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浙商策略:急漲後將小憩和分化 調結構,優化至科港穩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財經

摘要

投資要點

5月以來我們提出“科港穩”反轉,也即,科創板是主戰場,恆生科技轉折底,穩增長震盪企穩,5月以來科創板和恆生科技超額收益顯著。

經歷了急漲後,我們認為市場將迎休整和分化,但比擇時更重要的是調結構。

1、短期節奏:急漲後將迎小憩

針對短期節奏,經歷了5月的急漲,前期獲利盤疊加美股擾動,我們預計市場迎來小憩。

此外,針對市場較為關注的美股和通脹,我們認為對A股和港股影響的落腳點,在於短期節奏,而非中期趨勢。邏輯上,“無產業,不牛市”,主導產業崛起是中期趨勢的決定因素。經驗上,70年代大滯漲期間,納斯達克則從1974年的55上漲至1981年的224。

2、大分化:結構比擇時更重要

儘管從股債收益比和剩餘流動性等維度,市場迎來底部。但我們認為,未來1-2年的行情是以結構為主而非普漲。換言之,未來市場運行會呈現出類似於2012年-2013年或者2016年-2017年的分化,而非2019年至2021年的普漲。

原因在於,一則不少公司經歷了2019-2021年上漲後股價、估值、持倉均處高位;二則經濟復甦較為温和,繼而順週期板塊行情以波段為主,而難有趨勢;三則,增量資金有限。

因此,市場雖然進入底部區域,但既是機會也是挑戰。經歷了5月以來的普漲後,隨着市場小憩,預計結構也將開始迎來大分化。

當前,我們建議,對基金持倉擁擠的公司去偽存真,與此同時,圍繞近三年上市的新股佈局新成長,板塊上重視“科港穩”,科創板引領新成長,恆生科技轉折底,穩增長震盪企穩。

換言之,短期小憩,比擇時更重要的是調結構,對老成長應去偽存真,對科創引領的新成長應逢低佈局。

3、配置線索:戰略方向科港穩

結構上,重視“科港穩”三大戰略板塊。

其一,科創板是主戰場,產業線索上優選半導體、新能源、國防、數字經濟、專精特新子領域,如半導體中關注模擬設計、IGBT、設備材料,新能源中關注光伏和儲能,數字經濟中關注工業軟件和汽車電子,國防中關注航發、導彈和信息化等。

其二,恆生科技轉折底,把握美股擾動提供的底部佈局機會。

其三,穩增長震盪企穩,短期受益於5月社融超預期和穩增長持續發力,關注出行鏈、優質股份行、建築和快遞等。

值得注意的是,展望7月至10月,隨着中報和三季報線索確認,新一輪明星賽道和公司將引領科創板,開啓戴維斯雙擊主升段。因此,短期小憩將為科創板和恆生科技提供黃金佈局窗口。

風險提示疫情反覆超預期;產業進展低預期。

正文

1、前言: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年初我們提出“三低”(低持倉、低位置、低估值)和“雙長”(穩增長、新成長),回顧1-4月“三低穩增長”充分驗證,5月以來新成長開始嶄露頭角。

5月以來我們提出“科港穩”反轉,建議重視三大板塊的戰略配置機會,也即,科創板是主戰場,恆生科技轉折底,穩增長震盪企穩。

站在當前,結合短期節奏,我們認為,急漲後將休整和分化,但對投資者而言,當前的主要矛盾並非擇時而是結構選擇,建議調結構,從持倉較為擁擠的公司到“科港穩”,對應去偽存真,對科創引領的新成長應逢低佈局。

其一,儘管市場進入底部區域,但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原因在於,未來1-2年的行情是以結構為主而非普漲。換言之,未來市場運行會呈現出類似於2012年-2013年或者2016年-2017年的分化,而非2019年至2021年的普漲。

其二,短期節奏上,經歷了5月的急漲,前期獲利盤疊加美股擾動,預計迎來小憩。然而,即便短期有休整需求,但在大分化的背景下,對投資者而言,當前的主要矛盾並非擇時而是結構選擇。

其三,針對市場較為關注的美股和通脹,我們認為其對A股和港股影響的落腳點,在於短期節奏,而非中期趨勢。邏輯上,“無產業,不牛市”,主導產業崛起是中期趨勢的決定因素。經驗上,70年代大滯漲期間,納斯達克則從1974年的55上漲至1981年的224。

其四,結構上,重視“科港穩”。其一,科創板是主戰場,產業線索上優選半導體、新能源、國防、數字經濟、專精特新子領域,如半導體中關注模擬設計、IGBT、設備材料,新能源中關注光伏和儲能,數字經濟中關注工業軟件和汽車電子,國防中關注航發、導彈和信息化等。其二,恆生科技轉折底,把握美股擾動提供的底部佈局機會。其三,穩增長將震盪企穩,關注出行鏈、優質股份行、建築和快遞等。

其五,展望7月至10月,隨着中報和三季報線索確認,新一輪明星賽道和公司將引領科創板,開啓戴維斯雙擊主升段。因此,短期小憩將為科創提供黃金佈局窗口。

2、短期節奏:急漲後將迎小憩

就市場自身運行規律而言,經歷了5月以來的急漲後,短期存在休整需求。

關於市場情緒監測指標,我們選取主動成交率。主動成交率指標,是基於投資者在委託訂單時的訂單狀態,若投資者的委託訂單以對方價格成交,則成為主動單,若投資者的委託訂單直接進入訂單簿等待成交,則成為被動單。根據經驗,每日主動成交率基本圍繞-3%的中樞運行,當主動成交率高於-3%時,市場情緒較好;當主動成交率低於-3%時市場情緒較差。

截止本週五,代表市場短期情緒的主動成交率MA5由高點小幅回調,但仍處於2019年以來由高到底百分之80分位點,處於今年以來百分之85分位點;代表市場中期情緒的主動成交率MA20處於2019年以來百分之92分位,處於今年以來百分之94分位,市場情緒已處於相對高位。

這意味着,短期投資者情緒進一步上升的空間較小;若投資者情緒下行,則市場開始調整的可能性較大。與此同時,市場短期情緒已經脱離高位向中期情緒收斂,預示市場情緒有所轉弱。數據上,主動成交率MA5已由高點回落,並已接近主動成交率MA20,顯示短期情緒有所轉弱。

從短期催化劑來看,美股近期波動或加大,繼而對A股和港股有所擾動。一則,美國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升8.6%,高於市場預期的8.3%;二則,6月14日至15日美聯儲議息會議召開在即,也將進一步對美股形成擾動。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通脹對股市短期節奏有所擾動,但我們認為通脹對市場中期趨勢運行影響有限。邏輯上,“無產業,不牛市”,決定中期趨勢的核心變量是主導產業崛起,通脹和利率更多影響節奏,但難以改變趨勢。

經驗上,觀察70年代大滯漲時期經驗,1975年至1980年美國通脹和油價持續上漲,但納斯達克則從1974年的55上漲至1981年的224。決定納斯達克趨勢的則是,半導體和計算機等信息技術產業的崛起。

站在當前,儘管全球通脹對股市運行節奏有所擾動,但“無產業,不牛市”,決定科創板中期趨勢的則是中國硬科技的崛起和升級。

3、大分化:結構比擇時更重要

儘管從股債收益比和剩餘流動性等維度,市場進入底部區域。但我們預計,未來1-2年的行情是以結構為主而非普漲。換言之,未來市場運行會呈現出類似於2012年-2013年或者2016年-2017年的分化,而非2019年至2021年的普漲。

因此,市場雖然進入底部區域,但既是機會也是挑戰。經歷了5月以來的普漲後,我們預計,隨着市場小憩,結構也將開始迎來大分化。當前,我們建議,對基金持倉較為擁擠的公司去偽存真,圍繞近三年上市的新股佈局新成長,板塊上重視“科港穩”,科創板引領新成長,恆生科技轉折底,穩增長震盪企穩。

換言之,短期小憩,比擇時更重要的是調結構,對老成長去偽存真,對科創引領的新成長應逢低佈局。

對基金持倉較為擁擠的公司進行去偽存真,我們認為有戰略必要性,因為A股歷史規律顯示,賽道明星股更迭和基金重倉股變更是常態。

其一,從賽道規律視角,以消費電子、醫藥和半導體為例,即便同一賽道再度捲土重來,事實上子領域和公司會大幅變更。比如消費電子的四輪行情中,每一輪領漲公司重合度並不高,這點在2019年和2021年的兩輪半導體行情中,也能得到驗證。

其二,從基金持倉視角,以2010至2020年主動權益的前十大重倉股為樣本,沒有公司連續5年以上待在前十大榜單,連續3年的僅有貴州茅台、伊利股份和格力電器,連續2年的有6家,連續1年的有12家。

4、配置線索:戰略方向科港穩

根據“三低”和“雙長”,落實到板塊上,建議重視“科港穩”戰略機會。

其一,科創板是主戰場。

結合當前產業背景,如果説2019年至2021年是硬科技投資的1.0時代,那麼展望未來3-5年我們認為硬科技投資進入了2.0時代。以半導體、新能源、國防裝備、數字經濟、專精特新為代表的硬科技,在1.0投資時代的特徵是選對大賽道,那麼在2.0投資時代我們認為核心特徵將是選對子賽道。

基於次新股天然的時代感,近三年上市的次新股是2.0時代的主力軍,進一步結合科創板的硬科技定位,科創板則是主戰場。

針對科創板,一則,趨勢必然性,“無產業,不牛市”,科創板基於產業分佈的鮮明時代感,是硬科技2.0時代的主戰場;二則,仍處底部的底部,高增速、低估值、低配置;三則,後續節奏上,隨着中報和三季報線索確認,新一輪明星賽道和公司將開啓戴維斯雙擊主升段,建議把握當前佈局期。

在產業線索上,優選半導體、新能源、國防、數字經濟、專精特新子領域,如半導體中關注模擬設計、IGBT、設備材料,新能源中關注光伏和儲能,數字經濟中關注工業軟件和汽車電子,國防中關注航發、導彈和信息化等。

其二,恆生科技轉折底。

5月13日我們發佈《大浪淘沙始見金:恆生科技迎轉折底》提示恆生科技的轉折底機會,建議戰略關注。

恆生科技的底層邏輯是三底共振,也即政策底、盈利底、估值底,5月下旬以來在財報催化下,進入底部右側。

短期節奏上,美股或對港股有所擾動,但正是底部佈局的黃金窗口。

其三,穩增長未完待續。結合行業,關注優質股分行、出行鏈、基建和快遞等。

近期隨着5月社融超預期,疊加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穩增長鏈也將迎來機會。

5、風險提示

1、疫情反覆超預期;

2、產業進展低預期。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