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 北京報道
10月21日,在金融科技與創新暨第二屆成方金融科技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在談及貨幣政策走向時表示,貨幣政策要把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既不讓市場缺錢,也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保持貨幣供應與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匹配。儘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保持正常的、向上傾斜的收益率曲線。
易綱指出,今年貨幣政策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恢復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分層次、有梯度地出台,有內在的邏輯。
易綱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通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等方式,出台了規模可觀的宏觀對沖措施。“2020年以來人民銀行3次降準,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下降約1個百分點,降準釋放流動性1.75萬億元。”
總的看,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得積極成效,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有力支持了經濟穩步恢復。“據估算,截至9月末,已實現讓利超過1.1萬億元。預計隨着各項政策措施效果進一步體現,全年可實現讓利1.5萬億元目標。”易綱説。
從金融市場看,面對疫情衝擊,中國金融體系保持了穩健運行。股票市場波動幅度較小。前9個月債券發行42萬億元,同比增長25%。外匯市場運行穩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升值。
中國前三季度GDP增長0.7%,預計全年正增長。全球經濟從最低點有所恢復,但疫情發展仍高度不確定,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為-4.4%,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仍需時日。
隨着疫情對我國經濟衝擊高峯過去,經濟活動逐步恢復正常,易綱坦言,“有的政策已經順利完成階段性任務,但支持小微民營企業、支持穩就業、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措施將繼續堅持,並進一步完善,促進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
談及下一步貨幣政策走向,易綱表示,貨幣政策應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更加註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益,提高金融機構長期支持實體經濟的積極性,為涉農、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提供持續支持。
“貨幣政策要把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既不讓市場缺錢,也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保持貨幣供應與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匹配。儘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保持正常的、向上傾斜的收益率曲線,為經濟主體提供正向激勵,總體上有利於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利於人民幣資產的全球競爭力,幫助我們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易綱補充道。
他同時指出,在今年抗疫的特殊時期,宏觀槓桿率有所上升,明年GDP增速回升後,宏觀槓桿率將會更穩一些。貨幣政策需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適當平滑宏觀槓桿率波動,使之在長期維持在一個合理的軌道上。
【來源:華夏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