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國10天發放1億美元支票,比特幣成散户投資首選,將流入250億美元資金!比特幣ATM機激增1萬餘台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財經

不久前,拜登明確表示,即將有大量新資本流入,金融博客零對沖預計,其中大部分將被用於購買各種股票、加密貨幣和其他風險資產。拜登的原話是:

“在接下來的10天裏,將發放1億美元的支票。”

美國銀行此前在報告中已指出,由於大部分刺激計劃可能最終會流入更高收入的家庭,其中大部分不會被花掉,而是被存起來,包括用於配置股票。德意志銀行最近的一項調查也發現,大約37%的美國人會將支票投資於股市。

250億美元資金將流入比特幣

不過日本瑞穗銀行的最新調查卻顯示令人意外的結果。瑞穗銀行對235名年收入低於15萬美元的美國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約10%的刺激資金會用於購買比特幣和股票,總計高達400億美元。

4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將直接支付投資於比特幣和股票,6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選擇比特幣而不是股票。

據分析師Dan Dolev稱,一個出人意料的變化是,接受支票的人表示,比特幣是首選的投資選擇,而不是股票。

瑞穗證券的分析師預計,刺激支出中有250億美元將流入比特幣,相當於比特幣目前1.1萬億美元市值的2-3%。

加密貨幣資訊網站CoinTelegraph指出,去年4月美國首次發放1200美元的個人現金支票,若將其全部投資到比特幣,按照日前逾6萬美元的比特幣價格計算,可能已經實現了多達1萬美元的收益。高盛的分析也指出,比特幣是今年迄今表現最好的資產:

隨着比特幣價格在過去一年的爆炸式增長,全美各地的比特幣ATM機數量迅速增加。根據獨立研究網站howmanybitcoinatms.com的數據,截至今年1月,美國共有28185台比特幣ATM機,而過去5個月內就激增1萬餘台。

機構投資者逐漸湧入,比特幣日內交易模式開始出現

仔細觀察會發現,比特幣近日的走勢有一種規律,在亞盤或歐盤接近日內低點,而在美盤收盤時卻接近日高。

例如,上週一的低點是在紐約時間凌晨3點之後,高點在紐約時間下午4點左右;週二的低點正好在亞盤開盤的時候,此前曾上漲並穩定在54000美元左右。週三和週四也明顯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有一種理論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代幣在亞盤被開採並拋售,然後買家在美盤進入市場。

數字資產金融服務公司Diginex Ltd.的首席執行官理查德•拜沃斯(Richard Byworth)表示:

“顯然有很多加密礦工企業來自亞洲,因此出現亞盤拋售的模式。雖然這種情況會間歇性地發生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買方是那些正在效仿MicroStrategy的美國人。”

Microstrategy Inc.就是由邁克爾·塞勒(Michael Saylor)領導的一家將現金轉換成比特幣的公司,目前它持有超過40億美元的比特幣。特斯拉最近也向規模最大的加密貨幣機構投入了15億美元。

有跡象表明,在保羅·瓊斯、斯坦·德拉肯米勒和霍華德·馬克斯等著名投資者支持比特幣之後,機構投資者對這種數字資產的興趣越來越大,而投資組合可以受益於加密配置的想法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比特幣第一季度散户資金流入量有望超過機構

摩根大通整理的數據顯示,隨着比特幣持續創新高,小散户與大銀行再次激烈交手。

策略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等人在上週五報告中引用Square和Paypal數據稱,截至目前散户在本季度買進超過18.7萬枚比特幣,相比之下上季度約為20.5萬枚。而比特幣基金、資金流和公司公告等多方數據顯示,同期內機構對這個全球最大加密貨幣的購買量為17.3萬枚左右,上季度買入近30.7萬枚。比特幣第一季度散户資金流入量有望超過機構

華爾街的入場曾被認為是2020年比特幣加速上漲的關鍵原因,當時銀行與資產管理公司都紛紛宣佈了相關的加密貨幣投資計劃。而統計數據表明,自去年底以來,比特幣散户投資者與機構的資金流入量變得更加勢均力敵。

現在,隨着Reddit散户掀起的網紅股熱度降温,加之諸如非同質化代幣(NFT)等新奇資產價格創下紀錄高位,散户投資者正在奪取控制權。

非同質化代幣(NFT)也屬於加密貨幣的一種,但它所代表的資產卻具有唯一性。它們完全可以是數字資產,也可以是現實資產的代幣化形式。而正由於NFT的不可替換性,使得它們可作為數字領域中真實性和所有權的證明。

追捧比特幣的馬斯克顯然也不願錯過NFT掀起的新一輪加密貨幣熱潮。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週一發佈推文表示,他要以NFT的形式出售一首關於NFT的歌曲。Oanda Corp.高級市場分析師Ed Moya表示:

“對很多交易加密貨幣的散户而言,比特幣是新冠疫情期間的謀生之道。網紅股的大起大落讓很多人賠了不少,但比特幣保持着驚人的看漲趨勢,這讓大多數人都成了贏家。最近因為NFT(非同質化代幣)走紅,散户再度活躍起來,而且刺激支票也到賬了。”


來自新浪美股、金十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