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業績增長較快 銀行股承蒙明星基金經理抬愛
平安證券研報顯示,2021年 一季度上市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從2020年年報的0.7%回升至4.6%。伴隨上市銀行一季度業績普遍增長,多位明星基金經理加倉銀行股,而部分“國家隊”資金以及險資卻在“賣賣賣”。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去年一度遭到公募“嫌棄”的銀行股,如今重回基金資產配置的視野。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主動基金的銀行股持倉總市值大幅增加73.44%,持倉比例達5.68%,比去年末大幅提升2.35個百分點。此外,以陸股通為代表的境外資金亦有明顯加倉。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部分“國家隊”資金和保險資金卻有明顯的減倉動作。以“國家隊”成員之一的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證金公司”)為例,一季度證金公司分別對12只銀行股進行了減倉,其中中國銀行被減持6.5億股。險資方面,中國人壽旗下多隻產品也對中國銀行、郵儲銀行等部分銀行股大量減持。
公募基金亮出“回馬槍”
隨着上市銀行、公募基金年報及一季報披露完畢,銀行股的機構調倉路線也浮出水面。一季度上市銀行淨利潤增速普遍改善,銀行股的表現也隨之回暖。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對銀行業重倉持股的總市值相比去年末大幅提升,同時不少明星公募基金產品也對銀行股進行加倉。
據中國銀河證券研報統計數據,截至3月末,基金對銀行業重倉持股的總市值為1233.88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73.44%,銀行業的基金持倉市值位列各行業第五,僅次於食品飲料、醫藥、電子、電力設備與新能源。
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披露顯示,主動基金對銀行業持倉佔比為5.68%,比去年末提升2.35個百分點,整體持倉比例已回升至疫情前水平,處於2011年以來的中等水平。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共有近2000只基金重倉持有銀行股,其中有超過900只主動型基金的前十大持股中有加倉銀行股的動作,減倉銀行股的主動型基金將近430只。總體上,主動型基金加倉規模大幅高於減倉規模。
數據顯示,主動型基金持倉偏好估值偏低的國有大行以及差異化優勢明顯、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較好的股份行和城商行。截至今年3月末,共有29只銀行股被公募基金重倉,基金重倉數量排名前五的銀行股分別為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和工商銀行。
具體來看,被最多基金重倉以及持股市值最高的銀行股為招商銀行,基金數量為602只,基金持股市值高達364.85億元。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和寧波銀行也是基金重倉的常客,三者分別被399只、300只和279只基金重倉。一季報顯示,上述銀行的淨利潤增速同比均超過10%,其中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淨利潤同比增幅超18%。
明星基金經理“愛多幾分”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公募一哥”張坤,以及朱少醒、謝治宇在內的多位明星基金經理一季度顯著加倉銀行股,其中盈利能力較強的股份行和城商行成為主要的資產配置對象。
具體來看,張坤管理的2只基金重倉銀行股。其中,易方達藍籌精選分別增持平安銀行1.3億股、招商銀行1.13億股,截至一季度末,相關個股的總市值已突破86億元。同為易方達基金的馮波和蕭楠則同時選擇了寧波銀行,持股市值均約6億元。
興全基金的謝治宇目前管理的3只產品——興全合潤、興全合宜、興全社會價值,一季度均新配置了興業銀行、平安銀行。3只基金合計持有平安銀行約1.26億股,持有興業銀行1.14億股。與謝治宇同為一家公司的基金經理喬遷,一季度也購入平安銀行5900萬股。
同時,廣發基金孫迪、鄭澄然共同管理的規模約250億元的廣發高端製造,也大幅加倉平安銀行和興業銀行。截至一季度末,該基金合計持有這兩股市值約30億元。另外,匯添富基金勞傑男和胡昕煒等基金經理還對招商銀行進一步增持。
中歐基金周應波管理的3只基金一季度合計新增持有郵儲銀行約2.6億股,總市值達15.4億元。同為中歐基金公司的周蔚文管理的2只基金大幅加倉寧波銀行,合計持股市值已突破12億元。富國基金朱少醒也將寧波銀行作為加倉對象,一季度加倉550萬股,合計持有市值約13億元。
另一方面,部分基金則對國有大行有明顯減倉動作,如郵儲銀行一季度分別遭易方達、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各自旗下的1只基金分別減持超過1億股,合計減持數量約4.56億股。同時,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個股也遭其他基金減倉。
外資“銀行口味”仍未變
當公募基金加大銀行股配置比例的同時,一季度從境外流入的資金也對銀行股有明顯的增配動作。
據Wind數據統計,作為外資流入內地的中間機構——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陸股通)目前處於多家上市銀行的十大股東之列。截至一季度末,外資通過陸股通持有A股29只銀行股,新進成為郵儲銀行、長沙銀行、江陰銀行等6家銀行的股東,並對20只銀行股進行了加倉,僅對北京銀行和紫金銀行進行少量減持。
具體來看,陸股通目前重倉市值前五的銀行股分別是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寧波銀行以及工商銀行,其中外資持有招商銀行的期末參考市值已達651億元,平安銀行也達464億元。截至一季度末,陸股通分別對這前五家銀行增持2.02億股、2.03億股、0.53億股、0.46億股和0.43億股。
國家隊“轉身”有利有節
與公募基金、外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為“國家隊”成員之一的證金公司,一季度對目前持有的14只銀行股中的一半展開了“清一色”的大幅度減持。
證券時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後發現,一季度末證金公司共進入14只銀行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今年一季度,證金公司分別對12家銀行進行了減持操作。
從減持股本數量上排序,由多到少依次是中國銀行6.55億股,光大銀行5.61億股,交通銀行3.31億股,北京銀行3.09億股,華夏銀行1.83億股,浦發銀行和中信銀行分別為1.29億股、0.95億股。倉位減持幅度最大的分別是北京銀行-48.8%、華夏銀行-47.6%和光大銀行-36.2%。
另外,證金公司還分別對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以及南京銀行進行了“象徵性減持”,雖有減倉動作,但實際倉位變化少於200股。
與證金公司減持類似,作為長期資金的保險資金也有明顯的減倉動向,尤其是中國人壽旗下的資金已大幅減持銀行股,且減持的對象主要為國有大行。
具體來看,中國人壽減持郵儲銀行約7.98億股,減倉幅度達23.9%,但目前中國人壽保持郵儲銀行第三大股東地位不變。同時,中國人壽旗下的個人分紅、普通險兩款產品分別減持中國銀行2.89億股、1.72億股,中國人壽分紅產品還減持了農業銀行1.64億股。但在完成一系列減持後,中國人壽旗下的資金分別大幅加倉工商銀行,合計約5億股。
值得注意的是,繼大家人壽去年12月減持招行股票後,原“安邦系”旗下的和諧健康也開始減持招商銀行。記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和諧健康減持招商銀行1.3億股,持股數量降至11.3億股,持股比例從4.99%降至4.48%。同時,大家人壽一季度進一步減持招行6000萬股,持股比例進一步降至4.73%。
今年1~3月期間,銀行股正好有過一輪上漲行情。中證銀行指數顯示,1~3月期間銀行指數上漲幅度達10%,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及寧波銀行等龍頭股在一季度走出了新高。以和諧健康為例,根據招行A股區間價計算,一季度減持招行1.3億股,和諧健康變現金額應該在53億~74億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