此外,這些跨境交通運輸走廊建設還將增加阿穆爾州向中國出口的天然氣-化工產品數量,也將促進大豆等農產品的出口。
對於俄羅斯來説,這將有助於活躍濱海邊疆區的貿易和金融活動,為建立中俄聯合企業並向中國市場不間斷供應產品創造條件。這也將活躍兩國在俄羅斯遠東超前發展區-經濟特區內的合作。現在,阿穆爾河大橋通行能力是一晝夜630輛貨車和164輛客車,能夠運送乘客5500人。這已經較一年前有了很大提升。該大橋的修建同時有助於中國東北地區的振興。
但馬斯洛夫指出,一些跨境運輸通道建設仍然非常緩慢,比如阿穆爾河大橋建設了1070天,約3年,在建設期間貿易環境就已經有所變化,這是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對此,他表示,為了繼續深化兩國地區和邊境合作,兩國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馬斯洛夫指出,中俄兩國目前應當致力於提升濱海邊疆區和中國東北地區的公路和鐵路通行能力。不過問題在於,這些地區的工業生產也需要得到發展。目前兩國本幣的匯率變化導致很多產品在俄羅斯生產比在中國生產成本低15%-35%,有時甚至更多。因此俄羅斯的生產企業應當瞭解在中國東北地區哪些產品有市場,並努力使自己的產品符合中國消費者要求。俄羅斯應開設更多中俄合資企業,在俄遠東超前發展區,有相應的税收優惠政策,同時應當儘量減少產品從生產到進入貿易網絡的不必要環節,為此中國和俄羅斯方面都應做出努力。電商的發展將助力這一過程的加速,同時也應為兩國邊境地區建立一個統一的電子貿易平台。
此外,為了發展邊境地區經貿關係,中俄大銀行應為企業提供優惠的長期貸款。目前很多中小生產者投入全部本錢用於發展生產和貿易,這樣風險很大,難以持久。只有銀行和基金介入,提供貸款,才能給予企業有力支持。
最後,應當讓俄中企業、地區官員等充分了解俄中兩國協作中的商業和運作特點。這其中包括很多具體問題:在對方國家哪些商業模式是合法的、為了進行生產或進口商品需要辦理哪些手續、如何減税等。現在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已開設此類講座課程,這一做法應當得到推廣。
中俄可為APEC制定新的“日程表”出力
馬斯洛夫指出,此前APEC峯會上所訂立的多項目標或者已經達成,或者世界局勢已經發生變化,亞太經合組織現在應當制定一個新的“日程表”,修正很多任務和目標。中俄作為APEC的重要成員,可以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馬斯洛夫介紹説,1994年中俄在印度尼西亞茂物舉行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通過了《APEC經濟領導人共同決心宣言》,確立了APEC在亞太地區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目標,提出發達成員到2010年、發展中成員到2020年實現這一目標的時間表。這些目標已經部分實現,但是我們同時應該看到,2020年的世界局勢對於開放經濟體這一想法非常不利,所以目前應當在亞太經合組織框架內製定更為明確的發展貿易和人力資源的新規則。
馬斯洛夫舉例説,中俄可以在亞太經合組織框架內提議實現更為自由的勞動力資源轉移,同時出台預防非法移民的共同措施。此外,兩國還可以就顯著降低貿易壁壘、採取措施防止貿易歧視和制裁進行探討,並取得一致立場。
談到中俄在亞太經合組織框架內如何合作,馬斯洛夫表示,亞太經合組織不是一個能夠對成員進行約束的組織,而是一個協調立場、進行協作的平台。在亞太經合組織峯會期間,中俄經常簽署大量經濟合作協議,例如能源領域的合作協議。中俄可就降低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間貿易活動中的交通等方面税費提出建議,尤其是在東亞和東南亞區域。人文領域兩國合作也大有可為。此外,兩國還可以開展共同項目,以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家普及數字經濟方面的知識等。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