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數字化轉型怎麼走?超千家企業疫後數字化生存調查報告出爐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財經

企業數字化是後疫情時代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的重要戰略部署,同時還關係到新一輪全球產業競爭格局的形成。

今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為深入探索現實情況,騰訊研究院與青藤大學、微信支付共同對1638家企業進行了疫情下的數字化生存調研,由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瑞龍執筆,形成《“上雲用數賦智”疫後企業數字化生存調查報告》。以下為報告內容(有刪節)。

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瑞龍

數字化轉型提速成企業共識

疫情加速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預期,實現了“從分歧到共識”的轉變;但傳統數字化投資惰性仍有待被扭轉,“基礎投入不足”與“剛性需求增加”成為主要矛盾。

大部分企業正積極尋找技術應變之道,加速數字化轉型整體預期的形成。調查結果顯示,存在數字化轉型提速預期的企業規模佔比達60.9%,數字化程度在80%以上、60%-80%、40-60%、20-40%及20%以下的,存在提速預期的企業佔比分別為69.6%、67.2%、65.3%、61.6%與49.4%。雖然存在一定的分層情況,但已初步擺脱原有的認知侷限,形成較大程度的集體共識。

大部分企業認為疫情加速了數字化轉型進度

與因疫情激增的數字化需求相比,企業的基礎數字化投入略顯保守,且存在一定的投資“惰性”。在受訪企業中,歷史IT年度支出在10萬以內的企業佔大多數,為53.4%;同時,預計2020年將增加IT投入的企業佔比為43.7%,增長幅度預期集中在10-30%;與大幅增加的數字化轉型需求相比,企業的投資規模投入存在明顯的滯後與信心不足。企業“上雲用數賦智”數字化流程改造或面臨“冷啓動”的困境,須加強外部力量的推動。

企業2020年的IT投入比2019年預計變動的幅度

資金、人才與商業模式是數字化轉型的三大障礙

企業除穩定的產品性能與體驗外,對服務響應、合作模式以及觸點拓展等生態能力方面的需求同樣十分重視。

技術或已不再是制約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因素。騰訊、阿里、百度等各大科技平台通過多年數字技術的積累,已逐步形成“雲、數、智”算力、算法與數據三大要素的基礎積累,可為廣大企業提供適用於內、外部各類工作流程的共性技術解決方案。調查結果顯示,企業數字化轉型三大障礙分別為資金(58.9%)、人才(55.9%)和商業模式(55.1%)缺乏;同時,缺少戰略(37.3%)和數字化場景(33.8%),是兩類相對次要的障礙。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既要考慮由資金、與人才所構成的轉型成本,還須關注由商業模式與場景應用所構成的轉型收益。

資金、人才和商業模式缺乏,是數字化轉型三大障礙

即便面臨普遍的成本壓力,企業在選擇數字化服務時,仍更優先考慮“增效”而非“降本”。產品體驗、技術性能是兩大基礎因素;服務響應、合作模式、客户觸點以及安全性能是四大次要因素;而服務價格排在上述六大因素之後。其中,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選擇因素有所差異,數字化程度較高的企業,商業模式與場景應用相對成熟,更重視技術、服務與安全等平台化實力;數字化程度較低的企業,更關注合作、觸點、品牌等生態化效益。單一技術指標已不能滿足廣大企業的發展需求,數字生產服務需要走向平台化、生態化。

企業選擇數字化服務商的重點考慮因素

企業數字化轉型存在一定的極化效應

企業數字化程度越高越願意投入如大數據、物聯網與雲計算等新技術,中小企業轉型存在啓動難的問題,“敏捷性交付”是關鍵轉折要素。

“上雲、用數、賦智”將是一個逐步、分層推進的過程。PaaS(平台服務)等較“重”的中台能力投入,將率先於數字化程度較高的企業中進行推廣。

調研結果顯示,經過疫情,雲計算投入預計增加的企業佔比近41%,其中,增加20%以上的企業佔比超24%;減少的僅5.6%,但29.7%不確定。數據中台投入預計增加(規劃 加大建設)的企業佔比為41.8%; 減少的僅1.8%,但37.6%不確定。數字化程度越高,反映要規劃或加大相關建設的比例較高,數字化程度越低,不確定性越多。先行者的示範效應將有助於數字化良好氛圍的形成。

預計雲計算增加投入的佔4成,數字化程度越高越積極

對於數字化程度較低的中小企業而言,SaaS(軟件服務)所提供的共性技術共享是更好的選擇,能夠提供較好的敏捷交付能力,從而成為其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調研結果顯示,疫情過後,預計增加最多的五大共性技術服務為營銷/廣告(58.2%)、客户服務(54.0%)以及日常溝通/會議(39.4%)、開發/設計(34.6%)與供應鏈管理(29.7%)等;而生產及監測類場景的投入增加最低,為16.5%。疫情結束初期,企業的首要需求是促進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而非生產流程的改造。尤其是對於中小企業而已,更傾向於率先借助相對成熟、低成本的SaaS(軟件服務)進行工作流程前端環節的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應用場景預期:營銷、服務的多,生產/監測的少

疫情後企業數字化能力提升的相關建議

中國各行業擁有巨大的數字化發展潛力,特別是疫情過後,正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長期以來,我國存在數字化基礎相對薄弱、人力資源低成本替代等因素,轉型所帶來的成本收益難成正比,造成企業的動力不足。

(一)加強研究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需求動力,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實施方案,加大市場牽引,促進轉型投入。

傳統“只動IT、不動業務”的數字化運營模式,更多是信息化改善而非真正的數字化轉型。缺乏具體的新產業、新業態與新模式等市場需求,將無法通過市場的力量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良性循環。建議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實施方案研究。

第一、加強在線教育、在線醫療、遠程辦公、共享經濟、數字化治理等新業態研究,儘快明確主攻方向;第二、推進新模式的快速迭代。一方面,充分利用現有能力,如小程序、公眾號、二維碼等微接口服務,鼓勵廣大中小企業進行消費、商貿流程的模式創新;另一方面,加快新業態發展政策試點落地,鼓勵龍頭企業發揮產業鏈帶頭作用,拉動新業態創新研究與市場探索;第三、建立重點保障的平台、企業成長名錄,定期回收在各新興領域拓展過程中的數據、難點與訴求,形成閉環管理。

(二)鼓勵發展一批高質量共性服務、技術供給平台,推動數字服務平台化發展,打造孤島效應,推動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

傳統數字技術滲透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各自為戰的局面,多為垂直式的煙囱發展模式,不利於共性技術的發展,從而產生規模效應、推動降本增效的達成。在服務、技術供給方面,建議引入平台與生態化的發展思路。

第一、加強各地方企業服務的共性平台建設,提供如政策、工商、税務以及金融等綜合性信息撮合平台,加強公共服務供給效率;第二、鼓勵發展一批高質量共性技術供給平台,為廣大企業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共性技術服務支撐(PaaS(平台服務)、SaaS(軟件服務)等),打破原先“重複造輪子”的困境,發揮規模效應。藉助平台背書的軟件服務,一方面可降低中小商家的決策門檻;另一方面可提供較穩定的底層技術支持;此外,平台的C2B的連接能力還有利於生態化。第三、推動技術聯盟組織的成立,牽頭跟進連接組件的標準化建設,解決原先技術服務廠商之間相互割裂、集成難的問題。

(三)短期內,研究分層級的定向刺激與扶持策略,如儘快推動雲量貸試點、推廣,針對中小微企業考慮配合使用“用雲券”。

在疫後經濟下滑的壓力下,各企業對於數字化轉型投入均將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從短期視角來看,給予資金方面的刺激是最直接的推動力量。建議根據企業的發展差異,進行差異化的刺激與幫扶,提升資源效率。

第一,針對數字化程度較高的企業,加快“雲量貸”試點,推進“政-金-產-數”(政府、金融、產業、數字技術)四方聯動的信貸新模式,解決資金難題。第二,針對數字化程度的中小微企業,借用C端“消費券”的思路,考慮推出B端“用雲券”或“數字券”等“服務券”開展定向幫扶。在解決中小微融資難的問題,亦更為有效的控制資金流向。在“雲量貸”鑑於當前的設計邏輯,較難覆蓋這類數字化水平低、投入意願高但缺資金的企業,“用雲券”等定向資源的投入,有助於解決這一問題。

(四)中長期,持續改善生產力環境,加強技術、人力傳統要素以及數據新型要素的市場配置,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

短期幫扶的同時,應同步考慮如何牽引整體數字化市場長效機制的建立健全,使得產業數字化具備持久的價值創造力和生命力。建議重點加強技術、人力、尤其是數據新型生產力要素的市場配置。

第一、持續加大新基建項目的落地。加快推進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以及區塊鏈等關鍵技術的立項、建設任務,打造產業互聯網的數字基建;第二、積極探索新型用工模式,提升人力資源規模與質量。包括如“平台 個人”的自我就業、副業創新、跨平台的員工共享等,並逐步完善相關的權益保障、社會保障政策制度;第三、加大數據供給的制度保障,積極推進政務數據資源的開放,促進社會數據共享交換,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培育新型數字業態。

【記者】郜小平

【出品】南方產業智庫

【作者】 郜小平

【來源】 南方產業智庫南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