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資管新規延期利於穩定A股資金面 “產品回表”考驗銀行資本補充能力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財經

  主持人孫華: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一年至2021年底。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適當延長過渡期,能夠緩解疫情對資管業務的衝擊,有利於緩解金融機構整改壓力,也為金融機構培育規範的資管產品提供寬鬆環境。今日本報針對資管新規過渡期延期一年對銀行業帶來的影響,以及對不作延期的公募理財債券基金整改情況等給予解讀。

  本報記者 劉 琪

  資管新規延期的政策“靴子”終於落地。近日,央行發佈消息明確表示,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2020年以來,在經濟下行週期,疊加疫情影響,部分存量資管產品整改遇上了新的挑戰。如果貿然壓縮相關產品,不但可能產生較大風險,還將對使用非標融資的實體企業帶來衝擊。因此,適度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是必要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金融機構整改壓力,降低整改給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帶來的波動。”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明確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統籌兼顧穩增長與防風險,在堅持市場紀律、堅定原則方向的同時,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推進資管業務健康發展,維護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穩定。

  值得關注的是,為穩妥推進資管業務整改規範工作,央行等會同相關部門研究提出了“過渡期適當延長+個案處理”的政策安排。其中包括健全存量資產處置的配套支持措施——鼓勵採取新產品承接、市場化轉讓、合同變更、回表等多種方式有序處置存量資產;鼓勵通過市場化轉讓等多種方式處置股權類資產;穩妥處置銀行理財投資的存量股票資產,避免以單純賣出的方式進行整改等。

  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金融機構喘息的時間,但部分機構資管業務轉型進度緩慢,要在2021年底完成轉型,依然存在一定難度。而健全存量資產處置的配套支持措施,有助於緩解金融機構資管業務轉型壓力。

  徐承遠分析稱,“鼓勵採取新產品承接、市場化轉讓、合同變更、回表等多種方式有序處置存量資產”為金融機構提供了多種可選的方式,但這也取決於為非標資產登記、流轉、交易等提供公開、透明的流動性平台,以及金融機構自身發行新產品承接老資產的能力。“允許類信貸資產在符合信貸條件的情況下回表,並提高監管容忍度”、“優化銀行資本補充工具發行環境”等措施或許是金融機構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資管業務轉型最有利或者最直接的措施。

  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9年)》的數據顯示,2019年末,非保本理財穿透各類資管產品後持有資產餘額為26.24萬億元,其中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佔比為15.63%。

  “鑑於存量非標資產處置困難,在合適的條件下回表,可以減輕金融機構發行新產品承接老資產的壓力,但由於規模龐大的表外理財回表對應着鉅額風險資本計提,優化銀行資本補充發行環境、提高監管容忍度成為當務之急。”徐承遠説道。

  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健全存量資產處置的配套支持措施,下半年資管產品回表或將是銀行業重點任務之一,此舉會增加表內廣義信貸額度,並帶動表外非信貸類不良資產的消化處置,因此消耗表內撥備資源。預計下半年銀行業撥備計提仍然維持相當強度,從而可能對經營業績形成持續擠壓。

  “業內對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有預期,畢竟不符合資管新規的存量資管規模還依舊較高,壓降非標資產更是‘難啃的硬骨頭’,僅用兩年多時間處理存量資產,對資管規模較大的金融機構來説難度確實大。”崑崙健康保險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到2021年末,有助於避免存量資產集中處置對金融機構帶來的壓力。特別是新冠疫情加大了經濟下行預期,今年要實現金融系統向實體部門讓利1.5萬億元,若過度強調“按期完成”,恐怕並不恰當。因此,過渡期的延長對於金融市場來講是好事,能夠避免資產集中處置,減少流動性波動,起到“穩金融”的作用。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8月3日兩市大幅反彈主要就是受到週末資管新規延期消息的影響。資管新規的延期也就意味着對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產品整改節奏的優化,將有利於改善A股市場的資金面。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