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咖啡關店潮持續,行業洗牌在即

瑞幸咖啡還身處財務造假的漩渦中,另一個咖啡連鎖品牌連咖啡也陷入了關店潮。

 

6月3日,新京報記者發現,連咖啡仍在連續關閉門店。連咖啡方面此前曾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公司正在業務轉型,並不是資金鍊斷裂。業內人士稱,連咖啡這類以互聯網思維做咖啡的企業,此前擴張太快,並沒有很好地遵循經營本質。

 

關店潮繼續

 

6月3日,新京報記者查詢大眾點評發現,北京地區目前能夠檢索到18家連咖啡門店,而這一數字在上個月是21家,且目前正常營業的門店也僅有2家。新京報記者撥通連咖啡北京惠新西街店電話,該電話顯示正忙,撥打金寶街店電話時,固定電話顯示是空號,剩餘店鋪也均顯示暫停營業的情況。

 

早在4月底,新京報記者就曾發現,連咖啡旗下多家門店已經關閉。當時新京報記者在大眾點評發現,連咖啡在北京地區可以檢索到21家門店。其中連咖啡Coffee Box金寶街店顯示“已休息”,該門店電話撥打過去,提示為空號;望京西苑店、慈雲寺店、惠新西街店顯示“休息中”,其備註的電話一直正忙;連咖啡當代商城店顯示營業中,但未公佈電話。其餘連咖啡門店,均顯示暫停營業。

 

據報道,上述顯示暫停營業的北京門店,有的並非是暫停營業,而是已經關閉。包括萬達廣場CBD店、望京SOHO店在內的幾家門店處於撤店狀態,相關裝飾已經拆除。望京SOHO企業形象店,則已經有新的店家入駐。

 

此外,在大眾點評中,連咖啡在上海的37家店鋪中,僅有15家還在正常營業;深圳的12家門店中,僅1家還在營業;廣州的10家門店中,也僅有1家門店還在營業。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年初,連咖啡曾對其位於北京、上海的門店進行了整體優化,關閉了30%-40%的咖啡站。調整之後,北京從高峯期的60多家縮減至20多家門店。

 

對於當時的關店潮,連咖啡方面2019年3月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因2018年12月底到2019年1月初進行了30%的提價,隨後出現一批負毛利的咖啡門店,公司為儘快恢復盈利模式,關閉了這些門店。連咖啡方面當時稱,“關閉的站點多數是盈利狀況欠佳、品牌形象無法滿足繼續發展要求以及硬件條件落後的,且以覆蓋範圍重合的店為主,實際的覆蓋範圍損失在5%左右。”

 

而對於當前門店的狀態,連咖啡方面表示,目前公司的調整都在按計劃推進中。今年4月29日,連咖啡方面曾就關店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公司運營一切正常,關店有一部分是因疫情原因,也涉及一些業務轉型,但目前階段還不能對外。“我們會在事情初步有結果的時候第一時間和你們通報。”

 

曾大肆擴張

 

連咖啡創立於2014年,早期通過提供星巴克、Costa等品牌咖啡外送服務積累用户。2015年8月,連咖啡剝離星巴克等第三方品牌的咖啡外送服務,推出自有品牌Coffee Box的咖啡外賣。

 

與傳統咖啡品牌線下開連鎖店注重體驗和提供第三空間不同,連咖啡做的是自有品牌咖啡外賣服務。依據其用户積累,連咖啡在消費者需求密集的商圈或園區內開設一個小型門店(即站點)生產咖啡,做咖啡外送和自提,並利用社交裂變獲取用户。

 

2016年4月,連咖啡宣佈獲得由華策影視領投的5000萬元B輪融資。2017年,連咖啡發佈超過30款咖啡飲品,還推出防彈咖啡、粉紅椰子水等爆款飲品。它還在當年“雙十二”期間創造了單日峯值接近40萬杯的紀錄,相當於星巴克1000家門店單日銷售量。更關鍵的是,2017年底,連咖啡在北上廣深的100多家咖啡站點已實現盈利。

 

根據連咖啡2018年12月公佈的數據,當時已在北上廣深開了400家門店,這意味着其在2018年至少開設了200多家門店。連咖啡當時還表示,計劃2019年初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區域,陸續開設50至60家形象店,增強用户體驗,望京SOHO店就是第一家。

 

2019年,連咖啡高歌猛進的姿態並未持續太久,大量站點關閉,形象店的未來也被打上了問號。瑞幸咖啡的橫空出世,讓連咖啡措手不及,同樣也是打着燒錢補貼的策略進行用户吸納,但連咖啡顯然沒有瑞幸咖啡財大氣粗,一夜之間,用户手中的“小黃杯”變成了“小藍杯”。

 

遭受到瑞幸咖啡的追擊,連咖啡開始選擇另一條“求生之路”。2019年4月,連咖啡完成2.06億元B3輪融資,由連咖啡創始人王江和張曉高、啓明創投、高榕資本聯合投資。當時連咖啡CMO張洪基表示,為了保證連咖啡在不低於同類型品牌的銷量的情況下,可以維持盈利狀態,穩定現金流,連咖啡沒有開啓大規模的線下擴張計劃和補貼活動,而是選擇“温水煮青蛙”。

 

而關於連咖啡最新的合作消息,則是去年9月,中石化易捷發佈全新品牌“易捷咖啡”首店落户蘇州。而中石化易捷選擇的合作伙伴正是互聯網咖啡品類的先行者“連咖啡”。

 

有業內人士指出,連咖啡最大的問題沒有專業團隊相助,特別是研發和核心技術團隊缺乏咖啡和飲品的相關技術背景。對咖啡行業並不熟悉,後期缺乏創新,沒有穩紮穩打。再加上曾一度過度補貼市場,推出的咖啡錢包等業務大量透支了後續的業績。對於其業務的轉型,能否幫助渡過難關,也很難説。

 

咖啡行業洗牌在即

 

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處於較低水平,僅為德國的0.71%,美國的1.6%,中國咖啡市場空間還有巨大潛力。消費品行業資深投資人吳曉鵬也表示,咖啡本身對新消費人羣在口感和精神需求上都很討好,具有“中高客單價、高頻次、高毛利”特點,咖啡行業確實存在大的機會。

 

面對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不少企業也都躍躍欲試。加拿大咖啡連鎖品牌Tim Hortons(簡稱“Tims”)日前宣佈,已獲得來自騰訊的數億元級別投資。這個目前在中國市場僅有近50家門店的連鎖咖啡品牌,計劃利用這筆資金進一步擴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數字化升級,同時迅速開設更多門店。業內人士認為,騰訊的這一動作,預示着中國咖啡市場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此外,其他咖啡品牌也動作不斷。行業老大星巴克則開始與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等在內的巨頭合作,進行數字化運作。COSTA不滿足於連鎖咖啡業務,開始佈局即飲咖啡,並推出了隨享裝即飲咖啡,而這是繼去年6月在品牌發源地英國推出即飲咖啡後,COSTA專門為中國市場定製的全新即飲系列產品。

 

吳曉鵬表示,星巴克、COSTA、太平洋等咖啡連鎖品牌一直也沒閒着,也想擴大規模。在這些老牌咖啡努力摸索人羣偏好和小心試錯的過程中,突然來了一批互聯網思維的咖啡創業者,但目前看來,這些互聯網咖啡品牌沒有很好地遵循咖啡企業經營本質。

 

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賈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74 字。

轉載請註明: 連咖啡關店潮持續,行業洗牌在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