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CPI同比漲1.5% PPI漲幅料已見頂
國家統計局10日發佈數據,受特殊天氣、部分商品供需矛盾及成本上漲等因素綜合影響,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受國際輸入性因素疊加國內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偏緊影響,10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13.5%,漲幅比上月擴大2.8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認為,此輪PPI上行頂部已出現,最快在11月出現回落。同時,CPI迎來温和上行,向上空間有限。
多因素致CPI漲幅擴大
在連續數月下行後,10月份,CPI環比和同比漲幅均有所擴大。
從環比看,鮮菜漲價貢獻CPI環比總漲幅近五成。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麗娟説,10月食品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轉為上漲,主要是由於鮮菜價格上漲較多。受降雨天氣、夏秋換茬、局部地區疫情散發及生產運輸成本增加等因素疊加影響,當月鮮菜價格上漲16.6%,影響CPI上漲約0.34個百分點,佔總漲幅近五成。從同比看,在1.5%的CPI同比漲幅中,鮮菜價格上漲影響CPI上漲約0.33個百分點。
除鮮菜價格外,非食品端能源價格上漲成為10月CPI漲幅擴大的重要因素。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稱,10月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4%,略高於季節性水平,主要是由於能源類產品價格上漲較多,帶動交通工具燃料價格上漲4.7%,居住項下水電燃料價格上漲2%。“CPI環比走升,疊加去年的低基數,致CPI同比漲幅擴大至1.5%。”黃文濤説。
展望下階段CPI走勢,黃文濤預計,11月CPI同比可能繼續小幅走高。一方面,豬肉價格觸底回升,對CPI負向拉動開始減弱;另一方面,去年11月CPI同比跌至-0.5%,基數進一步走低。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認為,豬價階段性反彈、鮮菜價格上漲,以及原材料價格傳導,將帶動CPI同比漲幅繼續温和回升。
PPI上行頂部或出現
10月份,PPI漲幅進一步擴大,同比達13.5%,再創近年新高。“10月份,受國際輸入性因素疊加國內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偏緊影響,PPI漲幅有所擴大。”董麗娟説。
董麗娟分析,10月國際原油價格波動上行,帶動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上漲,煤炭供應偏緊,價格上漲較多。10月主要行業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上漲103.7%,漲幅擴大28.8個百分點;有8個行業合計影響PPI上漲約11.38個百分點,超過總漲幅的八成。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此輪PPI上行頂部已出現,最快在11月出現回落。
“10月將是本輪PPI漲幅的最高點。”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稱,在國內煤、鋼價格大幅下行帶動下,11月PPI同比漲幅將見頂回落。但受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高位震盪影響,預計年底前PPI同比漲幅仍會處於“兩位數”。
黃文濤認為,鑑於10月下旬以來,國內煤炭價格大幅下行,鋼材等多種工業品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回落,11月PPI環比存在轉負的可能性。另外,比較基數也從11月起逐步走高,預計11月PPI同比將開啓回落週期。
也有機構認為,受國際能源價格高位運行影響,輸入性因素增加了後續PPI走勢的不確定性,同比漲幅回落的時點可能延至12月份出現。
做好跨週期調節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一段時間,物價運行可能呈現CPI漲幅小幅擴大,PPI漲幅緩慢收窄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仍需出台針對性舉措,紓解物價上漲給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造成的壓力。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認為,目前PPI和CPI上漲主要帶來兩方面影響:一是微觀方面,成本對企業利潤的擠壓;二是宏觀方面,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空間約束。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建議,宏觀政策要繼續做好跨週期調節,加強政策前瞻性和協調性,加大力度提振內需,激發經濟增長動力,緩解主要能源品供需矛盾,繼續幫助市場主體應對原材料漲價影響,應對好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等風險衝擊。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表示,從長期看,要繼續深化改革。通過減税降費、降低要素成本等措施,推動市場化供給側改革,這既有利於減少物價上漲壓力,也有利於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