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有意外之喜 “人力紅包”解用工之急

本報記者 任明傑 高佳晨

“往年臘月二十之後工人就陸續返鄉,直到過了正月十五再返崗,通常會有15%左右的一線員工流失。今年,我們一直幹到臘月二十九才放假,正月初七就開工,返崗率近100%。”樂歌股份國內營銷事業部總經理李妙指着忙碌的生產線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在海外訂單猛增之際,‘就地過年’的倡議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業內人士指出,“就地過年”有效緩解了以往在春節後製造業常常出現的用工荒、招工難問題。返崗率提升,節後開工時間大幅提前,一些企業甚至春節期間不停產,有望大幅增厚製造業一季度淨利潤。不過,製造業用工缺口仍在不斷擴大,真正破解用工荒、招工難問題,需多方面統籌規劃。

“就地過年”有意外之喜 “人力紅包”解用工之急

化解燃眉之急

樂歌股份出現的情況是外貿大省浙江節後開工的一個縮影。以寧波市為例,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外省職工留甬過年人數達129.5萬人,較去年春節增加66.6萬人;留甬率達51%,較去年春節提高20個百分點,有效緩解春節後的用工荒、招工難問題。

去年三季度以來,海外訂單猛增,企業用工緊張,而“就地過年”讓企業鬆了一口氣。李妙透露:“我們的訂單飽滿,已排到5月底6月初,節後開工產能達90%以上。多虧‘就地過年’,否則產能很難跟上。”

杭州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去年8月時,訂單就排到了今年3月。當時,我們很擔心今年春節期間停產問題,一直在動員工人留守,甚至推掉很多訂單。‘就地過年’對我們來説真是意外之喜。由於節前節後一直沒有停工,到目前為止訂單交付都很及時。”

“就地過年”使返崗率大幅提升,招工難得到很大程度緩解。中國證券報記者在浙江眾成子公司眾立合成材料調研時瞭解到,生產一線工人已全部到崗,春節期間也沒有停工。“往年春節後工人返崗率在90%左右。今年一線160位員工都沒回老家,幾乎沒有人員流失,春節後也不需像往年那樣大量招工。”浙江眾成董事長陳健表示。

李妙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以往春節後都是用工短缺最嚴峻的時候。由於‘就地過年’,今年返崗率在95%以上,除擴大產能的生產線需要招工外,老員工基本都在,讓我們的招聘壓力小了很多。”

華泰證券指出,受出口訂單“飽滿”提振等因素影響,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出口企業自正月初三、初四後已全面開工,明顯早於往年正月十五後的開工日期,甚至部分企業在春節期間沒有停產。多地重大基建項目亦未停工,近期投資有望保持高景氣度。

增厚一季度淨利潤

“我的老家在河南。今年響應‘就地過年’倡議留在嘉興。春節期間,公司給我們所有在崗員工開了三倍工資,還發了800元補助、1000元購物卡、春節紅包、開年紅包等。雖然有點想家,但賺得多,我們也開心。”正在生產線忙碌的眾立合成材料員工小李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就地過年”讓留守員工得到實惠,也有望大幅增厚相關企業一季度淨利潤。

中泰證券指出,從過往經驗看,春節假期的停工停產週期持續約20天左右。從除夕前的15天起,我國六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會進入下行通道,直至正月初十才恢復至正常水平。從外出務工人員就業結構看,春節返鄉對工業建築業、製造業的生產影響最大。

“‘就地過年’一方面會幫企業省下一大筆招工費用,另一方面會使企業有效生產時間明顯增多。”景順長城基金經理楊鋭文表示,“今年一季度,製造業企業業績增長預計會非常亮眼。”

對用工量巨大的製造業企業而言,春節後的集中招聘通常是一筆大開支。以藍思科技為例,公司正月初六公佈的一則招聘啓事顯示,將內部員工推薦獎金從5000元升至10000元,自行入職和自行返崗員工會得到5000元獎勵,對省內外入職員工發放100元至500元不等的車費補貼。

“除推薦獎勵、入職獎勵等一次性支出外,入職培訓也是一項支出,且上崗後還有一個熟練過程,算下來每位工人的招聘成本在1萬元左右。返崗率大幅提升讓我們節省一大筆費用,當然會增厚一季度淨利潤。”某消費電子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中泰證券指出,在提倡“就地過年”背景下,生產能力恢復速度相較往年更快。疊加出口市場份額持續保持高位,外貿企業訂單飽滿,產能迅速恢復對生產端有正面影響。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樂歌股份調研時獲悉,“就地過年”使企業復工復產比往年更快。“往年受春節因素影響,訂單交付會後延15天左右。今年基本只後延7天,都能按照給客户承諾的交付期100%交付。”李妙表示。

統籌規劃破解招工難

儘管“就地過年”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春節後用工荒、招工難問題,但整體而言,用工緊張問題依舊嚴峻,特別是對製造業而言。

以潔美科技為例,公司董秘張君剛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春節期間,我們照常生產,春節後返崗率在95%以上。但由於訂單已排到6月,生產非常繁忙,訂單交付十分緊張,再加上不斷擴大產能需要招人,新產線人員還沒有配備整齊,一些積壓的訂單已推遲一兩週,目前還有百分之十幾的用工缺口。”

實際上,從去年四季度開始,用工缺口就開始放大。

人社部披露的《2020年第四季度全國招聘大於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顯示,缺口數從三季度的82.4萬人上升到92.9萬人,總體求人倍率(招聘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的比值)從三季度的2.67上升到2.90,均居歷史最高位。

其中,製造業尤其緊張。在新進上述排行的25個職業中,有15個與製造業直接相關,佔比60%,如“冶煉工程技術人員”“鑄造工”“汽車工程技術人員”“金屬熱處理工”等。在短缺程度加大的34個職業中,有16個與製造業直接相關,佔比47.1%,如“鋼筋工”“機修鉗工”“紡織染色工”等。

除國內經濟復甦加快、海外訂單暴增帶來的用工脈衝等因素影響外,從更長維度看,用工荒仍將是嚴峻的問題。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此前聯合發佈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2025年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人才缺口將接近3000萬人。

“這幾年,用工荒愈演愈烈,‘搶人大戰’不斷上演,導致用工成本大幅提升。這會直接拉低企業盈利水平,甚至削弱中國製造業的全球競爭力。”一位江蘇上市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為搶人,同行企業甚至打起價格戰。“你給一萬元,我就給一萬二千元。有的熟練工來回跳槽,工資漲了好幾千元。”

面對這一局面,杭州、寧波、義烏等地推出招工獎勵、雲聘會、返崗專列等一系列措施。不少企業通過運用雲計算、AI、5G等前沿技術加快智能化轉型,發展智能製造。專家指出,從更長遠的角度看,破解用工荒難題,需從區域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進行統籌規劃。

來源:中國證券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42 字。

轉載請註明: “就地過年”有意外之喜 “人力紅包”解用工之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