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人才房,我省了一大筆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曾思怡

近年來,全國多地紛紛推出可售型人才住房和租賃型人才住房,穩步推進人才在當地安居樂業,建設人才友好型城市。

今年以來,更是有多個城市先後出台或優化了人才購房政策,例如放寬人才申請條件、提供購房補貼、降低首付比例等。

時代週報記者整理發現,當前各地發佈的可售型人才房定價普遍在周邊商品房價格的50%至70%不等,而租賃型人才住房定價普遍在周邊同類户型房租的50%左右。

不論對於初入社會的畢業生,還是在大城市打拼已久的上班族,顯著低於市場價格的人才房都是一座城市對他們敞開的懷抱,也是這座城市留住他們的方式。

近日,時代週報記者採訪了幾位住進人才房的年輕人,聽他們聊聊人才房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公司附近的人才房,讓極端通勤不再

95後丁佳在深圳工作,是一名普通白領。

入住人才房以前,她每天早上6點半起牀,把洗刷、化妝的時間控制在15分鐘,步行約1公里抵達最近的地鐵站,匯入擁擠的人流,乘坐近半小時的地鐵後,抵達離公司最近的地鐵站,又步行1公里左右到達公司,在8點半之前打卡簽到。

丁佳曾經看着手錶把通勤時間精確到分鐘,從住處到公司,她最快需要花上1小時10分鐘的時間,如果擠不上地鐵或者下雨打不到車,她的通勤時間可能會延長至1小時20分鐘,甚至1個半小時。

住進人才房,我省了一大筆

圖源:圖蟲創意

“天剛亮時出門,天黑了才到家,基本是常態。”丁佳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這樣的日子她堅持了半年,原因是每天兩個多小時的通勤,可以讓她花2300多元就能租到30多平方米且視野開闊的房子,“而公司附近房租普遍較高,想租同等環境的至少要四千左右。”

這樣的日子在入住人才房後得到改變。

去年6月份,經朋友介紹,丁佳看中一家距離公司僅500米左右的人才公寓。

“面積和之前差不多,不僅採光通透,還有一個小陽台,放上一張搖椅,閒時躺下還挺愜意。”

丁佳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最重要的是,這樣的位置和户型基本需要4000元左右租金,但作為人才公寓,其月租僅為2000元出頭,完全在可承受的範圍內。

搬進人才公寓之後,丁佳的通勤從單程1個多小時縮短至10分鐘。

她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節省出來的時間,不僅可以在早上多睡1個小時的懶覺,還可以在下班後自己買菜做飯,約朋友聚餐、看電影,抑或去健身房鍛鍊1小時。

“放在以前,每天的精力用在工作和通勤上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回到家裏只想躺着玩手機;現在有時間和精力安排業餘生活,生活節奏更健康了。”

房租減半,生活質量不減

“申請到人才公寓啦!”

2022年10月,在福州工作的苑苑將剛剛申請到的人才公寓以視頻形式社交媒體,視頻內的人才公寓為一室一廳,單獨廚衞,面積近50平方米,配以沙發、木製桌椅、單人牀、冰箱、熱水器等基本傢俱,還有一個視野開闊的陽台。

視頻發出後引來不少留言和點贊,有網友感嘆人才公寓物美價廉,也有網友詢問如何申請到這樣的人才公寓。

面對網友們的問題,苑苑細心整理了一份入住人才公寓指南,詳細介紹了她申請人才公寓的流程和當地政策。

近年來,福州持續推出人才住房保障措施,符合條件的人才按照人才層次可享受院士村、酒店式人才公寓、6~9折購買人才限價商品住房、20萬~180萬元購房補貼、600~5500元/月租房補貼(最長5年)等一系列人才住房保障。

住進人才房,我省了一大筆

圖源:圖蟲創意

其中在租賃型人才公寓方面,人才保障對象可分為1~5類,租賃補貼也根據對象梯度不同從600~5500元/月不等。

苑苑為雙一流院校碩士研究生,屬於第4類人才,可享受1500元/月的租房補貼。而她所租住的人才公寓房租加上物業費再減去1500元的補貼,每月僅需繳納1300元,而且是民水民電。

“和之前相比,房租整整少了一半!”苑苑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入住人才公寓以前,她每月租房支出將近2600元,對於畢業工作僅一年的她來説費用不低。

住進人才公寓不僅讓她省了一大筆錢,居住質量較之過去也有了一定提升。

苑苑介紹,周邊50平方米左右的一室一廳,月租一般都要3000元以上,且鮮少有全新的裝修和傢俱,“所以第一次去看人才公寓環境的時候很驚喜,就拍下來發到了社交平台,沒想到受到這麼多關注。”

苑苑還表示,除了她自己,周邊也有幾個年輕同事申請了人才公寓,“而且基本都能申請成功,對初到福州的年輕人來説特別友好”。

住進人才房,我省了一大筆

苑苑將人才公寓社交平台 圖源:網絡截圖

工作五年,順利搬進新房子

2019年,在蘇州工作的第五個年頭,夏琳和丈夫順利在蘇州買下第一套剛需住房。

夏琳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當地大力推行的人才購房政策。

2016年-2018年,蘇州工業園區出讓的部分商品住宅用地中,政府視地塊情況按住宅計容面積15%-30%的比例配建人才組屋,由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投資建設。人才組屋定向銷售的基準價格普遍低於市場價,相關樓盤銷售成為當地熱點。

“2018年、2019年都在着手買房,不過當時是賣方市場,又處於限價潮,因為都是幾千人抽百十來套,開始一年多都在搖號買房,命中率很低,一直沒買到。”

轉折發生在2019年。當年6月,蘇州發佈《蘇州工業園區人才優先購買商品住房操作辦法》,明確了當地人才的優先購買商品房條件。

辦法指出,房企應在項目當期價格備案後預(銷)售許可前,由電腦隨機抽取不少於當期預(銷)售許可建築面積60%的優購房,優先賣給辦法適用的人才羣體。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當年蘇州工業園區推出首批優購房236套,參與搖號的有400多人,作為符合相關標準的人才,夏琳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順利購入住房。

據夏琳介紹,當時蘇州當地大力推行“房住不炒”,相當一部分當時推出的樓盤迎來限價,其所購入價格為周邊商品房價格的60%左右,約4萬元,有效降低她和丈夫的購房壓力。

夏琳給時代週報記者算了筆賬,2019年首付後,她和丈夫每個月還房貸三萬餘元,夫妻倆當時月收入合計4萬餘元,付過房貸後還可以維持一家三口基本的生活水平。

“人才購房政策讓我們在這裏安居樂業。”夏琳感慨。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25 字。

轉載請註明: 住進人才房,我省了一大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