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新基金髮行遇冷。不僅爆款基金難覓蹤跡,首募不足延期甚至宣佈發行失敗的案例也屢有出現。業界重新將目光投向一個老話題:“迷你”基金數量動輒以千計的當下,拼命發行新基金的意義究竟何在?保殼“迷你”基金,能否成為取代濫發新基的手段?
其實,這個困惑一直在纏繞着公募基金業。在上百家公募基金公司不遺餘力的營銷之下,各種類型近萬隻基金產品如走馬燈般從投資者面前掠過,很容易有不知從何下手的無力感。而投資者們追逐知名基金經理的情況愈演愈烈,很大程度上也是這種無力感的體現。於是,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發現,從它們最關心的規模角度,新基金髮行的邊際效益正在快速遞減。
但與投資中“知易行難”類同,諸多基金公司雖然明白這個道理,卻又步調一致地認為,新基金髮行仍是保規模、增規模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此舉背後的邏輯,仍是源於存量博弈的理由:假如A公司減少新基金髮行,而B公司大舉發行新基金,在渠道利益的推動下,B公司的申購量很有可能就來自於A公司的贖回量。換句話説,即在公募基金行業的規模競爭中,此消彼長是大家咬牙比拼新基金髮行的核心理由,儘管不少時候,其實就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新基金無序擴張的一個嚴重後果,就是“迷你”基金數量的激增。根據Wind數據,近萬隻基金產品中,“迷你”基金已經高達約三千餘隻,而且還在伴隨着行業二八分化的加劇而不斷攀升。更糟糕的是,這些產品的存在,常常給持有人帶來非常差的投資體驗,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為公募基金行業積累了大量負面因素。
有些中小基金公司,已經承受不住“迷你”基金保殼的壓力,開始批量清盤旗下的“迷你”基金。但對於仍有餘力的基金公司,尤其是大中型基金公司來説,依舊不願意開啓清理旗下“迷你”基金的舉措,保殼意願濃烈。正因為如此,公募基金行業的“迷你”基金數量在清盤公告頻頻出現之後,並沒有顯著的下降。
事實上,“迷你”基金數量的龐大,已經成為橫亙在公募基金髮展瓶頸中的一個大問題。這種無序擴張的持續,只會讓解決這個問題所需花費的代價越來越大。不少業內人士就曾呼籲,無論從行業發展還是從投資感受角度,保殼“迷你”基金毫無價值,大中型基金公司應該勇敢破局,讓基金數量與行業發展步入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