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裏的兩顆"毒瘤":"長期不轉固"和"一直在研發"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我們今天來談下兩家A股上市公司財報裏一些有意思的事,這兩家公司分別是寶萊特和藍光發展。

當我們翻看上市公司的財報,有時還是會發現其中一些欲語還羞的秘密。

01

寶萊特遲遲未轉固的南昌項目

自1月份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國內醫藥股的整體股價已經是漲了很多,而寶萊特自2020年1月20日收盤至6月17日收盤,股價更是大漲了135.17%,市值翻了一倍多。6月17日,公司還因股價上漲幅度過快收到了交易所的關注函。

寶萊特總部位於珠海,號稱是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佈局血液透析行業全產業鏈的企業,公司主營包括了監護業務及血透業務。

這家公司在A股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中算是體量很小的一家,疫情之前市值大概20多億,2019年的營收約為8.26億元,歸母淨利潤約為6,471.28萬元,其中血透業務佔比很大,2019年佔公司總營收的7成以上。

寶萊特從監護設備起家,通過投資併購進入血透領域,公司自2012年開始切入血透。

在2013年10月,寶萊特公告新設南昌全資子公司,擬投入8,653.17萬元在江西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產業園區投建血液透析耗材產業化建設項目,主要包括血液透析乾粉及透析濃縮液產品,建設期兩年。

從歷年年報數據看,南昌項目一直在建設中,如下:

南昌項目2014年至2019年的工程進度分別為0.14%、4.35%、22.04%、32.86%、35.42%、35.49%,建設進度是"龜速前進"。

另外,對比寶萊特2019年中報與2019年年報發現,南昌項目的工程進度沒有一點變化。截至2019年6月30日,南昌寶萊特廠房工程累計投入3,070.74萬元,工程進度為35.49%,到了2019年底仍然紋絲不動,工程累計投資仍然是3,070.74萬元,工程進度還是35.49%。

而南昌寶萊特廠房工程原計劃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為2016年6月30日,2016年4月,寶萊特延長了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至2017年12月31日;2018年4月,再次延長至2018年12月31日。

據寶萊特在深交所互動易回覆投資者的提問看,南昌項目至少在2018年1月就已經完成了基礎建設,但到目前仍還處於"積極推進中"。

為什麼一個原計劃兩年建完的項目建了6年了還沒能建完投產?寶萊特在對外公告中並未有相關披露。

所以,寶萊特是否推遲了南昌項目的轉固呢?這個項目建設了這麼久,是否存在工程減值?還是有其他的貓膩呢?

02

藍光發展一直在研發的3D生物打印業務

藍光發展是川系房企大哥大,除了地產開發,它還有現代服務業業務、生物醫藥業務和3D生物打印業務。

不過,藍光發展的3D生物打印業務從2015年説到現在,慢慢的在財報中要被遺失了。

藍光發展2015年的年報披露,藍光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首創3D生物血管打印機研製成功,奠定了藍光英諾在國內3D生物打印領域的領先地位。

2015年,因為在研發階段,沒有營收,藍光英諾的淨利潤為虧損2,043.03萬元。

2016年,藍光發展披露開發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3D生物打印機,該打印機不但可實現去支架化的3D生物打印,同時能夠實現在3D打印過程中細胞的存活,2016年12月生物打印血管植入恆河猴體內實驗取得成功。下一步,藍光英諾將向有關監管機構申請臨牀試驗。

而2016年3D生物打印業務還在研發,藍光英諾虧損了2,751.99萬元。

2017年,藍光發展披露3D生物打印技術持續突破,藍光英諾啓動3D生物打印血管項目FDA臨牀試驗申報。

2017年藍光英諾再虧損了2,459.76萬元。

2018年,藍光發展披露,"3D生物打印血管"項目的FDA臨牀試驗申報根據審評意見,正在補充藥學、藥理毒理等相關研究資料。

2019年,在藍光發展母公司財務報表主要項目註釋中,已經是對藍光英諾的長期股權投資全額計提了減值,而年報中對3D生物打印業務的進展披露也隻字不提了。

另外,2018年及2019年,藍光英諾的簡要財務數據已經沒有披露了。

為什麼藍光發展對負責3D生物打印研發的子公司藍光英諾的長期股權投資全額計提了減值,而3D生物打印的研發進展在2019年年報中又絕口不提了呢?

到底藍光發展的3D生物打印怎麼樣了呢?如果進展順利,為何要全額提減值?可是,探雷哥在財報中也看不到任何説明。

從上面兩個案例我們大致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經驗:

對於長期處於在建狀況的工程或者長期處於研發狀態的項目,如果多次延期且上市公司給不出合理的解釋,這時候我們就要格外警惕,這往往預示着,一顆地雷即將引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46 字。

轉載請註明: 財報裏的兩顆"毒瘤":"長期不轉固"和"一直在研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