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收購江淮落槌,講述什麼樣的新能源汽車故事?
大眾集團戰略投資江汽控股和國軒高科的實錘終於落地。
5月29日,江淮汽車發佈公告稱,安徽省國資委、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大眾中國投資”)、江汽控股簽署增資之意向書,增資完成後,大眾中國投資將持有目標公司 江汽控股50%的股權,安徽省國資委持有 50%的股權,並仍控制目標公司。前一天晚上,國軒高科也發佈公告稱,大眾中國投資通過定向增發和股權轉讓的形式,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據悉,大眾汽車集團預計投資約9億歐元收購江汽控股,投資11億歐元獲得國軒高科26%股份。這或許是大眾在2022年合資股比限制完全放開“前夜”,大眾汽車集團為電動化佈局進行的一場大謀劃。“在2022年合資企業股比限制完全放開前,大眾要考慮未來的產業競爭格局。”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新京報記者,大眾收購江汽控股,獲得更多股權,而收購國軒高科,拿到了電池的主動權,這兩大動作,有助其實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多條腿走路”。5月29日江淮汽車、國軒高科均以漲停開盤。實際上,自5月20日以來,江淮汽車股價累計上漲近70%,出現7天六次漲停。首次跨國企業參與車企混改
這並不是大眾與江淮首次合作。江淮汽車與大眾早在2016年就簽署過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2017 年 12 月,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江淮大眾”)成立。在汽車分析師曹鶴看來,這是江淮汽車與大眾合作的試水,是為後續深度合作的磨合。如今,雙方的深度合作初步達成,簽約各方計劃在獲得相關部門批准後,於今年年底完成相關交易。根據合作意向書,大眾中國投資將獲得江淮汽車母公司江汽控股50%的股份,同時增持江淮大眾至75%,獲得合資公司的管理權,實現企業管理模式變革。由於合資公司增資事宜,江淮汽車在合資公司的持股比例由50%降至25%。江淮汽車方面表示,通過變革江淮大眾管理模式,集團將推動合資企業業務向前邁進,並進一步推進電動化戰略發展。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表示,“此次投資將進一步深化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實現本土化及可持續移動出行的戰略。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將給予大眾汽車集團更多機遇。據悉,大眾中國投資是德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在中國設立的全資控股公司,而江汽控股的100%控股股東,則是安徽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因此,此次大眾中國投資戰略投資江汽控股,也是首次跨國企業參與中國汽車企業深度改革。國企混改,為何此次引入外企戰略投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對此表示,國有企業混改可以有多種經濟成分的介入,國外資本介入也是混合經濟發展的一種很好的形式。“我認為,跨國公司進入混改,不僅帶來了資本,還會帶來技術、管理經驗等,對江淮汽車來講是重大利好,對大眾而言,無論是增資江淮汽車,還是參股國軒動力電池企業,都是期望對中國的電動車市場進行戰略佈局。”大眾為何看中江淮?江淮汽車這幾年的表現並不亮眼。2019年淨利潤為1.06億元,實現扭虧。而從單純反映經營業績的扣非淨利潤來看,江淮汽車去年虧損達9.78億元。今年一季度,江淮汽車的淨利潤為-3.56億元。從銷量看,江淮汽車銷量今年1-4月,累計銷量12.6萬輛,同比下降23.62%。尤其是純電動乘用車,前4 個月銷量8674輛,同比下跌59.73%。大眾與江淮的新能源合作開局也並不美好。江淮大眾旗下首款量產車型思皓E20X小型純電動汽車於2019年9月上市,最高月銷量發生在上市當月,銷量為2236台,去年11月銷量為439台, 環比下降63.42%,如今市場已很少有人談起這款車型。江淮大眾首款新能源汽車思皓E20X。
這種情況下,大眾為何與江淮繼續深度合作,並斥巨資戰略投資江汽控股?
“大眾需要多元化的一個探索,確保每條路都有涉及,能夠在總體實現不掉隊”。崔東樹分析,大眾或許有戰略性考慮,“南北大眾”在傳統車方面較強,投資江汽控股希望在新能源車方面有突破。需要注意的是,“南北大眾”旗下已有不少新能源車型,包括純電車型朗逸、寶來、e-Golf,以及插混車型探嶽、新邁騰、途觀L、帕薩特等。大眾為何不在此基礎上,加碼投資新能源汽車項目?有業內人士稱,如果從銷量看,“南北大眾”銷量擔當的新能源車型不多。今年1-4月乘聯會發布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名看,前十排名中主要集中在特斯拉、比亞迪、北汽、蔚來等新能源車型,少見大眾旗下的新能源車型。更重要的是,有業內人士指出,大眾集團有心調整股比,但無論是一汽大眾還是上汽大眾,其佔據主導位置的可能性都不大。2019年3月,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對外透露,“關於調整在中國的合資企業股比計劃,公司目前還在商討過程中,2020年初將對外宣佈具體規劃。”上汽集團很快作出回應稱:“上汽集團未與大眾汽車集團就‘調整股比’一事進行過磋商,大眾汽車集團也未正式向上汽集團提出過討論股比的計劃。業內人士稱,大眾集團需要調轉方向,採用收購方式尋找新的戰略方向,這時江汽控股就成為新的目標。付於武認為,大眾集團這次沒有選擇和上汽、一汽深化合作,佈局電氣化戰略,這是不同時代的選擇。大眾與上汽、一汽的合作,更多是佈局傳統汽車,而與江汽控股合作是想通過控股,在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江淮汽車雖然近幾年銷量不如意,但作為傳統商用車企業,還是行業中的重點老牌國企,仍有較強實力,近幾年在傳統車和新能源車方面都有佈局。大眾有自己的技術線路,但作為外企對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發展也會有把握不準確的時候,所以需要與中國的自主品牌車企合作共同發展。”崔東樹進一步分析,安徽的汽車工業發展比較快,且江浙地區的電動汽車配套資源很豐富,所以大眾選擇地處安徽的江淮,更有產業優勢。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羣雄逐鹿在汽車分析師曹鶴看來,大眾汽車或是一直在等機會,等中國電動化市場培育達到一定規模後,再大舉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擴大是大概率事件,如今大眾正在押注這一時機。5月29日,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表示,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合作,是進一步推動集團在中國的電動化戰略,並助力集團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江汽控股董事長安進也表示,中國的電動汽車處於研發和應用領域的前沿,雙方將共同推動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從5月29日江淮汽車發佈的公告看,大眾中國投資在直接持有合資公司(江淮大眾)75%股權後,大眾集團有意願授予合資公司大眾集團旗下的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產品。合資公司在 2029 年達到年產量 35萬-40萬輛。據悉,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已發佈未來可持續發展規劃,2025年計劃向中國消費者交付約150萬輛新能源汽車。江淮汽車則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是公司的戰略性核心業務,計劃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總銷量比重達到30%以上。“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以數千萬計,雖然受疫情影響,我們現在的處於一個平緩發展的時期,但從長遠看,全球汽車企業共同的目標就是智能化和電動化的轉型,大眾正是基於這樣的戰略判斷,做出這樣的戰略舉措。”付於武告訴新京報記者。不僅是大眾,2018年我國汽車行業合資股比放開後,寶馬以36億歐元收購華晨寶馬25%股權,將持股比例提升至75%,成為落地的“第一例”。2019年,吉利與戴姆勒成立合理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聯合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長城汽車與寶馬簽署50:50合資協議共同成立光束汽車項目也擬於今年開工建設,雙方將聯合研發和生產未來MINI電動車及長城汽車旗下新產品。對於未來我國電動車市場競爭格局,付於武認為,既有獨資、合資、民營,也有傳統車企轉型而來的新能源車企,還有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是一個不同形態企業充分參與的競爭市場。“我們中國汽車的電動車已經發展多年,也有了完整的產業鏈,也有了相當的基礎,所以我相信在羣雄逐鹿下,中國自主品牌會在競爭中得到發展。” 付於武説。新京報記者 秦勝南 新京報記者魏帥亦有貢獻編輯 趙澤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