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保險發展"不易":管理層動盪、保證險賠付飆升

  原標題:易安保險發展“不易”:持續虧損、管理層動盪、保證險賠付飆升

  藍鯨保險 李丹萍

  秉行“輕資產、重運營、快迭代”的經營理念,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安保險”)走過4年曆程,伴隨員工內部舉報信、高管人事大地震等焦點事件,易安保險年度成績單也如期披露。

  與早前官網預告實現298.16萬元淨利潤不一致的是,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易安保險連續2年虧損,淨利潤-1.67億元,與此同時,保費規模10.5億,縮水約2成。

  剖析保費構成,更能窺清易安保險的“痛點”,健康險保費大幅下滑,賠付支出卻激增;意外險佔總保費規模8成,但業務可持續性存疑;保證險規模雖小,僅0.14億,卻帶來1.85億的承保虧損,業務質量不佳,後期是否有“坑”待填,還是未知。優勢不明顯、模式不明確,易安保險的經營發展之路,仍顯坎坷。

  保證險“拉後腿”,業務質量不佳淨虧損1.85億

  展業4年的易安保險,兩盈兩虧,與大多保險公司初期虧損相反的是,易安保險在2016年、2017年分別實現0.02億元 、0.07億元的淨利潤,卻在2018年由盈轉虧,淨利潤-1.99億元,2019年持續虧損,淨利潤-1.67億元。

  除未能扭虧外,2019年,易安保險的保費也出現一定程度下滑,從上年度的12.94億元降至10.5億元,降幅18.86%。

  保費、利潤雙雙處於下行通道,背後也折射出易安保險的“不易”。作為第四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成立伊始,易安保險就明確了“輕資產 模式創新”發展戰略,挖掘差異化競爭優勢,意圖在流量入口的前端和在服務資源接入的後端,採用“雙邊平台化”戰略,探索互聯網保險發展模式。但從近兩年的經營管理層面看,難言有所成績。

  由於未拿到車險牌照,易安保險主要險種定位於健康險和意外險,可以看到,2017年、2018年,兩類險種平分秋色,規模在3億至6億之間。

  但在2019年,易安保險健康險保費收入大幅下滑,從2018年的5.94億縮減至0.51億,賠付支出大幅激增,達到6.17億,漲幅124%,佔公司整體賠付支出的9成。

  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向藍鯨保險介紹,健康險的風控基於大量的經驗數據,譬如醫療費用水平及增速、管理費用率等因素,目前面臨控費不佳、逆向選擇難防等痛點,近年行業短期健康險賠付率趨升,“但簡單從業務數據來看,賠付率較高,側面凸顯易安保險在業務品質把控、風險管理方面的不足,仍有較大改進空間”。

  

易安保險發展"不易":管理層動盪、保證險賠付飆升
  

  同樣在2019年,意外險超越健康險,位居易安保險第一大險種,保費收入8.45億,佔總保費比重8成,實現0.37億淨利潤。

  藍鯨保險從業內瞭解到,易安保險的意外險主要由航意險、綜合意外險以及定製的借款人意外險構成,其中借款人意外險比重不小。2018年7月,銀保監會曾下發監管函,點出易安保險網絡平台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業務存在技術服務費比例偏高、經營費用水平不合理等問題,要求開展整改,完善經營管理機制。

  然而,該業務的可持續性卻存疑。此前,現金貸搭售意外險事件頻頻被曝光,消費者投訴飆升,引發行業亂象。2019年7月,銀保監會財險部下發《關於開展現金貸等網貸平台意外傷害保險業務自查清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嚴禁將現金貸等網貸平台銷售的意外傷害保險掛靠到其他保險中介銷售渠道或者公司直銷渠道,嚴禁委託無合法資質的互聯網第三方平台銷售意外險。《通知》的下發,或也為易安保險規模保費來源上了一道鎖。

  事實上,針對信貸行業,意外險只是外衣,更大的風險在保證險業務。2017年至2019年,易安保險保證險保費收入分別為0.18億、0.19億、0.14億,承保利潤分別為0.14億、-0.09億、-1.85億。不難看出,2019年,易安保險保證險業務虧損嚴重,給公司整體經營“拉後腿”。與此同時,2019年保證險提取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未決賠款準備金分別達到1.72億、0.31億元。

  業內流傳的易安保險內部舉報信中,也提及該公司信保業務積累較大賠付風險。對此,藍鯨保險聯繫易安保險相關人士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回覆。

  管理層“心不齊”,董事長、總經理內訌

  在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盈利之際,易安保險高管曾對外表示,公司已平穩度過“夜爬期”。易安保險的未來,是集中搭建互聯網保險AI平台,改變保險消費方式,以“產品工廠 數據工廠”的信息技術構架,作為科技保險戰略的主要支撐,助力快速發展。

  “輕資產、重運營、快迭代”的經營理念下,可以看到易安保險在產品創新方面進行了不少嘗試,譬如推出上下班降雨險、掛號服務費用補償險、户外活動防寒險等。

  “但這些都是小眾產品,上不了規模也不存在太大盈利空間,只能説有利於品牌宣傳等方面,作為金融企業,保險公司仍然需要穩健發展和實現盈利的支撐點,從當前看,易安保險還有一段距離”,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強調稱,在產品快迭代的思路下,結合場景不斷創新,契合於互聯網保險公司經營理念,但理想化的經營基於強大的開發運營能力,對公司實力有較強要求,“創新的方式很多,但除了特色,還要有主營優勢來作為經營支撐,保險公司要維持整體的經營活動,還是要依靠一些大的業務或險種”。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今的易安保險,或才真正進入黑夜摸索的“夜爬期”,手握“互聯網保險公司”的金字招牌,卻多有碰壁,無可參照範例,只能依靠股東、高管的經營智慧,逐步調整。

  但易安保險的管理層,卻並不安寧。易安保險董事長李軍,2014年作為易安保險主要發起人委派的籌備組組長,承擔發起設立工作,2016年4月出任董事長,同時為易安保險第一大股東深圳銀之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總經理曹海菁,亦是易安保險元老級人員,2007年至2016年1月擔任原保監會財產險監管部產品處處長,出身於監管層。值得關注的是,曹海菁的任職資格從2016年至今仍未獲批,較為反常,在2019年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其正式職位仍顯示為“擬任總經理”。儘管如此,曹海菁卻以話事人身份長期主持易安保險實際工作,出席多個公開場合。

  據悉,易安保險董事長與總經理之間存有難以調和的矛盾,一度上演內訌風波。據券商中國報道,4月24日,易安保險董事會會議通過了對總經理曹海菁免職的議案,同時通過董事長李軍辭職的議案。

  藍鯨保險注意到,目前易安保險官網董監高簡歷及履職情況中,已無曹海菁相關信息。

  “保險公司高管層派系糾紛,表現在經營發展理念不合、權利掌控、過多幹預等多方面,導致上下無法形成統一、可持續的經營理念,從而影響公司經營發展”,保險業內人士張明明對藍鯨保險分析稱,在其看來,穩定的經營管理是業務發展的基礎。

  如今,董事長、總經理雙雙“出局”,易安保險又會迎來怎樣的調整?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88 字。

轉載請註明: 易安保險發展"不易":管理層動盪、保證險賠付飆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