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從戈壁知青到私募之王,單偉建在投資圈赫赫有名。
3月25日,太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PAG Holdings Limited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據悉,這家專注於亞洲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估值可能在200億美元左右,此次發行至少將籌集20億美元。
作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單偉建,京城出生、戈壁之旅、求學海外,再投身金融業開始他的風險投資生涯,直至成為亞洲最精明的投資者之一,有着令人稱奇的人生軌跡。
這段傳奇經歷與單偉建自身聰明、毅力與韌性的特質緊密相關。
正如哈佛深圳發展銀行投資案例中引用單偉建話作為卷首語:“一旦經歷過艱辛,特別是飢餓,你就會覺得再大的困難也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因為你學會了忍耐。”
再回首,往事如風。
太盟IPO
單偉建最近風頭正盛,獲任阿里執行董事後,其投資公司太盟投資正式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這家企業最早追溯到1997年,日本房地產和不良資產投資先驅Jon-Paul Toppino共同創立了日本安全資本公司,在PAG合併後,發展為太盟不動產。
2002年,太盟投資集團正式成立,聯合創辦人Chris Gradel(高天樂),締造了太盟如今的信貸及市場業務。在此之前,高天樂曾領導了馬蒙集團(Marmon Group)在中國的數項投資。
2010年,單偉建成為太平洋聯盟集團董事長兼集團首席執行官,並建立專注於收購的私市股權業務,太平洋聯盟集團合併Secured Capital Japan,成為一家真正多元化的多策略另類投資公司。
目前,太盟投資資產類別包括私募債務、私募股權、風險投資、房地產、基礎建設及對沖基金等,資產管理規模約為500億美元,約30支活躍基金。
三大核心策略部門包括:信貸及市場、私募股權、不動產。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太盟投資已投資超過700億美元。
從地域來看,大中華區是太盟投資的佈局重點,52%投資於大中華區,21%投資於澳大利亞及新西蘭,10%投資於北亞,4%投資於印度,3%投資於東南亞,其餘11%投資於其他地區。
數據來源:企業招股書
就策略部門而言,31%投資於私募債務,36%投資於私市股權,19%投資於不動產及13%投資於流動性策略及公開市場;並且在過去五年,信貸及市場、私市股權及不動產的資產管理規模複合年增長率分別達30%、22%及20%。
私募股權業務中,由太盟投資集團亞洲資本(PAG Asia Capita)和太盟投資集團成長資本(PAG Growth Capital)組成。
其中,PAG Asia Capital專注於亞太區的大規模收購、控制交易和結構性少數股權交易,PAG Growth Capital專注於中國新經濟公司做少數股權投資,團隊成員十多位,關注領域包括醫療保健、TMT、金融服務等。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私募股權投資紛紛上市,TPG於今年1月成功上市;全球最大的消費品私募股權基金L Catterton正在籌備今年IPO;巨無霸普洛斯亦計劃將旗下私募股權業務單獨上市。
“野蠻人”單偉建
從一名知青到資本大佬,單偉建的人生經歷稱得上傳奇。
《走出戈壁》這本單偉建的自傳,記錄了這個年輕人一邊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一邊想方設法找書、孜孜不倦讀書的過程,也記錄了他如何克服難以跨越的障礙走出戈壁灘,以及最終到美國攻讀研究生的經歷。
這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小學畢業便遇上了最為動盪的歷史時期。
1969年,不到16歲的單偉建被下放到戈壁沙漠,小學之後整整10年再也沒有機會上學,知識的汲取只能靠自己秉燭夜讀,自學成才。
在這期間,單偉建一直在等待機會,抓住機會。
聰明又勤奮的人,就像啤酒杯裏的泡沫,終究會冒出來的。成為工農兵大學生、留校任教、中美關係改善下進行學者訪問,成為舊金山大學歷史上第一個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並在之後獲得伯克利大學博士學位。
畢業後,單偉建曾在世界銀行、Graham & James Law Firm等機構就職,以及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教授管理。
1993年,單偉建出任JP摩根董事總經理,再隨後加入一家海外PE巨頭——TPG,負責大中華區業務。
海外這十幾年,單偉建用120頁來描述——在美國求學求生求職的經歷,其實也是在一個“無人區”闖蕩,只是和戈壁不同罷了,那裏有開拓者的辛苦,也有高處不勝寒的孤獨。
1992年,觀察到改革開放浪潮的單偉建,毅然決定回國。
之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單偉建在資本領域如魚得水。太盟投資之前,他是全球著名私人股權投資公司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TPG)合夥人,也是TPG亞洲(前身為新橋投資集團)聯席主管合夥人。
他曾領導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交易,包括率領TPG子公司新橋成功收購韓國第一銀行,並在一年內扭虧為盈,以及帶領新橋團隊成功入主中國深圳發展銀行。
深發展是單偉建主要戰績。
新橋入主後,對深發展做了一系列流程改造和管理變革,指標有了較大改善,六年後中國平安通過向新橋定向增發,成為深發展第一大股東,據悉這兩項交易都讓他的投資人獲利甚豐。
不動產投資作為太盟投資三大核心策略板塊之一,受到頗多關注。
2013年,太盟投資集團收購上海悦達889廣場項目65%股權;2015年,萬科聯手太盟及鐵獅門以約35.7億元人民幣(5.747美元)從瑞安房地產手中收購企業天地三期,並在市場籌辦等值5.09億美元的貸款。
2017年11月,太盟投資集團還與招商蛇口按4:1的出資比例在開曼羣島聯合設立地產基金Super Alliance Real EstateL.P.,總規模16億元,隨後基金收購了由招商蛇口持有的上海招商局大廈100%股權、上海招商局廣場100%股權,以及位於北京商務區核心區的北京招商局大廈91%股權。
2016年6月,太盟悄無聲息地舉牌春泉產業信託,2017年所持基金單位權益增加至10.02%,並發展成為第二大股東。
與一般投資機構的財務投資行為不同,在太盟看來,只有獲得控股權才有整合資源的實權,因此經常對春泉的日常管理和收購動作發表不滿。
2018年開始,太盟投資與春泉產業信託股權爭奪事件再次升級。太盟在未與信託管理人或董事會商討的情況下提出全面要約收購,涉資或高至52.4億港元。同時,太盟將表決罷免該房託現時的基金管理人。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太盟投資一直未放棄春泉這一優質資產。
能夠看出,無論是過往收購歷史或是太盟之後的股權投資,單偉建都更樂於扮演“門口的野蠻人”,而非簡單財務投資者角色。
比如,近期雪松系因自身資金需求,太盟投資斥資最高83.5億元收購雪松實業旗下齊翔集團股權,取得該公司控制權。
單偉建曾回應,爭取控制權的目的是改變被收購公司的管理,最終提高公司價值,“收購只有創造價值才能獲利”。
觀點人物 | 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人物的故事,還有他和她的商業傳奇與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