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煎餅復刻世界名畫,一名中年女性的“詩與遠方”| 新京報快評

用煎餅復刻世界名畫,一名中年女性的“詩與遠方”| 新京報快評

打破被限制、被定義的圍牆,從熟悉的生活走向另一個公共舞台,也是尋找到自我的一種方式。

用煎餅復刻世界名畫,一名中年女性的“詩與遠方”| 新京報快評

徐海霞製作“煎餅花”。截圖來自新華社視頻

文 | 劉昀昀

近期,一些中年女性“出走”以後的生活,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

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上,來自山東蒙陰的徐海霞“出圈”了,她用一雙巧手將煎餅做出了栩栩如生的“煎餅花”,從玫瑰月季鬱金香,到梵高達利拉圖爾,這是屬於一箇中年女人的浪漫;最近,58歲説脱口秀的“黃大媽”火了,調侃自己、吐槽比賽,這位瞞着家人來講脱口秀的中年選手“一開口就贏了”;54歲的潘喜梅,重拾高中課本自學備考,考上了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實現了少年時的夢想。

她們精彩的生活,讓人驚訝之餘又忍不住多看幾眼——為何這些中年女性的生活可以這麼有趣?她們的所作所為,之所以讓人關注與感嘆,就在於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幾乎不可能”。這種偏見在於,一箇中年女性常常被認為是屬於家庭的,她們的主要職責是照顧孩子或孫子,既沒有時間,也沒有途徑去拓寬日常以外的生活。

這種大多數人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生活,無形中給中年女性做了一個狹窄的定義,而下定義本身就是一個陷阱。“中年女性”,時常被描述成一個固定的羣像,善良、淳樸、八卦、顧家等詞彙是屬於她們的,她們的人生既約定俗成,又一成不變。

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年女性走出那個狹窄的,或舒適或壓抑的生活圈,展現了另一種生活。所以,當她們打破這種偏見與刻板印象,選擇走上脱口秀的舞台,選擇將枯燥的煎餅做成“花”,選擇步入大學時,這種改變本身就是一種力量。步入中年,改變已然不易,對於一輩子為家庭、為生活付出的中年女性來説,更是如此。2006年,徐海霞中年下崗,在家人的支持下開啓了現在的煎餅生意,傾注全部熱愛,才有了她今日的被關注。

用煎餅復刻世界名畫,一名中年女性的“詩與遠方”| 新京報快評

9月10日,潘喜梅到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報到。圖/“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公號

在這羣普通又閃着光的中年女性身上,最難能可貴的是,她們做這一切並不是為了跟誰賭一口氣,或是向別人證明“我可以”,抑或做一場壯麗的女性宣言,而只是因為“我喜歡”。因為喜歡,所以願意嘗試另一種生活,哪怕被質疑、被批評。站在舞台上的“黃大媽”,無論是否得到認可,她已經足夠“酷”。

這其實是一場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改變與自我變革,但又不侷限於她們。對於任何一個平凡、迷茫的人來説,大抵都是如此。打破被限制、被定義的圍牆,從熟悉的生活走向另一個公共舞台,也是尋找到自我的一種方式。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我顛覆、從頭重來的勇氣與權利。

這幾年很火的“奶奶作家”楊本芬,六十多歲在灶台旁開啓了自己的寫作生涯。2020年,也就是在她八十歲之時,楊本芬出版了書寫自己母親的小説《秋園》,廣獲好評。她形容自己的生活是,“人到晚年,我卻像一趟踏上征途的列車,一種前所未有的動力推着我轟隆轟隆向前趕去”。

她們或許已經不再年輕,但仍舊是有力的、充滿生機的。人生的熱愛,從何時開始都不算晚。生活的轉變亦如此,哪怕步入中年,依然來得及。

撰稿 / 新京報評論員 劉昀昀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劉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49 字。

轉載請註明: 用煎餅復刻世界名畫,一名中年女性的“詩與遠方”| 新京報快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