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蓋鈞鎰
保護農民種豆積極性,關鍵在於提高農民收益。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可以解決我們耕地相對不足的問題
立足國內解決大豆供應問題;加大大豆生產和出口的支持力度,通過大豆加工業和食品工業拉動對國產優質大豆的需求,逐步發展壯大我國大豆產業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趙久龍 陳席元
大豆原產於我國,是中華民族給全人類的饋贈。然而近年我國大豆產業形勢不容樂觀,亟待加強大豆種植,提升育種水平。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輪作補貼和產油大縣獎勵力度,集中支持適宜區域、重點品種、經營服務主體,在黃淮海、西北、西南地區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開展鹽鹼地種植大豆示範。
國以農為本。擴種大豆,是國家着眼糧食安全和百姓餐桌、實打實調整農業結構的重要舉措。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大豆遺傳育種專家蓋鈞鎰研究大豆60餘年,幾乎和同事們走遍全國生長大豆的地方,收集、整理大豆種質資源1.5萬餘份,創新大豆羣體和特異種質2萬餘份,主持參與了50多個大豆新品種的選育工作。他主持繪製中國大豆育成品種系譜圖,提出中國大豆品種熟期組劃分方法和品種生態區劃,發現了栽培大豆起源於南方野生羣體的分子遺傳學論據。
對於大豆產能現狀,蓋鈞鎰説:“中國作為大豆的故鄉,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2021年我國大豆進口量為9651.8萬噸,自給率不足15%。我們要和時間賽跑,提高大豆自給率,力爭早日實現‘大豆自由’。”“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我們一定會實現‘日暮平原風過處,菜花香雜豆花香’。”蓋鈞鎰説。
一體化破解種業創新“脱節”
《瞭望》:提升大豆產能,種業是關鍵。怎麼評價我國大豆種業發展情況?
蓋鈞鎰:美洲原本沒有大豆,20世紀上半葉美國科學家來中國收集大量大豆品種,回去發展了他們的大豆種業。我們研究發現,美洲大豆資源基本上來源於中國東北大豆種質,或者説,美洲大豆產業主要以中國東北大豆種質為基礎發展而來。他們在發現大豆的經濟價值後,投入大量科研力量去研究。
過去東北大豆平均畝產一般在130公斤左右,到了美洲經改良後畝產多在200公斤以上。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們持續增加大豆種業科研投入,取得了不少突破,一些地方單產也有明顯提升,但與國際比較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與一些國家已建成全球佈局的一體化現代育種體系相比,我國種業發展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品種培育的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機銜接不暢。其中,種子的育、繁、推之間“脱節”是制約種業創新的重要因素。就大豆種業來説,種子企業缺乏自主研發的緊迫性和技術力量,加之品種選育時間長、種植面積波動大,投資回收慢、企業承受能力有限,進而導致了我國種子企業的科技水平普遍不高,現有成果少。
《瞭望》:怎樣加快推動我國大豆種業發展?
蓋鈞鎰:第一,從產業一端看,推動大豆種業公司建立育、繁、推一體化的技術體系,主要選育、銷售公司自有品種,逐步形成公司種業品牌,推廣公司品牌種子的同時,研發並推廣實現品種潛力的高產技術,不斷提高品種產量。
第二,從科學研究一端看,推動科研院所和高校等育種單位的技術專家與中小型種業公司建立聯合體,形成另一條育、繁、推一體化的通道,逐步形成聯合體種業品牌,並通過研發高產技術不斷提高品種高產水平。
第三,從評價機制看,有關單位要推動形成利於種業發展的績效評價機制,動員更多技術專家投身種業技術研發工作。
增產降本解決種豆不掙錢
《瞭望》:提升大豆產能,你認為應該從何處着手?
蓋鈞鎰:國外地廣人稀,機械化程度高,大豆生產成本低於我國,加之我國大豆單位面積產值較低,種植大豆的收益比不上水稻等其他作物,無形中會抑制豆農的積極性。例如我國重要的大豆產區黑龍江,最高種植面積曾經達到6000多萬畝,後來因畝產低效益低而縮減,農民種一畝玉米的收益幾乎相當於種兩畝大豆。從上世紀末開始,我國由大豆淨出口國變為最大進口國。
依靠科技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朝着發展綠色大豆經濟前進,前途很光明。當務之急是從政策上加強引導,立足國內解決大豆供應問題;加大大豆生產和出口的支持力度,通過大豆加工業和食品工業拉動對國產優質大豆的需求,逐步發展壯大我國大豆產業。
一方面,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要因地制宜,組織專家研究現有優良品種實現潛力產量的措施和技術,選育適合間作套種的玉米和大豆品種,加快研究解決間作套種帶來的雜草和病蟲害等新問題。加快培育龍頭種業公司,保護自主知識產權。加大對育種技術、育種成果的評價力度,在種業科技領域有所發展。提升品種審定標準,更好發揮品種審定對育種的導向作用,加快選育更多耐鹽鹼、適合帶狀複合種植的優良品種,推動大豆種業發展。
另一方面,我國種業發展急需由技術研發專家和產業應用人才組成的複合型人才隊伍,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推廣與農業生產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將種子科技成果及時地應用於農業生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導種業科技資源、科研院校成果和人才向種業企業有序雙向流動,實現科研院所、高校與種業企業資源共享、共用,促進創新要素有效整合。
再者,多舉措保障農民種糧合理收益。目前農民種植大豆收益低,大豆要靠補貼。不挫傷農民種豆積極性,關鍵在於提高農民收益。
帶狀複合種植解決土地相對不足
《瞭望》:為什麼要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
蓋鈞鎰: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之所以勢在必行,因為大豆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是國人食用油脂和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
有很多人問,我們能不能自己種大豆滿足國內需求?如今我國每年進口約1億噸大豆,主要用來榨油、做飼料。另外國內自產不到2000萬噸,主要用來做食用豆漿、豆腐。如果都用我們自己的土地生產,按照畝產100公斤計算,也要約10億畝土地才能生產1億噸大豆。
好在有間作套種技術,也叫帶狀複合種植。全國多地的試驗結果顯示,因為玉米株型改善,更為緊湊,把玉米的行距放寬,株距縮短,總株數不變,裏面可以插種一季大豆,較好條件下每畝可以收穫約100公斤大豆,玉米產量基本不受影響。全國6億多畝玉米地,如果能推廣套種大豆,將極大增加大豆產量。此外,還有不少鹽鹼地也可探索種植大豆。
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可以解決我們耕地相對不足,但兩個作物種在一起,有可能產生相互影響,需要相應技術來解決,例如防治可能出現的病蟲害。我們在實驗階段初步解決了一些難題,在全國大面積推廣,還需要在更大範圍做研究。我們還設想培育專門的飼料品種,讓玉米和大豆的秸稈、籽粒都可以做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