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來,股市持續震盪,風險收益水平較低的債券基金受到資金青睞,純債基金密集限購。Wind數據顯示,僅12月以來,就有115只債券基金宣佈暫停大額申購,其中不乏天弘添利、興業收益增強等今年的績優產品。
例如僅12月17日就有天弘添利C、匯添富豐潤中短債、信達澳銀安益純債、富國頤利純債等10只債基暫停大額申購,限購金額大多在20萬至1000萬不等。其中,天弘添利C將其申購上限從200萬調低至20萬,而在此前,11月25日,天弘添利還將其E份額的大額申購上限也降至20萬元。截至12月16日,天弘添利C年內收益率為41.57%,在債券基金業績榜中排名第三,從持倉來看該基金大比例配置了可轉債。此外,自11月25日起,興業收益增強A也暫停了大額申購,單日申購額度上限為500萬元。
公募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按規模計提管理費,基金規模越大,基金公司的收入也就越豐厚,再加上年末正值規模衝刺的時候,債券基金又是衝量利器,為什麼基金公司還要對債基限購呢?
有基金評價人士解釋道,上述限制大額申購的基金大多具備兩個特徵,一是今年業績較好,二是機構持有比例較高,不排除部分產品系機構定製產品。為了實現機構資金既定的投資收益目標和風險偏好,基金公司往往在年末限制大額申購,可以防止資金進入攤薄收益,維護基金的穩定運作。
例如,寶盈盈潤純債的機構持有比例長期保持在95%以上。此外,2020年中報顯示,天弘添利C、興業收益增強A的機構持有比例也均高於80%以上。而除了“保業績”方面的考慮,業內人士還表示,基金往往也會在分紅前限制大額申購,預防大額資金利用基金分紅免收所得税套利,以此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
例如,鵬揚泓利A自12月16日限制1000萬元及以上的大額申購,與此同時,該基金還發布了分紅公告,計劃以12月21日為權益登記日進行分紅;類似的,中銀豐進定期開放、西部利得祥逸A等多隻債基均在分紅前公告暫停大額申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