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銀行理財也虧損?6月以來,銀行淨值型理財虧損的消息不斷傳出。經濟導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銀行在售的淨值型理財產品淨值低於1的情況仍舊存在。
在初始淨值1徘徊
經濟導報記者登錄中國理財網發現,不少銀行發售的淨值型理財產品淨值目前圍繞1上下徘徊,個別國有銀行產品淨值低於1仍處於虧損狀態。
例如,南京銀行發售的“創鑫財富牛致遠1年定期開放人民幣理財產品5M”,截至6月22日,產品淨值為1,累計淨值為1.1321,最近一次兑付收益率5.86%。
從南京銀行上款理財產品的淨值走勢來看,1的淨值從2018年5月18日成立一直持續至2019年的2月2日;此後的幾個月,該產品淨值升至1.07以上;直至2019年5月17日後,該產品淨值回落至1,又重新開始了爬坡階段;今年5月20日開始,南京銀行這款產品淨值重回1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銀行的“創鑫財富牛致遠1年定期開放人民幣理財產品5M”在5月25日淨值破1跌至0.9999。其最低值出現在6月8日的0.9967,6月22日淨值剛過1。
像南京銀行一樣,理財產品淨值目前為1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產品剛成立不久。如長沙銀行6月22號新成立的“長盈一年定開1期淨值型產品”,江門農商行6月23號成立的“金葵樹安盈系列開放式淨值型理財產品(7D款)”。
打破剛兑是必然趨勢
過去,我們通常所説的“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其實是傳統的封閉式銀行理財產品。其以“預期年化收益率”作為收益率的指標,並且有固定的“封閉期”,如1個月、3個月、半年、1年等,封閉期內投資者不可提前支取,到期一次性取得本金和收益。
淨值型理財產品是指按照份額髮行並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單位份額淨值的理財產品。運作透明度高,可真實反映投資資產的市場價值是淨值型理財的顯著特點。
“簡而言之,對於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銀行可從中賺取利差收益,淨值型產品則真正把所有投資獲得的收益都歸還給客户,銀行只賺取合同管理費。”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2017年11月出台的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要求銀行原有的保本理財逐漸退出市場,非保本型理財實施淨值化管理。2018年4月資管新規正式發佈。資管新規的核心目的之一即為打破剛兑,銀行理財開始向淨值化轉型,投資者自負盈虧。
2018年9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商業銀行開展理財業務,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指導意見》等關於金融工具估值核算的相關規定,確認和計量理財產品的淨值。
“銀行理財在估值技術方面,一般採用市值法和成本法。採用市值法,將直接根據底層資產價格表現計入產品淨值,若底層資產價格波動較大,直接反映在產品層面,其單位淨值變化就大。”普益標準副總經理陳新春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比如近期債券市場總體走熊,價格下跌幅度較大,按市值法估值,則債券類理財產品的淨值下跌幅度大,甚至會產生負收益。
對此,興業研究首席金融行業分析師孔祥認為,本次是理財子公司發佈產品以來難得的“壓力測試”機會,如果能順利推動投資者接受剛兑打破的實施,這將顯著促進後續理財子公司產品線延伸和風險資產的配置。
在天風證券分析師廖志明看來,淨值型理財產品在債市大幅調整時期出現小幅回撤,與債券基金表現類似,這是正常的,也恰恰説明銀行理財開始迴歸“代客理財”之本源,真正打破剛性兑付。
淨值化轉型持續加速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理財優勢削弱,加大權益類產品佈局或勢在必行。如今,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持續加速,已步入轉型深水區。
據普益標準統計,截至2020年1季度末,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約為24.4萬億元,淨值型產品存續餘額約佔51%。
根據資管新規雖然2020年底前還可購買預期收益型理財,但淨值化轉型加速下,銀行理財“躺着賺錢”的時代正在過去,用傳統觀念“閉眼”買理財已不科學。
“需注意的是,短期賬面的負收益並不代表實際的負收益。以股票投資為例,短期股票價格的下跌會帶來虧損,但如果長期持有,價格依然會漲回來,長期看依然是盈利。”新背景下,陳新春提醒消費者,債券類理財產品同理,債券價格有漲有跌,最終市場價格會向內在價值迴歸,只要不是短期就贖回,賬面的負收益並不會帶來實際的負收益。
陳新春建議銀行工作者,在新形勢下要站在客户的角度,需給客户糾正“淨值型產品就一定會虧損”的觀念,讓客户理解打破剛性兑付其實是擺脱了銀行賺差價,銀行只收取一定的管理費,客户能夠分享更多產品的超額收益。
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的銀行理財經理建議,投資者需重新認識理財市場,淨值化轉型下,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投資負責,要自負盈虧。與此同時,投資者在選擇產品時應瞭解產品的基本信息,尤其是產品投向、投資期限、收益分配條款及預警止損條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