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今日最大聲欄目為您提供手機鳳凰客户端今日最大聲欄目的網頁版,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英媒稱,中國投資者在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家鄉幫助建一個新港口,且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21日報道,為杜特爾特家鄉承建填海造地的中國公司也曾在南海的島礁填海建島。有關報道稱,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訪華期間與達沃市達成海港開發項目協議的是中交疏浚集團。中國投資者將投資兩億美元,首先在達沃市沿海的3個島礁填海造地,建成一個新港口。
當地居民、43歲的艾迪·皮林所住的沒有下水道的簡易房屋將會被上述工程拆遷。但皮林對中國公司前來基建表示歡迎。皮林説:“我不在乎誰在(南海)填海。我在村裏召開的會上聽説了中交疏浚集團要來填海造地,但我們只要受益並不在乎(誰來建設)。”報道稱,隨着中菲關係解凍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轉變對華態度,菲律賓商界的樂觀情緒增多。杜特爾特將帶領東南亞倒向中國。
美媒,菲律賓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17日威脅單方面廢除美國與菲律賓之間的《來訪部隊協議》,宣稱美國應當“準備離開菲律賓”。據美國《赫芬頓郵報》網站12月19日刊載文章稱,自今年6月就任總統以來,杜特爾特很快就因誇張和爭議性政策以及尖酸和好鬥的風格而出名。然而,他充滿鬥志的反美姿態並沒什麼奇怪的。杜特爾特是一名高調的左派活動分子,也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他與菲律賓共產黨有長期關係,並且與上世紀90年代初鼓動關閉蘇比克和克拉克基地的多個組織有牽連。然後杜特爾特又在訪問日本時宣佈,他希望所有美國軍隊在兩年之內撤出菲律賓,並宣稱他準備“修改或廢除協議”以付諸實踐。
他隨後把美軍撤出菲律賓的最後期限推遲至2022年,並宣佈美菲聯合軍演將在2017年後終止。他還宣佈終止美菲在南海的聯合海上巡邏。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杜特爾特並沒有提及結束65年前與美國簽署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文章稱,目前尚不清楚杜特爾特與中國走近是代表着與美國討價還價的姿態,還是代表着東南亞國際關係領域一種新的結構性再結盟態勢。
杜特爾特轉向中國的戰略可能是試圖減輕今年7月海牙仲裁庭對南海爭端所作裁決對中菲貿易的影響。杜特爾特宣佈的消息可能只不過是一位極富爭議和誇大其詞的領導人的空話。同樣,納吉布與北京的親近關係更可能是戰術策略而非戰略再結盟。聲稱東南亞的“多米諾骨牌”已經開始倒向中國還為時過早,尚無事實支撐。話又説回來,從以往事件的結果來看,這些態勢可能被證明是北京恢復其在東南亞歷史地位的最初幾步。洪磊回應稱,南沙羣島是中國領土。作為南沙羣島的主人,中國比其他任何國家、任何機構和任何人都更關心相關島礁和海域的生態環境保護。他指出,中方有關活動堅持“綠色工程、生態島礁”的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經過深入研究、嚴謹論證,採取了全程動態保護措施,使工程與生態環境保護兩者兼顧,實現南沙島礁可持續發展。
9月6日上午,有居民在溪頭社區微信羣裏問:是否有一家名為“鑫燃燃氣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小區檢修燃氣管道。頓時,微信羣裏就炸開了鍋,好多居民都説有“燃氣公司的工作人員”來敲過門,還有居民已經購買了他們推銷的產品。
家住溪頭社區秀水華庭小區的王女士就是將信將疑付給對方360元。上網查詢了這款可燃氣體探測器的價格,價格在50元左右。
而浙能天然氣有限公司客服提醒市民,該公司員工上門都會提供客户詳細資料,穿工作服同時佩戴工作牌,一般檢查是不收取費用的,即使要收費也會告知用户去公司窗口繳費。
(2017-09-12)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説一個小娃娃在客廳玩耍時,竟然被一米開外,正在玩打火機的哥哥“點燃”了塗在身上的花露水,結果造成了嚴重的燒傷,而在這起事件中,花露水被引燃自然成為了大家最關注的話題。
近來氣温逐漸升高,各種蚊蟲開始困擾市民的生活,花露水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了。看到這則消息後,我開始擔心正在使用的花露水是否安全?難道一米左右的距離真的就能把它引燃嗎?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花露水的使用危險性未免也太高了。為此,我希望通過黨報熱線,請專家為我們作一些權威的解釋,看花露水是否真的具有這麼高的危險性。
危險案例真不少 不少市民真不知道
瞭解相關情況後,記者在網上搜索有關花露水和燒傷的關鍵詞,結果發現了不少類似的案例。去年8月,東莞市的三歲男孩小浩(化名)在塗抹了花露水之後,疑似被一米開外正在玩打火機的哥哥“點燃”,造成了嚴重燒傷;去年9月,青島男子小李(化名)在塗花露水之後點煙,引燃了自己的小臂造成燒傷;去年8月,6歲的重慶男孩豆豆(化名)在塗了花露水之後玩打火機,結果把自己的左手引燃,造成燒傷……
儘管引發過不少意外,但不少市民仍表示他們對花露水沒有這麼高的警惕性。“花露水是家庭常備物品,從沒有想過它會被引燃,可能造成這麼大的危險。”市民陳女士説,她家的花露水一般都放在易取的地方,娃娃想用時也可以隨便拿,“如果真有那麼大的危險性,那我們將來用花露水就得謹慎了。在用花露水時,一定要保證周圍無煙頭、打火機之類的東西。”
一米之外燃不了 廠家標出了避火需要
那麼,花露水真的如此易燃?以至於一米開外就能點燃?為此,記者專門找來一瓶花露水,取出一部分倒在瓷盤上,然後站在一米開外的地方點燃打火機,此時瓷盤中的花露水並沒有任何反應,當火苗漸漸地距離液體僅兩釐米左右的時候,花露水瞬間被引燃並呈現出了淡藍色的火焰,燃燒一直持續,直到花露水揮發殆盡。這個實驗足以説明,花露水近距離的確可能被引燃,但火苗若在一米開外,則幾乎不可能被引燃。
事實上,花露水的確可以被引燃,記者在紅星路附近幾個超市內看到,這裏銷售的花露水的主要成分幾乎都是乙醇、水等等,而乙醇是易燃的。而在不少花露水的瓶身上,也明確標出了使用和貯存時,需要注意避火,以免引發意外等等注意事項。“的確沒怎麼注意這個問題,但我們平時用的量很少,應該不至於被引燃吧?”一位正在選購物品的市民説。
專家解讀 花露水可燃不易燃
針對這個問題,四川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的一位相關專家告訴記者,由於花露水中含有酒精成分,從理論上説的確可能被點燃,要是引燃了周圍物品,很可能造成更大危險。
不過他認為,由於各個品牌的花露水所含的酒精濃度不同,所以會不會被引燃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可能容易些,有的可能困難些。
至於一米開外點燃花露水的説法,這位專家表示不太現實,他認為即便要引燃,火苗也需要和花露水近距離接觸,市民大可不必為此感到困擾。
“總的來説,花露水是屬於可燃物,但還沒有達到易燃物的程度,市民可以放心使用,不必太過擔憂。”
不過,他同時認為,市民使用花露水時,還是要仔細閲讀注意事項,不要將其放到可能接觸明火的地方,保存和使用時也要做到避火,確保安全第一,以免引發意外。
(2017-08-26)
OFweek新能源汽車網訊 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試採滿月了,來自中國地質調查局海域可燃冰試採平台的信息顯示,截至6月10日14時52分,此次試採已連續產氣31天,總產氣量21萬立方米,平均日產6800立方米。
石油對外依存度長期居高不下是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成功試採可燃冰,讓人們看到了能源安全威脅得到緩解的一絲曙光。在汽車行業,可燃冰帶來的話題效應也在持續發酵。其中之一,便是可燃冰實現商業化開採後,是否能解決燃料電池汽車制氫短板。
“應用前景應該比照天然氣”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朝全在《2016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發佈會上曾表示,2016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上升至65.5%,2020年前可能超過70%,對我國能源安全構成很大威脅。不僅如此,據瞭解,中國每年還要進口大量的天然氣滿足國內需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郭焦峯告訴記者,這個數字達到300億立方米。
可燃冰試採成功“燃”起了希望。作為一種由水分子和氣體分子組成的類冰狀籠形包合物,其外形酷似冰,能像固體酒精一樣被直接點燃,人類還可以從中分離出甲烷。我國已探明的可燃冰儲量按當前的消耗水平,可滿足近200年的能源需求。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告訴記者,可燃冰的成份與天然氣一樣,應用前景應該比照天然氣。
天然氣的價格比較便宜,在居民生活、發電供暖、化工及汽車燃料等方面都有較廣泛的用途。郭焦峯説:“天然氣是一種潔淨環保的優質能源,幾乎不含硫、粉塵和其他有害物質,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少於其他化石燃料。國產天然氣價格大約1元/立方米(坑口價格),進口天然氣的價格分為兩種,現貨價格大約1.5元/立方米,長期協議價格大約2元/立方米。”
不過,我國可燃冰目前僅僅試採成功,離商業化開採還有較長的距離。林伯強認為,可燃冰實現商業化開採還需要10 20年,郭焦峯的觀點是需要10 15年。“汽車產業是能源消耗大户,現在離可燃冰商業化開採還有一定時間,應加強汽車使用可燃冰的研究,迎接可燃冰的大規模應用。可燃冰的開採成本低於2元/立方米,就將有商業價值。”郭焦峯對記者説。
制氫是燃料電池短板之一
燃料電池汽車有諸多的優點,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終極目標。同濟大學張智明博士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項能源生成技術像燃料電池那樣將諸多優點集於一身。
(2017-09-04)
OFweek新能源汽車網訊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宣佈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亦稱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消息引起社會巨大反響。隨後,我們發表了一文,對可燃冰的開採及性能進行了全面報道,詳細闡述了可燃冰對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影響,其中,一組引用央視“100L可燃冰可以讓汽車跑5萬公里”的數據卻遭到各界質疑。
“5萬公里”屬計算錯誤?
100L可燃冰真的能讓汽車行駛5萬公里嗎?這種説法被很多業內人士從各方面進行了論證。總結如下:
“5萬公里”是怎麼計算出來的?根據央視的報道數據,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釋放出167立方米的天然氣,那麼就意味着100L可燃冰可釋放16700L天然氣,如果按照100L的天然氣可以讓汽車跑300km計算,100L的可燃冰確實可以跑50100km。
那麼,100L天然氣是否可以支持汽車行駛300km?通過查詢數據得知,天然氣和汽油的熱值大約1立方米天然氣=1升油,天然氣由氣態變成液態的壓縮比為200:1,那麼通過換算得知,100L的氣瓶相當於20L的油箱,如果按照7L油跑100km為依據,則可大致估算,100L天然氣支持汽車行駛300km的數據在合理範圍之內。
基於上述結論,100L可燃冰支持汽車跑5萬公里的結論又是否成立?《中國汽車報》記者通過多方採訪,分別從體積壓縮比和熱值對比進行驗證,最終得出了結論。從體積的壓縮比來計算,根據“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釋放167立方米天然氣”,以及“100L天然氣可支持汽車行駛300公里”為出發點,100L可燃冰可釋放出16700L左右天然氣,而天然氣由氣態轉為液態的壓縮比為200:1,那麼100L可燃冰支持汽車行駛的距離為100*167/200*(300/100)=250.5km,與央視報道的5萬公里數據相差甚遠。那麼,央視的計算方法錯在哪兒了?答案一目瞭然,央視將100L支持汽車行駛的天然氣指代為氣體狀態。
另外,南方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劉科通過熱值進行換算,也驗證了數據存在的錯誤。他指出,100L可燃冰中天然氣的含量不足20kg,以燃燒產生的熱值來計算,即每100L可燃冰含的能量不到18L汽油的能量。按目前小型最省油的汽油車百公里油耗5L計算(20km/L),可以跑不到360km。
因此,關於“100L可燃冰支持汽車跑5萬公里”的新聞一經報道,頓時引起一片質疑。其中計算誤差確實太大,讓人不得不震驚。正如上海交通大學汽車節能技術研究所所長殷承良所言,“可燃冰生成的機理是由天然氣和水,在低温高壓的深海條件下生成,確實是可以變成密度很高的物質,但密度再高,也無法支持汽車行駛5萬公里的路程。”
應用價值不可弱化
當初被紛紛看好的“可燃冰”在一夜之間出現了神反轉,原來這個神奇的能量塊並非是汽車的“永動機”,那麼這一切真的只是一場誤會嗎?
“可燃冰同時具備低温、高壓儲氣和吸附儲能的條件。雖然難以支撐汽車行駛5萬公里,但是其高能量密度卻不容忽視。”殷承良進一步解釋到,可燃冰是在低温高壓的條件下形成的,體積雖小,但存儲的能量很大。此外,一些儲存氣體會與其他化合物產生吸附情況,比如氫氣就經常會有多孔狀的儲氫材料,將大量的氫氣吸附在裏面,形成一個不穩定的狀態,但是可以儲存大量的能量,可燃冰也具備相對同等的條件,只要外部條件發生變化,吸附的能量就可以釋放出來並且進行燃燒做功。
殷承良還強調,可燃冰在深海里的儲量非常豐富,比汽油、柴油等傳統化石燃料的含碳比高很多。同時,相比於芳香烴分子結構的燃料,可燃冰含有的甲烷只有一個碳原子,燃燒釋放的二氧化碳較低,燃燒的清潔度十分高。
作為改變未來能源發展格局的新興能源,可燃冰可應用於交通、冶金、電力、輕工等行業,其中包括內燃機、汽車、鍊鋼、熱處理、印染、紡織等諸多方面,對下游產業的價值十分巨大。不可否認,可燃冰的成功試採只是第一步。“如果能實現可燃冰商業化的開採,實現低成本的開發,確實不失為一種前景十分廣闊的能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非常規油氣與新能源研究院負責人楊金秀重點説明了可燃冰的開採難度。另外,可燃冰對低温儲存及運輸環境要求比較高,危險性也比較大。同時深海開採環境十分複雜,僅僅靠單艘開採船隻進行作業,距離大規模工業化及商業化的開採還需要很長時間。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gnin”:照你這麼説還要啥核動力航母,直接用可燃冰
網友“杭州用户51xxxx195”:什麼時候能上市呀,產品
網友“屁屁君丶”:別想了,開採難度大,價格貴,轉化應用難
網友“讓夢做的綆像樣”:可燃冰,,,,,
(2017-09-08)
可燃冰是目前的一種新動力源,可燃冰又被稱為甲烷水合物,這種物質為固體形態的水於晶格(水合物)中包含大量的甲烷。最初人們認為只有在太陽系外圍那些低温、常出現冰的區域才可能出現,但後來發現在地球上許多海洋洋底的沉積物底下,甚至地球大陸上也有可燃冰的存在,其藴藏量也較為豐富。甲烷氣水包合物作為石油、天然氣的新時代替代能源而備受期待。
但是請注意——可燃冰的能源密度不可能高於液化天然氣。媒體炒作:“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後可以釋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氣,可見可燃冰能量密度非常之高,而且在同等條件下,可燃冰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石油、天然氣、煤炭要多出10倍之多”,這句話也不靠譜。可燃冰不可單獨利用,只能以氣態天然氣形式利用。糾結可燃冰含164立方米天然氣沒有意義,可燃冰能源密度再高也高不過液化天然氣(1噸液化天然氣=1360立方米天然氣)。表説明化石燃料的比能量和能源密度的數據。可燃冰的能源密度(Energy density)比石油、天然氣、煤炭要多出10倍之多顯然不對。
現代軍艦的動力系統,無非是四種動力模式構成:核動力-汽輪機、鍋爐-汽輪機、柴油機組、燃氣輪機。最簡單的使用模式自然是外燃機模式下的鍋爐-汽輪機組模式——燃燒->燒水->蒸汽推動輪機。但是,可燃冰燃燒的副產物是水分溢出。因此可燃冰單獨使用並不合適。正確使用是將可燃冰以氣態天然氣形式利用。
但是LNG動力船舶雖然經濟性更好一點,但是設備佔用的空間更大。對於軍艦的整體設計來説並不合算。而且很關鍵一點,軍艦的全壽命成本中,燃料成本所佔的比重要遠遠低於民船。而LNG也並不能讓艦艇跑的更遠、更快。所以説未來的水面艦艇動力系統,仍然會以核動力-汽輪機-綜合電力系統,使用液態燃料的燃氣輪機-綜合電力系統為核心發展。
要是把軍艦的油換成可燃冰會不會增大續航能力?軍艦可以以可燃冰作為燃料,但是效果很差!
(2017-08-26)
OFweek新能源汽車網訊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宣佈:“中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實現連續超過8天的穩定產氣。這標誌着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不料,這個新聞隨即引得全球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XXX媒體: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打開一個可採千年的寶庫。
XXX媒體: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打開一個可採千年的寶庫。
XXX媒體:中國可燃冰試採技術領跑世界。
XXX媒體:可燃冰有望在2030年實現商業開發,降低中國能源的對外依存度。
XXX媒體:中國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是全球試採成功的第一個國家。
XXX媒體:如果中國確能成功實現工業開發“可燃冰”,那麼其在同美國爭奪世界最發達經濟體的戰役中又多了一張非常重要的王牌。
某媒體現場報道:
(2017-09-11)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