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高端啤酒龍頭百威亞太(01876)業績之殤:前三季度收入、淨利潤再現雙降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財經

第三季度業績密集出台期,啤酒股遭遇集體殺跌。

截至10月30日港股收盤,港股啤酒板塊個股不同程度下跌,其中百威亞太業績發佈後跌超4%,青島啤酒發佈業績後今日跌7.44%,A股青島啤酒盤中更是跌停。

今年因為公共衞生事件的出現,線下消費受到顯著衝擊,啤酒股更是首當其衝。時間進入4月份,伴隨着國內衞生事件逐漸得到控制,以及啤酒消費高峯期的到來,港股啤酒板塊指數跟隨復甦,然而9月初開始該指數便再次觸頂回調。

不過智通財經APP注意到,啤酒龍頭的表現卻也有明顯差異,國產品牌華潤和青啤的回調力度顯然小於百威亞太。從市值上看,超過3000億港元的百威亞太,遠遠超過其他啤酒股,第二名華潤只有約1500億港元,是百威這個“外來客”水土不服還是實力不佳呢?

Q3銷量回暖,中國地區撐起半邊天

2019年百威亞太曲折的港股上市歷程還歷歷在目,然而上市不久百威股價便一路下行跌破發行價27港元,這位世界級的啤酒商,在進入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市場後的資本故事似乎缺乏吸引力。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百威亞太的業務按地區劃分可分為亞洲西部地區和亞洲東部地區,其中西部地區包括中國和印度,東部地區則主要為韓國。從收入貢獻看,來自中國地區的收入佔比接近九成,因此中國地區的啤酒市場顯著影響着百威業績。

實際上,自啤酒行業經歷市場整合期之後,中國啤酒銷量便進入低速增長期。據GlobalData 數據顯示,2013-2018 年中國啤酒消費量 CAGR 為-2.0%,啤酒企業業績增長從增量向存量,從提量到提價轉換。

不過受行業週期影響,百威亞太於2019年收入便同比有所下降,而受公共衞生事件影響,啤酒行業於今年尤其是夜生活渠道受到嚴重衝擊,百威亞太的業績則進一步遭到重創。

銷量方面,2020年前九個月銷量6627.1百萬公升同比下降14%,實現收入43.98億美元,同比下降14.8%,毛利23.21億美元,同比下降17.2%,股東應占溢利5.01億美元,同比下降41.3%。期間毛利率從54.2%降至52.8%。

銷量和收入下降幅度相當,説明期間百威的產品基本沒有提價,而毛利率下降則主要是因為原材料上升,導致盈利空間被壓縮。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公司業績已經出現了明顯好轉。單看Q3,銷量2753.8百萬公升,同比增加1%,收入18.23億美元,同比增加2.2%,毛利同比增加1.3%,股東應占溢利同比增加25.9%。

而這就不得不提中國地區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由於中國地區佔百威收入主要部分,且公共衞生事件控制良好,進入三季度啤酒消費高峯期,帶動銷量和收入的明顯回暖。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國內夜生活渠道超過90%終端售點已重啓,其他銷售渠道也已正常化。

百威憑藉在高端啤酒領域的龍頭優勢,高端產品組合銷量錄得雙位數增長,並進一步拓寬了市場份額。尤其是在線上銷售領域中,電商銷售渠道百威的市場份額是第二名的兩倍,這也是百威的銷量得到強勁復甦的重要原因。

啤酒高端化邏輯存疑?

Q3銷量回暖意味着百威亞太的黑暗日子要過去了嗎?不一定。

事實上,如前文所述百威亞太Q3有所回暖主要得益於國內對於公共衞生事件的有力控制,啤酒作為剛需消費在高峯期銷量回暖並不算超預期,而面對即將到來的“寒冬”該如何度過更令人關注。四季度是啤酒消費的淡季,當然整個行業都不會很好過,作為頭部企業的百威亞太還是相對狀況好一些的。

但是,百威在進入中國市場後與國產品牌打的是差異化競爭,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等主要佔據中低端市場,這與國內啤酒行業的發展進程及居民消費水平決定的,而百威則主打高端產品,從 17 年年底開始,公司強調加強科羅娜、時代和福佳的推廣,同時開始涉足精釀啤酒領域。

從數據上來看,2013年至2018年我國高端機超高端啤酒年消費量從60億升增至約80億升,年複合增長6.4%,預計2023年將達到100億升。而在市場格局方面,2018 年百威在中國地區高端產品銷量佔比達 47.16%,遙遙領先於其他玩家。

不過國內華潤啤酒、青啤、重慶啤酒等也紛紛進軍高端啤酒市場,例如華潤啤酒相繼推出“勇闖天涯SuperX”、馬爾斯綠、匠心營造、臉譜等,單價從8-20元,18年收購喜力;青啤推出奧古特、鴻運當頭等高端產品;重慶啤酒自從嘉士伯入駐後,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雖然在2019年國內高端啤酒行業中百威市場份額依然是第一達到43%,但是相較前一年已經縮水了4個百分點,而期間青島啤酒、華潤雪花等蠶食了更多市場份額。

各家聚集高端產品,主要原因在於高端啤酒的噸價更高,利潤空間更大,而且我國啤酒產量從2013年見頂後,啤酒市場逐漸進入存量競爭時代,提價成為業績增長的主要邏輯,高端啤酒受青睞順理成章。

從行業角度看確實如此,但是聚焦到公司層面,未來仍有很大變數。啤酒不同於白酒,由於產品的特殊性,其營業半徑受到限制,目前龍頭企業主要依靠多地建廠擴充產品實現全國佈局,但是作為重資產行業意味着這很考驗資金實力。不過事實上,智通財經APP瞭解到,目前國內市場的啤酒企業普遍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這也導致企業經營利潤受到影響。重慶啤酒首先開啓去產能動作,華潤啤酒在去產能方面的動作則十分迅速。

這説明,存量時代未來高端啤酒的競爭會愈加激烈,百威亞太除了面對擁有全國佈局實力的企業競爭之外,還要面對區域龍頭的競爭,例如重慶啤酒、珠江啤酒等等,而在區域競爭方面,百威不一定比這些企業更有競爭力,因為當地企業在生產成本、渠道銷售、品牌認可度方面有着天然優勢。

而且經智通財經APP統計,從今年上半年和前九個月國內啤酒企業的業績表現可以看出,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在公共衞生事件影響下,主打高端產品的百威業績受到影響最大,2020H1營收同比下降26.89%,其他品牌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都在10%以下,同樣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復甦之後,也是中低端產品的企業業績恢復更快,這説明目前我國啤酒市場消費者對於價格敏感度仍然很高,強推高端產品導致的產品單一可能令業績波動更大。

從盈利水平看,百威亞太的毛利率遙遙領先於其他啤酒企業,超過50%,其他則剛剛超過40%,然而中低端產品的韌性更強,使得上半年百威亞太的淨利率明顯低於其他企業,Q3復甦之後淨利率才超過其他企業水平

同時智通財經APP注意到,區域啤酒企業重慶啤酒不論是毛利率還是淨利率都高於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等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的全國性企業,甚至可與百威亞太掰手腕,這也側面説明區域企業在成本方面的優勢,而這對於百威亞太未來在全國性市場份額的拓展方面是難以繞過去的阻力。

目前百威在高端市場市佔率高,主要是因為市場競爭還不夠充分,等其他企業逐漸進入,百威面臨更大的丟失市場份額的壓力,龍頭優勢不再。回到前邊的問題,啤酒走高端化的行業趨勢是確定的,但百威的優勢可能會越來越小,未來的業績壓力也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