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引戰”又要來了?

新一輪“引戰”又要來了?

證券時報記者 李穎超

近十年,外資銀行在中國進進出出,發展並不容易。

“當年澳新銀行投資上海農商行,盈利不菲。”有銀行業內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2017年1月,澳新銀行正式宣佈出售其持有的上海農商行20%的股權,彼時之所以選擇退出,一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重視銀行穩健性,這些銀行母國的監管收緊,例如提升準備金、對非控股類資產100%的資本要求等;二是該行內部經營戰略調整。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由於全球經濟未能儘快復甦,外資銀行流動性進一步告急,亟待回籠資金提升自身的核心資本充足率,以滿足監管要求。這也直接導致此後一些外資陸續對國有大行和股份行進行減持甚至清倉。2016年開始,外資股東對中小銀行的投資也開啓撤退動作。

以齊魯銀行、廈門銀行和北京銀行為例,2017年之後,其相關外資股東澳洲聯邦銀行、富邦銀行(香港)和荷蘭國際集團旗下子公司INGBANKN.V.等持股比例均曾有所下降。

華東地區某大行人士向記者坦言,國內銀行業對相關業務都“吃不飽”,外資行進來也很難做大,“蛋糕就這麼大”。

外資行“水土不服”的細節普遍存在,比如在市場、文化、法律制度等層面存有差異。同時,在國內銀行業發展迅速且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外資行在網點佈局等方面難以有出色表現,特別是近年來在金融科技與數字化轉型的氛圍中,外資行的品牌、業務創新等也存有短板。

“背後的考量是利潤。”有資深銀行從業人員在談及花旗銀行退出個人銀行業務的戰略調整時指出,外資進駐中國內地展業,不管是資金資本方面,還是人員架構方面,投資都會很大,“投資以後,效益不好又長期虧損它就幹不下去,所以只能就是虧損,虧不起就只好撤了。”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花旗銀行此番戰略調整並不代表所有外資行的戰略走向,“各家銀行優勢不同,戰略定位不同,國內工業製造業在快速發展,外資進入國內共同發展,可做大蛋糕。”

近期,深圳農商行“引戰”新加坡星展銀行,有人判斷後續類似情況或許仍會出現。“今年國內中小銀行在加快完善內部治理和風險處置,也相當於是風險釋放的過程,不排除外資在觀望中。從趨勢看,外資是流入的。”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

周茂華認為,外資青睞國內中小銀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外資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預期樂觀,銀行作為典型的週期性行業,其盈利前景最終取決於實體經濟發展;

二是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可以預見,歐美等央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繼續實施零利率、負利率,全球“資產荒”依然嚴重。近年來,國內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完善監管制度,推動中小銀行加快風險處置和補短板,可見目前國內銀行整體估值低窪;

三是中小銀行不乏優質資產,那些資產負債表結構合理、內部治理完善、經營管理規範穩健兼具成長性,尤其是一些經濟活躍區域的銀行顯然不可忽視;

四是國內金融業加快對外開放,外資通過入股國內中小銀行實現業務本土化,並加快國內業務拓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92 字。

轉載請註明: 新一輪“引戰”又要來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