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新發ETF106只 數量超去年全年

年內新發ETF106只 數量超去年全年

隨着被動投資理念的普及和市場需求的增長,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市場日益興旺。今年新發ETF產品數量已達到106只,超過去年全年的發行數量;同時還有20只在發、63只待發,今年將再度成為ETF發展的大年,助推非貨幣ETF衝擊萬億規模大關。

ETF發行數量106只 超過去年全年總只數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5日,今年以來新成立ETF106只(排除ETF聯接基金),募資總規模701.44億元;而去年全年的發行數量為103只。

此外,目前有20只ETF產品在售,也屬於非常高的水平。申報方面,截至6月5日,去年四季度以來新申報的ETF產品數量多達193只,其中98只獲批,已經發行35只,仍有63只基金待發——這些已發、在發和待發的ETF,將助推非貨幣ETF衝擊萬億規模大關。

產品爆發的背後是基金公司的積極佈局。部分公募有多隻ETF同時發行,比如工銀瑞信基金就有深證物聯網50ETF、中證180ESG ETF、線上消費ETF等3只產品同時在售,富國基金也有滬深300ESG基準ETF、中證ESG120策略ETF等正在發行。

在機構和行業人士看來,ETF市場需求增加、產品審批節奏提速、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都讓今年成為ETF發展的大年。

國泰基金分析,前兩年的結構性牛市中,市場熱點此起彼伏,ETF的資產配置價值得以凸顯。各大基金管理人都積極佈局了一系列ETF產品。ETF這類工具型產品的市場需求比較大,今後還會不斷擴大。

“百億ETF產品頻頻出現,使基金公司在ETF業務端彎道超車成為可能,刺激各家公募加強對ETF的佈局力度。”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副總裁魯亞運表示,在2018年之前,全市場規模超百億的權益類ETF僅有7只,2018年以來每年都出現3-4只百億ETF,而今年開年不到1個月就新增了4只百億ETF。與此同時,考慮到ETF產品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更是加劇了公司之間的比拼,尤其是那些未被開發、還沒有產品佈局的賽道,成為各家競爭佈局的陣地。

國內ETF發展前景廣闊 後來者可拓展增量市場

事實上,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權益ETF開始受到市場青睞,2019年-2020年新發非貨幣ETF規模都超過了1000億。

除了新發規模的快速增長,權益類ETF的客户數量和流動性也都大幅提升。根據2020年年報,權益類ETF(股票、跨境、商品三大類)總持有人數量超過800萬户,去年一年就增加了570萬户;流動性方面,全市場權益類ETF年總成交額從2014年的1.1萬億元提升至去年的7.5萬億,提升非常快。

“未來若A股不出現較大的系統性風險,在結構性行情驅動下,ETF將繼續憑藉其高效率、低費率、高透明性等特點吸引更多投資者,國內ETF市場規模也將逐步提升。”魯亞運説。

上述北京大型公募指數投資部門研究員表示,過去兩年新發ETF規模很大,一方面跟ETF被更多的投資者接受有關,另一方面也與股市的火熱表現有很大的關係。ETF因其交易屬性,在投資者看到風口機會,但又對個股缺乏瞭解的情況下,可以很快參與到行情中。

在這位研究員看來,目前基金公司對於ETF各細分賽道的佈局已趨飽和,未來新發ETF市場的情況可能存在不確定性,需要基金公司加大新產品研發,以滿足投資者的需求。

國泰基金表示,目前,非貨幣ETF規模在公募基金整體規模和A股規模的佔比還非常低,指數基金和ETF未來有比較大的空間。國泰基金認為,股市結構性投資機會的特點和投資者投資理念的進步,是ETF市場發展的最大驅動力。一方面,在結構性機會較多的環境中,投資者從個股投資遷移到ETF投資,既能夠把握結構性機會,又提高了指數相對於個股的勝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隨着投資者教育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投資者希望投資中保留交易的樂趣。由此可見,ETF產品的發展勢頭應該是非常好的。

新發ETF產品中,ETF管理規模領先的公司,如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基金等,同樣也是新發數量和規模最多的公司。華夏基金今年已新發11只ETF,募資總規模達到135.81億元,易方達、華泰柏瑞分別新發了8只和7只,發行總規模也超過60億元。

針對ETF管理總規模和新發規模的“雙頭部”現象,上述北京大型公募指數投資部門研究員表示,ETF管理規模大,證明公司具有領先的ETF管理經驗和較好的客户積累,而且,頭部公司多數有頭部券商股東背景,在ETF產品日趨同質化且競爭白熱化的情況下,頭部現象可以説無法避免。

魯亞運介紹,美國5.4萬億美元ETF市場中,貝萊德、先鋒和道富三家資產管理公司佔據了約80%的市場份額。國內公募行業中,ETF規模的頭部公司,往往也是ETF業務開展較早的公司,無論是產品線佈局,還是管理規模管理經驗,都具備明顯優勢。

國泰基金認為,ETF是一個重資源投入的產品,基金公司的管理運營成本較高,發行一隻小有規模和流動性的健康的ETF需要持續投入大量資金維持運營。

雖然頭部效應明顯,但發展相對滯後的公募並非沒有機會。多位機構和行業人士認為,ETF增量市場、存量ETF的精細化管理,以及形成特色化產品等,都是後來者可以努力的方向。

國泰基金表示,寬基ETF、主流行業ETF等存量市場已是紅海,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基金公司需要在增量市場上動腦筋;另一方面,在保住首發優勢的同時,可以加大在產品上的資源投入,包括ETF管理團隊的搭建和完善,ETF的營銷推廣,以及ETF專業銷售團隊的培養等,配合基金的精細化管理,精心打造ETF產品。

針對發展相對滯後的公募基金,上述研究員表示,除了加大新產品研發,更加貼近投資者需求外,還應該思考自身優劣勢,揚長避短,集中資源,形成自我特色品牌和形象更為現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27 字。

轉載請註明: 年內新發ETF106只 數量超去年全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