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混改梅開二度:張玉良否認“被收購”,將引兩家金融機構

時代週報記者 劉婷

“被收購”流言頻頻傳出,有“混改樣本”之稱的綠地控股(600606.SH)正在揭開二次混改神秘面紗。

近日,有市場傳言稱,綠地控股將被收購。收購方可能是萬科(000002.SZ;02202.HK)及中國誠通組成的國企改革基金,或是中海地產(00688.HK)和其他投資者組成的投資聯合體。

1月21日,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在媒體會現場否認了上述傳言。

張玉良強調,綠地控股在進行二次混改,絕非“被收購”。目前,綠地控股已和兩家有央企背景的金融機構深入接觸,合作細節在春節後會進一步明朗。

綠地混改梅開二度:張玉良否認“被收購”,將引兩家金融機構
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

“即使有合作伙伴來,充其量只是財務投資人,參股最高比例預計不超過17.5%,不存在被收購的概念。”在媒體會上,張玉良為戰投已有定位,即僅為財務投資人。

言外之意,戰投不會干預具體經營事務,綠地的管理權仍緊握在管理層手中。

此外,對於股價低迷、負債率居高不下的綠地而言,引入資金實力強的戰投或能緩解危機。

1月21日,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上海國資轉讓綠地控股股權,有利於促進綠地股權多元化,加速資本的流動性,以提升市值。 

一進一退  綠地管理權增強話語權

17.5%的混改比例,暗藏深意。

2020年7月27日,綠地控股發佈公告稱,為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公司股權結構,上海地產集團及上海城投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擬轉讓的股份比例合計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7.5%。

目前,綠地控股的前三大股東分別為上海格林蘭投資、上海地產及上海城投集團。

其中,上海格林蘭投資為以張玉良為首的員工持股平台,持有公司29.13%股權;上海國資全資控股的上海地產和上海城投集團分別持有25.82%和20.55%,持股比例合計為46.37%。

1月22日,綠地控股相關負責人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二次混改的股權轉讓方和主導方都是上海國資及國資股東。

若混改成功,上海國資將轉讓17.50%股權,轉讓後合計持有綠地控股28.87%股權,略低於員工持股平台上海格林蘭投資。也即是説,混改後綠地的第一大股東將不再是上海國資,而是上海格林蘭投資,綠地管理層的實際控制權將有所加強。

公告指出,股權轉讓完成後,綠地仍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但控制權結構可能發生較大變化。

綠地混改梅開二度:張玉良否認“被收購”,將引兩家金融機構
圖片來源:綠地控股

針對上海國資轉讓綠地股權的原因,1月21日,IP Global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稱,長期以來,以張玉良為首的綠地管理層話語權較大,上海國資在綠地的影響力受到一定牽制,可能萌生退意。目前,綠地負債高企,上海國資欲尋求市場力量而非自身下場施救。

柏文喜還認為,一般而言,金融機構不會干預管理,綠地管理團隊仍想保持對企業的影響力,引進財務投資者是理想選擇。二次混改完成後,央企旗下的金融機構仍大概率會選派人員進入董事會。

對外界猜測頭部房企參與混改的傳言,張玉良在媒體會上公開表示,目前沒有與萬科、中海有過接觸。

1月21日,時代週報致電萬科品牌部和中海地產品牌部,兩家房企對此均未予正面回應。

當天,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綠地是一家體量巨大的房企,不會引進會參與具體運營的企業。一般而言,戰投都是偏財務投資為主,對綠地的內部管理不會有太大影響。

“綠地長久以來都沒有實際控制人,整體來看,個人判斷管理方向不會有大的改變。”盧文曦表示。

1月22日,綠地控股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此次國資持股調整,將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國資佈局結構調整,完善綠地股權結構。同時,也將推動綠地控股的股權結構進一步優化、管理機制進一步市場化。

對於戰略投資者是否會進入董事會,綠地控股相關負責人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需要在相關上市公司法律法規的框架內,視最終具體的股權轉讓情況和各方約定方案而定,公司會嚴格按照信批要求,及時公開披露相關信息。

降低負債  修復市值

如前文所述,引入金融機構,有利於綠地緩解債務壓力,解決流動性問題。

在“三道紅線”的試點企業中,綠地位於紅色檔,三道紅線全踩中。

諸葛找房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綠地資產負債率為88%,淨負債率為190%,現金短債比為0.34。同期,綠地控股的有息負債規模為3298.4億元,相比2019年末上升了12.44%。

綠地方面表示,本次擬轉讓股份的價格不低於下列兩者之中的較高者:(一)提示性公告日(2020 年 7 月 27 日)前 30 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公司經審計的每股淨資產值。 

中信建投測算,綠地控股2019年每股淨資產值約6.32元,低於公司近30個交易日的平均股價6.79元,按照不低於6.79元計算,此次轉讓股權涉及金額將不低於145億元。

對於降負債問題,綠地管理層在媒體會上表示,按監管層要求,踩線房企需每年降一檔,三年降三檔。按照計劃,綠地在今年6月需完成短債比降一檔的任務。具體而言,綠地將通過“降、調、增”實現降負債方案,即降有息負債,調節長短債比例,增加貨幣資金、加快銷售回籠速度。

投資人還將修復市值的希望壓在戰略投資者身上。

2015年,綠地控股借殼上市時,發行價為35元/股,總市值一度高達3000億元。

截至1月21日收盤,綠地控股股價為6元/股,總市值為730.09億元,總市值縮水超三分之二。

引進有央企背景的金融機構是否有利於綠地控股修復市值?

1月21日,明源地產研究院存量地產首席研究員艾振強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估值低是很多上市房企都面臨的問題,引入實力雄厚的戰略投資者短期對估值會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長期還是要業務穩健成長,才能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

“引入強大的戰略投資者,一方面可以拿到錢,降低負債率;另一方面,也能進一步完善自身的治理結構,引入有助於自身發展的資源,如增強資本市場的信心、提高評級和降低後續融資成本等。”艾振強認為,在“三道紅線”下,引入戰投的案例會不斷湧現。

綠地控股相關負責人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對於綠地控股啓動新一輪深度混改,資本市場主流機構給予了充分肯定。綠地的股權結構更趨完美,在繼續保有國資核心財務投資者、一如既往獲得上海市政府層面支持的同時,引入綜合實力優異的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市場化程度顯著提升,有利於最大限度發揮體制機制優勢。後續雙方在產業等更多層面的深度合作也令人期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08 字。

轉載請註明: 綠地混改梅開二度:張玉良否認“被收購”,將引兩家金融機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