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0年信託業高管變動盤點“排兵佈陣”提速、12家公司迎新“掌門人”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財經

今年以來,信託公司的高層變更較為頻繁。12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公開信息統計發現,年內共有54家信託公司發生人事變動,涉及董事長、總裁、副總裁、董事、總經理等多個職位,有12家信託公司迎來新“掌門人”。在信託行業進入轉型深水區的背景下,引進或者調配適應信託轉型新業態發展需求的人才成為了信託行業的主題。分析人士預測,未來兩年都會是信託行業高管頻繁變動的階段。

年內54家信託公司高管履新

12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銀保監會官網的行政許可信息發現,2020年開年至今,銀保監繫統公佈的關於信託行業高層人事變動批覆已達143條,在全國68家信託公司中,高管履新的信託公司佔比高達79%。

涉及包括建信信託、華潤深國投信託、民生信託、五礦國際信託、山西信託、江蘇省國際信託、北京國際信託、中糧信託、華宸信託、雪松國際信託、上海國際信託、天津信託、大業信託、萬向信託、中融國際信託、杭州工商信託、陝西省國際信託、山東省國際信託、中國金谷國際信託、浙商金匯信託、廈門國際信託、粵財信託、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上海愛建信託、華鑫國際信託、光大興隴信託等54家信託公司的人事變動。

變動類型包括獨立董事、董事、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總裁、董事會秘書、合規總監、總會計師等多個職位。其中董事一職變動最為頻繁,共發生60起;獨立董事排名次之,共產生了20起變動;副總經理一職變動也較多,共有16起。另外陝西省國際信託董事會秘書、五礦國際信託財務總監、華鑫國際信託合規總監、浙商金匯信託風險總監的任職資格也發生了變動。

調整公司高管,引進或者調配適應信託轉型新業態發展需求的人才成為了今年信託行業的常態。在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看來,引進或者內部調配適應新時期公司的發展需求的人才,指引公司在儘量少犯錯的基礎上完成轉型過程持續經營下去,是現階段不少公司高管發生變動的底層原因,預計未來兩年都會是信託行業高管頻繁變動的階段。

12家信託公司迎來新“掌門人”

在信託行業深度轉型、面臨極大挑戰的背景下,“掌門人”更迭也成為了行業“家常便飯”。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年內共有中信信託、國通信託、華寶信託、雪松國際信託、中原信託、華潤深國投信託、民生信託、北方國際信託、粵財信託、上海愛建信託、北京國際信託、五礦國際信託12家信託公司董事長一職發生變動,喜迎新“掌門人”。

從“掌門人”履新情況來看,大部分信託公司為內部提拔或集團之間的調動。例如,民生信託董事長張喜芳在出任民生信託董事長之前,已是該公司副董事長。

李福利在擔任華潤深國投信託董事長之前,曾任五礦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於2018年加入華潤集團,此次任職屬於集團之間的調動。

中信信託也是如此,12月23日,北京銀保監局發佈公告,核准劉正均中信信託董事長、董事的任職資格。根據公開信息,目前,劉正均正在擔任中信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此次履新後,劉正均不僅在中信集團擔任高管,還將擔任中信信託董事長。

上海愛建信託變更的原因則是前任董事長辭職,5月20日,上海銀保監局核准徐眾華擔任上海愛建信託董事長。7月29日晚間,愛建集團發佈公告稱,於7月28日收到原上海愛建信託董事長周偉忠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個人原因,周偉忠辭去在愛建集團擔任的總經理及其他職務。

“掌門人”履新後,如何激發信託公司下一階段的核心競爭力?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嚴監管環境下,信託公司面臨的轉型及經營壓力加大,當前信託業的轉型進入攻堅期,傳統業務模式受到挑戰,創新業務尚未形成穩定的盈利。從整個資管行業來看,競爭格局已經白熱化,加強風險管理、依法合規經營成為信託公司的重點任務,部分信託公司可能希望通過換帥更為敏鋭地認識和把握行業監管態勢,並推動公司的轉型發展。

應注重自身資源差異化發展

自“資管新規”實施以來,信託公司一直處於“去通道”的過程中,主動謀求轉型已成為信託行業必考的選題。來自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從資金來源看,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單一資金信託規模為6.92萬億元,較上年末減少10935.77億元;事務管理類信託餘額為9.23萬億元,佔比44.26%,較上年末降低5.04個百分點。單一資金信託和事務管理類信託佔比自2018年一季度以來已經連續11個季度持續下降,表明行業在堅定走去通道、提高主動管理能力的轉型之路。

談及信託公司該如何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打造主動管理能力,在未來的發展中脱穎而出,廖鶴凱直言,信託公司經歷多年發展各自傳統業務的基本盤確立了,有的面向全國,有的面向區域,有的面向特定領域,有的則全領域展業。但各家公司都是信託制度本身的受益者,也是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受益者。信託公司應在穩住現有業務基本盤的基礎上,重新調整人員佈局,逐步探索轉換業務發展路徑,對創新業務給予適當的容錯機制和激勵機制,來激發新發展階段的核心競爭力,逐步形成各自比較優勢的業務,從而在下一階段發展中脱穎而出。

“當前需要信託公司在業務結構、盈利模式及內部支撐體系等方面進行調整和升級,重新審視自身的資源稟賦,進行差異化發展。”帥國讓如是説道。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