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獨家獲悉,上海幾何夥伴智能駕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幾何夥伴”)已完成總額近4億人民幣的Pre-A系列輪融資。其中,Pre-A1輪由經緯中國獨家投資;Pre-A2輪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百度風投、經緯中國跟投;Pre-A3輪由天使輪股東矽力傑(芯嵐微)、耀途資本、新餘逸何(博潤、博物)追加投資,經緯中國繼續加持,新投資人普華資本跟投。本輪融資主要用於加速量產新一代架構的自動駕駛軟硬件集成系統。
幾何夥伴成立於2018年10月,基於機器感知和深度學習,採用“低成本、車規級、高可靠、易量產”的技術路線,為L2-L4級自動駕駛提供“融合感知+智能決策”軟硬件集成系統。具體來説,該公司用自主研發的4D毫米波成像雷達,代替傳統的毫米波雷達,實現動靜態目標的空間信息感知,達到類激光雷達的效果,再加上可見光視覺、紅外成像等多傳感融合,形成全天候全時段的感知模塊;同時,該公司還自主研發了集“感知、規劃、決策、控制”為一體的全棧式自動駕駛系統軟件與整體解決方案,實現“軟件定義汽車”。
幾何夥伴曾在2019年1月完成60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由ARM中國生態產業基金領投,矽力傑、耀途資本、新餘逸何等跟投。該公司核心團隊成員來自航天、華為、上汽、大疆、日本電裝等,在自動駕駛和雷達系統領域有多年豐富經驗。
幾何夥伴CEO薛旦告訴36氪,早在2017年前後,北美福特、通用等主機廠就開始研究低成本的感知融合方案。在諸多車載傳感器中,相機可以成像,但成像效果受制於天氣、光照條件和視覺測距精度;傳統毫米波雷達能提供點座標和速度信息,但無法提供空間信息(動靜態目標的輪廓、行為和形態)。如果毫米波雷達也可以成像、輸出點雲信息,就可以和相機形成像素級的融合,在獲得高質量環境感知信息的同時,大大降低成本。
但過去幾年,全球很少有公司在4D毫米波成像雷達的研發上有突破性進展。薛旦表示,得益於上汽集團的充分指導和支持,幾何夥伴基於4D毫米波成像雷達為主傳感的融合感知方案已經積累大量路測場景和數據,並在上海洋山港自動駕駛集裝箱卡車和重型平板運輸車項目中實現小批量交付。同時,他們正在與主機廠合作2023年預售的乘用車車型,處於前裝測試階段。
上汽集團戰略研究和知識信息中心總監馮奇表示,作為上汽集團的戰略合作伙伴之一,幾何夥伴以4D毫米波成像雷達為主傳感的多傳感融合感知系統和智能決策系統,非常契合主機廠對安全有效且兼顧成本的感知技術路線的需求,這條“低成本、車規級、高可靠、易量產”的自動駕駛技術路線已經在路測中得到了驗證。
根據官方介紹,幾何夥伴擁有高性能GPU計算實驗室和PB級數據中心等自動駕駛軟件研發條件,擁有屏蔽暗室、仿真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等硬件研發測試條件,擁有自主開發的自動駕駛平台車輛,具備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開發、自動駕駛車輛改裝以及封閉路段進行自動駕駛平台性能測試的能力。目前,幾何夥伴正在籌建“上海自動駕駛融合感知及智能決策”工程中心,計劃建成國家級技術創新工程中心;此外,幾何夥伴還承擔了多項國家和省市級科研項目。
談及投資邏輯,經緯中國合夥人王華東表示,大量客户對基於4D毫米波成像雷達的自動駕駛方案有極高的期待。在此技術路線上,幾何夥伴已有一定的先發優勢。
小米產投高級合夥人孫昌旭表示,幾何夥伴有清晰的戰略部署和優秀的軟硬件產品,並以此為護城河,成為融合感知+智能決策技術的領跑者。
百度風投CEO高雪表示,幾何夥伴在4D毫米波成像雷達領域處於全球領先位置,以此為基礎的多傳感融合感知技術、軟硬件集成系統,為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的落地提供了一條更加可靠的路徑。
耀途資本創始合夥人白宗義表示,4D毫米波成像雷達是唯一能在各種天氣和能見度條件下保持魯棒性、在水平和俯仰方向上都能達到高精度角分辨率、並能精準測速的傳感器,是創業公司超越傳統毫米波雷達巨頭的絕佳機會,市場空間廣闊。幾何夥伴已經獲得一線汽車品牌商業化前裝訂單和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未來,其軟硬件集成系統的協同競爭力將進一步爆發出來。
讓一部分人先看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