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為進一步拓寬銀行資本補充渠道,擴大保險資金運用空間,中國銀保監會修訂發佈《中國銀保監會關於保險資金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新版《通知》”),放開原規定對發行人資產規模、資本充足率、評級等條件限制,將中小銀行納入範圍,取消可投債券的外部評級要求,賦予保險公司更多投資自主權;同時又嚴守風險底線,強調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要求不得低於120%,明晰資本補充債券資產類別為保險公司的權益類資產或者固定收益類資產投資,並納入相應投資比例管理,對保險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修訂發佈新版《通知》是對銀行和保險的“兩全其美”之舉。“一方面,助力銀行補充資本、支持服務實體經濟;另一方面,豐富保險公司自身投資資產風險譜系、優化資產久期結構、提升投資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中國人壽集團首席投資官、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總裁王軍輝表示。
支持服務實體經濟
助力防範金融風險
自2019年1月25日保險資金獲准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以來,銀行資本補充債券因發行規模大、主體資質好、收益率有相對吸引力等優勢,逐漸成為保險資金固定收益配置的重要品種。截至2020年2月末,保險資金投資二級資本債券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賬面餘額1183.26億元。
此前,保險資金可投資範圍僅涵蓋國有行、股份制銀行及少量較大城商行,大多數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由於資產不足、資本充足率不高或評級不夠,未被納入投資範圍。
資本金是銀行擴大信貸的基礎。近年來,商業銀行面臨盈利增速放緩、計提撥備要求增加、內源性資本補充受限等諸多挑戰,中小銀行資本緊張問題日益突出,進而影響信貸投放,掣肘中小微企業融資乃至經濟全局發展。
“新版《通知》體現了在市場相對成熟基礎上,監管機構引導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責任擔當,這將進一步助力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更快地補充資本、服務實體經濟。”王軍輝表示。
提升投資收益水平
改善資產負債匹配
對保險投資機構自身來説,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有利於豐富保險機構的可配置品種,拓寬保險資金投資空間。
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萬放介紹,目前,保險資金可投商業銀行發行主體僅23家左右,且以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為主,這些銀行的資本補充債發行利率難以滿足保險資金投資收益要求。
“而在市場化定價下,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債相對於大型銀行有更高風險溢價,可以提供一定的利差,今年以來,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債的發行數量和規模也有明顯增加,在做好風險控制的前提下,保險資金可藉此提升投資收益水平。”萬放表示。
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總裁曾北川分析,在當前低利率和“優質資產荒”的大背景下,保險公司的新增投資和再投資面臨巨大壓力,資金配置難度有所增加,新版《通知》進一步豐富了保險資金的投資標的,推動減少再投資風險和利率風險壓力。從國外的經驗看,追求長期、穩定、絕對收益的機構投資者對資本補充債券的偏好度較高,放開保險資金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的限制符合國際通行做法。
王軍輝表示,目前國內信用債仍以短期限品種為主,普通信用債平均久期只有2年左右,長期限品種較為缺乏。而保險資金的重要特點是負債久期長,壽險資金負債久期更是普遍在10年以上,資產端久期過短使保險公司面臨較大期限錯配風險,在利率波動時放大保險機構投資風險,這也是信用債難以成為保險資金最重要配置品種的根本原因。
“商業銀行信用資質總體較好,相對普通企業抗週期風險能力更強,資本補充工具實際期限往往在5年或更長,能夠較好緩解高資質長期限信用債品種稀缺,有利於保險資金開展長期配置、改善資產久期結構。”王軍輝稱。
強化投資風控能力
穩健參與市場改革
銀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袁序成表示,銀行資本補充債券不同於普通金融債券,存在一定的減記風險,一旦減記,投資者可能面臨本息損失。
近年來,銀保監會通過強化投資能力監管,推動保險資管機構不斷強化投研能力建設、提升風險管控水平、增強風險合規意識,保險資管機構投資運作較為審慎穩健。針對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銀保監會近期明確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有關要求。設置保險資金投資的條件,與投資能力監管、償付能力監管應當鬆緊結合、統籌安排,以守住風險底線。
新版《通知》把投資價值和風險判斷的權利更多交給保險機構,強調保險機構應當切實加強風險管理,審慎判斷投資的效益與風險,自主決策,自擔風險。保險機構應當進一步加強投資研究、風險管控等方面能力建設,重視對發行人資質、發行條款的甄別,維護保險資金安全。
對於為何新版《通知》能同時提升保險機構投資能力和風控能力,萬放闡釋道:“相對大型銀行,中小銀行在抵禦風險方面有一定劣勢,中小銀行之間經營管理、資產質量等方面也有較大分化。只有具備較強信用評估能力和風險識別能力的保險機構才可以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通過價值發現的方式獲得優質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債券的利差收益。”
“新版《通知》堅持放管結合,在取消信用評級相關要求的同時,加強信用風險管理能力監管,強化償付能力相關要求,守住風險底線;以更強的自律要求促進保險機構投資能力建設和風險管理建設,鼓勵保險機構積極穩健地參與資本市場改革。”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表示。
袁序成強調,保險資金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必須嚴格遵守監管規定,堅持嚴控風險的底線思維,秉承審慎穩健的基本原則開展保險資金運用,並通過持續完善風控機制、強化風險監測分析、提升信息報送及時性和規範性等手段,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切實防範資金運用風險。在信息報送方面,保險資管機構應嚴格遵守銀保監會規定,及時報告保險資金運用情況和風險水平。
審慎權衡效益風險
政策層面創造環境
曾北川提示,保險機構應審慎權衡銀行資本補充債券投資的效益與風險。第一,相比普通金融債,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債券具有更大的信用風險。目前的銀行二級資本債都含“減記條款”,一旦觸發,投資者將面臨本息損失風險。第二,銀行永續債由於在銀行負債中受償順序較為靠後,相應的在計算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時,該品種風險因子較高,對償付能力的負面影響高於信用債、非標產品等其他固定收益類品種。第三,永續債大部分是5年期,需要關注5年後的再投資風險,在期限上做一定分散。第四,銀行永續債的會計屬性為權益,不能每日產生利息,只能在分紅時產生收益,如果投資體量較大,對當年財務口徑收益會有一定拖累,需要提前做好收益測算與規劃。
“政策層面應繼續為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曾北川提出建議,增加該品種的流動性支持,同時增加偏股性品種補充銀行資本。
袁序成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強化監管,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強風險監測,持續關注保險資金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的風險情況。二是加強投資能力事中事後監管,督促保險機構提升風險防控水平,壓實機構主體責任。三是加強跟蹤評估。從保險資金運用角度,及時跟蹤評估政策影響,推動資本補充債券市場穩步發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