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對“代理退保”“代理維權”要提高警惕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財經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個自稱是監管部門的人打來電話,説我之前買的保險產品存在欺詐行為,可以幫我退保費。”北京西城區居民郭林告訴記者,此前自己確實投保了一份人壽保險,所以接到電話有點着急,但對方“幫助退保需要收取1000元代理費”的説辭引起了他的警覺,“突然想起了新聞裏説的‘代理退保’的風險,我趕緊打電話給保險公司核實情況。”經過多方求證,郭林最終確定,這個“欺詐提醒”電話才是真正的詐騙電話。

郭林的遭遇不是個案。近年來,“代理退保”已經形成黑色產業鏈,其運作模式呈現手法專業化、組織集團化等特點,擾亂保險市場正常經營秩序,損害了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法分子通常的操作方法是,從非法渠道獲取保險客户名單後,謊稱可辦理全額退保、修復徵信等事宜,誘導消費者委託其“代理維權”,鼓動消費者退保正常的保險合同並收取高額“代理維權”手續費後,用編造事實、偽造證據、提供虛假信息等手段惡意投訴保險公司,達到退保目的。退保後,有的不法分子還會誘導消費者“退舊買新”,購買所謂“高收益”理財產品,甚至截留侵佔消費者退保資金,暗藏集資詐騙風險。

針對“代理退保”的風險,近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佈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遠離“代理退保”“代理維權”等不法行為侵害。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表示,這類不法行為不僅危害消費者財產安全,暗藏集資詐騙風險,而且危害消費者信息安全。不法代理維權組織取得消費者委託後,會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信息、通信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賬户、保險合同等敏感信息,個人信息存在被惡意使用、違法泄露或買賣等風險。更要注意防範詐騙分子以“解決債務”“修復徵信”等説辭騙取銀行卡賬户、密碼、驗證碼等信息進行盜刷或轉賬的風險。此外,消費者如受矇騙退保正常的保險合同,不僅喪失風險保障,未來再次投保時,由於年齡、健康狀況的變化,可能面臨重新計算等待期、保費上漲甚至被拒保的風險。

如果購買保險產品後確有維權需求,應該怎麼辦?“可以直接與金融機構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通過行業糾紛調解組織化解,或向金融監管部門反映,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有關負責人建議,消費者對金融產品或服務有疑問,應通過正規渠道提出合理訴求或者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不輕信“代理退保”“代理維權”等虛假承諾,拒絕參與違背合同約定、提供虛假信息、編造事實的惡意投訴。

業內專家建議,消費者購買保險前要仔細瞭解產品和服務內容,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如果想要退保,應當選擇正規渠道。首先要撥打投保人所投保商業保險的客服熱線或到當地的保險公司客服中心確認是否符合退保條件,再按要求進行退保。一般情況下只有在猶豫期內退保或非本人簽名的保險退保,才能全額退還保費。《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13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