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生鮮電商第一股”背後:一個增長停滯,一個燒錢鉅虧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財經

生鮮電商賽道經歷大浪淘沙後,剩下的玩家們日子彷彿也不好過。

野蠻生長後下的叮咚買菜越虧越多,“老玩家”每日優鮮步收入增長已近停滯。盈利遙遙無期,外部強敵環伺,火速上市“圈錢回血”似乎成為了兩家為數不多的可選項。

當地時間6月8日,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均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上市招股書,分別尋求在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上市。

兩家公司遞交招股書的時間間隔不到1小時,足以見得兩家在“生鮮電商第一股”爭奪上的激烈程度。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兩家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略顯疲態的每日優鮮,正不斷被叮咚買菜這個後起之秀甩開身位。

叮咚買菜“吊打”每日優鮮?

叮咚買菜招股書顯示,其主要業務是為通過建立前置倉模式,為用户提供肉類、海鮮等農產品,目前也已擴展至生活用品等品類,業務覆蓋國內29座城市,累計服務近3000萬用户。

相比之下,在招股書中標榜前置倉“開山鼻祖”的每日優鮮,截到今年3月底只在16個城市提供服務,少於叮咚買菜,累計交易用户超3100萬的數字規模,也正在被叮咚買菜所逼平。

圖源:視覺中國

除業務覆蓋面及用户規模外,每日優鮮的諸多財務數據表現均遜色於叮咚買菜。

從GMV來看,叮咚買菜2020年的總GMV為130.32億,而每日優鮮則為76.15億元,僅僅是前者的57%。

叮咚買菜GMV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319.2%,相比之下每日優鮮的這一增速數據僅為26%。這意味着每日優鮮在GMV規模遠不及對手的情況下,增速也只有對手的零頭。

從營收來看,叮咚買菜更是佔據上風,其2019-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38.8億元和113.4億元,同比增長約192%,處於瘋狂擴張的階段;相比之下,每日優鮮2019-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60億元和61.3億元,同比增長約2%,營收增長明顯失去動力,接近停滯。

和大多數初創公司一樣,連年的虧損是招股書上最“刺眼”但又最吸睛的數據指標。

藉助多次融資,叮咚買菜的業務量雖然取得了明顯的增長,但瘋狂燒錢的背後,虧損的窟窿也越來越大,2019-2020年的淨虧損為18.7和31.8億元,同比增長了近70%。

這方面每日優鮮做得更為出色,2018-2020年的淨虧損則分別為22.3億、29.1億和16.5億元,虧損幅度有縮窄的趨勢。

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可看出,兩家公司主要的營業成本及費用不僅來自於商品,“履約費用”(Fulfillment expenses)也佔了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履約成本主要包括倉儲費、前置倉費、包裝、幹線、配送等相關的交易成本。

叮咚買菜2019-2020年的履約費用為19.4億和40.4億元,分別佔當期營收的49.9%和35.7%;每日優鮮2019-2020年的履約費用為18.3億和15.8億元,佔當期營收的30.5%和25.8%。

從數據上不難發現,兩家公司的盈利能力都被佔據成本大頭的履約成本所拖累,這意味着率先做到成本管控的一方,便能更早把握住持續發展的支撐點。

競爭重壓下,兩家都出現了悲觀情緒

在未來發展的風險預警上,兩家公司不約而同地指出了同一個風險項——行業賽道的高壓競爭。

叮咚買菜指出,公司發展年限較短(近4年),尚無法確切評估未來的業務和前景,而且不能保證未來具備持續的高增長數據。同時公司處於虧損狀態,未來可能還會繼續虧,行業賽道的激烈競爭也或將會導致市場份額和用户數的減少。

每日優鮮也表示,目前的虧損狀態可能一時半會兒改變不了,激烈的市場競爭同樣可能會導致公司市場份額及用户出現流失的情況。

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共同隱憂的背後,是同樣在快速搶佔市場的美團買菜、樸樸、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橙心優選、十薈團等平台。

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因玩家眾多,2020年中國生鮮市場前五家企業的市場份額為49.9%,較2018年下降了13.2%,且有多個新型商業模式玩家規模增長較快,“一家獨大”的局面難以實現。

艾瑞諮詢預計,到2025年,中國生鮮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6.8萬億元,市場在逐漸擴大,玩家就不會減少,競爭也就不會暫停。

而對於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而言,除了爭奪“生鮮第一股”光環以及資本關注外,必然還要着力於解決鉅額的虧損,盈利模式的落地,競爭壁壘的構築等關乎生死的核心問題。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鮑星娃 曾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