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銀行攬儲何去何從?

中小銀行攬儲何去何從?

新規“靴子”落地,部分銀行將面臨新的選擇,完善自營渠道將成為中小銀行的發力重點。 (四川天府銀行供圖)

1月15日,商業銀行互聯網存款新規“靴子”落地。新規明確,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台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至此,商業銀行藉助第三方互聯網平台“拉存款”被正式叫停。此前,互聯網平台已紛紛下架了銀行存款產品,其中就有多款來自四川本土的銀行。

高息攬儲到底暗藏哪些風險?這對藉助流量進行攬儲的中小銀行來説影響有多大?攬儲策略又將如何調整?□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田姣

風險

高息攬儲暗藏流動性隱患

1月15日,銀保監會和央行聯合印發《關於規範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互聯網存款基本算是退出了歷史舞台。

此前發售的互聯網存款產品,以3年、5年期定期存款為主,3年期利率最高為4.125%、5年期為4.875%,均已接近或達到全國自律定價機制上限,如5年期存款比基準利率上浮了77%,遠高於全國自律定價機制55%的上限。

不少城商行難以承受。四川一家本土城商行人士向記者表示,互聯網存款產品明顯提高了存款的收益率,尤其是靠檔計息這一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通過互聯網突破地域限制,緩解了部分流動性壓力,但居高不下的定價也為後期銀行在選擇資產合作方時,被動選擇貸款利率相對較高的客羣。

“雖然互聯網平台在一定時期內能夠給銀行帶來一些存款,但是對銀行來説無異於飲鴆止渴,流動性隱患突出。”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胡小鳳認為。

高息的互聯網存款產品也受到投資者的質疑。在一些搜索平台輸入“互聯網存款”,不乏“XX銀行的存款產品靠譜嗎?”“年利率高達5.9%的銀行存款產品有沒有風險?”等疑問。但在互聯網平台展示頁面上,往往標註着“保本保息”“50萬以內受存款保險制度保障”等宣傳字樣。

行動

平台存款產品紛紛下架

去年12月18日,有投資者發現,支付寶APP上的銀行存款產品已被下架。隨後,各大平台陸續跟進,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等多個平台紛紛下架了互聯網存款業務,關閉了“銀行精選存款”通道,僅對存量客户開放。

京東數科此前在其招股書中公佈:截至2020年6月末,累計為金融機構推薦了超200萬存款用户。截至2020年11月底,京東金融的合作銀行約為70家,主要為民營銀行、城商行和農商行這些中小銀行。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四川天府銀行、自貢銀行、達州銀行等多家銀行均在各大主流互聯網平台發售過存款產品。嚴監管風暴來臨前,已有四川本土的城商行主動下架相關產品。

四川本土一家城商行零售業務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在監管釋放信號的前3個月,就已經主動下架了互聯網平台的存款產品,“我們銀行發售互聯網存款產品的時間很短,大概只有3個月左右。”

應對

中小銀行應完善自營渠道

這對藉助流量高息攬儲的中小銀行來説,影響面有多大?上述城商行人士認為,在短期內,將對銀行負債產生一定影響,例如餘額下滑、吸存更難、客户不穩定等。

“中小銀行極度依賴互聯網平台吸收存款,互聯網存款產品下架後,攬儲將更加困難。”胡小鳳表示,中小銀行自身可通過加大自營渠道建設、營銷力度、產品設計與創新、精細化運營等方式,深耕本地客户,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方式。

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小銀行負債受限的問題,還需從資本補充入手。在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資本補充是增強中小銀行風險抵禦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支持它們引進合格股東進行增資擴股,支持發行新型資本工具和二級資本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在境內外上市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叫停的並不包括“無實體經營網點,業務主要在線上開展”的互聯網銀行。這也意味着,微眾銀行等互聯網銀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豁免,有利於互聯網銀行良性創新。

另外,投資者是否會受到影響?人行、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商業銀行通過非自營網絡平台已經辦理的存款業務,到期後自然結清。在此期間,相關存款依法受到保護,消費者可以依據法律規定和存款協議到期取款或者提前支取。這意味着,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説,產品的收益和支取方式均不受任何影響。

嚴監管後,投資者穩健投資的渠道是否更少?董希淼認為,投資者把銀行存款產品當作銀行理財來買本身就是有問題的,銀行存款受存款保險制度保障,收益肯定就會低,想要收益高就要承擔更高的風險,這才有利於打破剛兑,培養投資者更加理性的投資觀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9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小銀行攬儲何去何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