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股五大上市險企前7月保費收入已悉數出爐。8月14日,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五大A股上市險企前7個月合計實現保費收入約1.7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68萬億元增長4.29%,增速遠高於去年同期的0.14%。
綜合來看,前7月,壽險板塊保費收入有所回升,但新業務依舊承壓;財險板塊保費收入維持了不錯的增速。多家研究機構認為,當前壽險業仍然面臨一定壓力,但向好的預期更加明顯,財險業則相對樂觀。
數據來源:各公司公告
總攬保費1.75萬億元,壽險板塊新單依舊承壓
從保費收入規模來看,中國平安排名第一,前7月實現保費收入4861.99億元。中國人壽緊隨其後,實現保費收入4696億元。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4160.33億元、2646.22億元、1122.02億元。
增速方面,今年前7個月,5家上市保險公司保險保費同比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增速最快的是中國人保,前7個月保費同比增長10.81%。
從上市險企的人身險業務來看,今年以來,人身險市場整體較為疲軟,但目前已經出現了回暖跡象。前7月,中國人壽、人保壽險、太保壽險和新華保險均實現了保費正增長。
究其原因,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宋佔軍認為,壽險市場保費回暖,反映了保險公司積極應對市場轉型,在諸多不利因素下大力探索新產品、拓展新渠道,體現了中國壽險市場乃至整體保險市場的增長韌性。
雖然保費收入呈回暖之勢,但是,被視為壽險公司業務品質的新業務價值仍承壓。
所謂新業務,就是壽險公司每年銷售的新保單。新業務價值則是新業務預期未來產生的税後利潤折現值,可以簡單理解為新保單的利潤。從公佈數據的人保壽險來看,前7月,人保壽險的長險首年期交業務保費收入為150.9億元,同比減少1.8%。招商非銀分析師團隊表示,這主要是由於居民的消費需求及意願、渠道轉型等方面仍未見明顯改善跡象。
汽車產業回暖拉動,多家公司產險兩位數增長
隨着汽車產業鏈的持續復甦,財險板塊保費收入開始提速,對總保費的拉動作用明顯。
前7月,財險“老三家”的業務則呈現出穩健發展態勢,保費基本實現兩位數正增長。
具體來説,人保財險實現保費收入為3078.49億元,同比增長9.92%;平安產險累計保費收入1708.12億元,同比增長10.91%;太保產險累計保費收入1050.27億元,同比增長12.06%。
對此,東吳證券分析師團隊分析,財險保費增速持續回暖主要得益於全國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社交距離限制有序放開,各類刺激汽車消費政策漸次落地,新車銷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車險保費恢復增長是財險公司保費增長的重要原因,前7月人保財險車險保費增速達6.9%。可以看出,在保費收入方面,頭部財險公司已經基本消化車險綜改帶來的陣痛。
釋放回暖信號,保費有望進入復甦通道
今年上半年,受居民對當前收入及對未來預期收入不理想、代理人數量持續下滑以及新車銷量下滑等多重因素影響,壽險板塊表現疲軟,財險板塊整體呈上升趨勢,但4月、5月增速明顯放緩。
但進入下半年後,7月,兩大板塊均表現出了向好的局面。從7月單月數據來看,財險“老三家”保費增速均高於10%。壽險方面,中國人壽、太保壽險和新華保險的7月單月保費均實現了不同程度正增長。尤其是“壽險一哥”中國人壽,7月單月,中國人壽保費收入同比增速達13.7%,在各家公司中增速最快。
7月壽險保費回暖釋放了怎樣的信號?宋佔軍認為,2022年壽險市場仍將處於恢復調整階段。在績優代理人、銀保渠道、個人養老金等渠道產品代理下,壽險市場有望保持低速增長。招商非銀分析師團隊也認為,當前壽險行業處於改革深化階段,各公司積極主動提升代理人質態、加強產品創新力度,疊加後續隨着疫情逐步緩解、基數逐季走低、市場對經濟和相關風險的情緒修復,有望推動壽險新單銷售,三季度新單降幅將持續邊際收窄,同時四季度的開門紅行情值得期待。
未來,財險板塊能否繼續保持現有保費增速?宋佔軍表示,下半年預計財產保險市場有望保持低速增長。主要推動因素是各地區積極推動汽車消費,以及經濟發展預期的提升。招商非銀分析師團隊預測認為,後續隨着汽車產業鏈的繼續復甦、新能源車的滲透率持續提升,有望帶動汽車銷售不斷增長,進而推動車險保費和市佔率的穩步提升。今年以來各公司持續加強對非車險業務結構的調整,通過各種降損增效措施不斷優化非車險業務的盈利能力,預計全年非車險業務盈利能力有望超預期。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