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 | 立方大家談專欄作者
根據5月6日央視財經《正點財經》報道,截至4月30日,滬深兩市已有3003家公司發佈2020年現金分紅方案,佔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70.1%,累計分紅總額達1.52萬億元,較2019年的1.36萬億元增長11.76%,再創新高。以4月30日收盤價計算,近百家公司的股息率不低於5%,主要分佈在房地產、採掘、銀行、公用事業等行業。
2020年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額再創新高,從回報投資者的角度來説,這顯然是一件好事。尤其是還有近百家公司的股息率不低於5%,這更是值得稱道的一件事情。畢竟股息率越高,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上市公司給予投資者的回報也就越大。不過,儘管如此,對於2020年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額創新高這件事情,市場還需要客觀看待,辯證看待。
首先,在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額創新高其實是一個正常現象。有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末,A股上市公司數量為4140家,全年新增上市公司數量396家,較2019年上市公司數量增長了10%以上。而2020年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額1.52萬億元,較2019年的1.36萬億元增長11.76%。二者之間基本上保持着同步的增長,並沒有太多的驚喜之處。
其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真正的獲益者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等大股東。實際上,一些熱衷於高比例分紅的公司,往往都是大股東持股比例偏高的公司,高分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滿足大股東對現金的需求。如工商銀行是2020年現金分紅最多的公司,現金分紅總額為948.04億元,但由於中央匯金與財政部持股合計65.85%,這也意味着這兩大股東從分紅中拿走了624.28億元。因此,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真正是“大股東喝湯,小股東聞香”。
其三,從中小投資者的角度來説,股息率不同於銀行存款利率,也不等於投資回報。在談論現金分紅作為回報投資者的方式時,股息率往往會作為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甚至把股息率與銀行存款利率進行比較,認為股息率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的上市公司股票就有投資價值,認為股息率越高,給予投資者的回報就越高。
但實際上,股息率是不同於銀行存款利率的。銀行存款利率是真正的投資回報,但股息率則不能簡單地視為是投資回報。比如,目前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是1.75%,這意味着存款100元,一年期滿可以拿到101.75元,1.75元是純粹的收益。但5%的股息率則不是如此。股價100元,分紅5元,投資者的財富並不是105元,而是要降息處理變成了95元+5元,而且這5元股息還是含税的。還需要扣除10%的紅利税,即扣税0.50元。這樣投資者的財富就變成了95元+5元-0.5元=99.50元。投資者的財富不僅沒有因為分紅而增加,相反還因為分紅金額需交税反而減少了。投資者要希望自己的財富得到保值與增值,還只能寄希望於市場的炒作。
可見,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並不能簡單地等同於回報投資者,至少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説是不能這樣劃等號的。要讓現金分紅回報投資者,首先必須要取消紅利税,不能讓分紅反而給投資者造成投資損失。尤其是上市公司分紅越多,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越大,這完全是對價值投資的一種扭曲。因此,在上市公司2020年現金分紅再創新高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必須得到管理層及税務部門的高度重視。
其次,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並非越多越好,必須要兼顧到上市公司的發展需要。尤其是有的上市公司,一次分紅就分掉了上市公司幾年的利潤,這完全是要把上市公司家底掏空的節奏。因此,必須通過規範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方式來防止上市公司大股東把上市公司分光拿光,掏空上市公司。
此外,在回報投資者的問題上,應鼓勵上市公司更多采取股份回購的方式。畢竟通過股份回購的方式,可以避免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嫌疑,而且還避免了紅利税徵收給投資者帶來的損失。因此,用股份回購的方式回報投資者較之於現金分紅來説更有優越,應鼓勵上市公司少分紅分回購。
責編:陶紀燕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