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四月芳菲盡,此魚正當時——多春魚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美食

這種滿肚子魚籽的小魚,有一個聽似香豔的名字:多春魚。它們並非因為“抱卵懷春”而浪得此名,其實,“多春”源於“多膥”一詞,“膥[cūn]”字的原意包含蛋和卵,漢字會意上也極具形象,所以,“多膥魚”指的就是“滿肚子魚籽的魚”,久而久之,就簡化成了“多春魚“。


烤多春魚

番禺沙灣古鎮的車陂街上有一條“雞膥巷”,粵語裏單單一個“膥”[cūn]字,足以替代所有魚籽、蝦籽、蟹膏、禽蛋之意,豐腴的膏脂無愧於最高階的味覺愉悦,其中也透露出嶺南人對這類食物的謎之青睞。


多春魚在台灣地區還有個特別美妙的名字:喜相逢。源於多春魚的日文發音“シシャモ”(Shishamo),音譯可謂信達雅。“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温上半壺米酒,酥炸一盞多春,想必也足以熨帖心底吧。


其實我們平常説的“多春魚”不止一種,這通常是對胡瓜魚科下一類小魚的統稱,因為帶有“淡淡黃瓜清香”而得名。它們大多身形修長,下頜上翹,鱗片細小,總體上的存在感很低,也是任人收割的“餌料魚”。常見的有兩種包括:


長體油胡瓜魚

長體油胡瓜魚Spirinchus lanceolatus 也叫柳葉魚(シシャモ),僅僅分佈於日本北海道太平洋的一側,身長約15釐米;另一種則是毛鱗魚 Mallotus villosus 也俗稱樺太柳葉魚(カラフトシシャモ),廣泛分佈於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身長20-25釐米左右,主要產自冰島、挪威和加拿大等國。除此以外,還包括美洲胡瓜魚和長鰭胡瓜魚。


毛鱗魚(樺太柳葉魚)

“柳葉魚”之名,源於北海道阿依努族語裏的“susam”(柳葉)。在古阿依努人的傳説裏,天神的妹妹覺察到人間疾苦,遂向上天祈願,於是,神靈讓片片柳葉化作無數的小魚滋養人間。柳葉魚是日本北海道鵡川町的名產,每年最天寒地凍的時候,它們便溯河而上,此時捕獲的雌魚大腹便便最為肥美,乾製或冷凍後可以吃上一整年。日本人認為北海道產“多春魚”品質最優,為了和市面上的“毛鱗魚”(樺太柳葉魚)區分,照例在名稱前冠以“本”字,國內市場上見到的基本是後者。

北海道產柳葉魚

毛鱗魚(Capelin)的產量很大,捕撈量每年可達數十萬噸,龐大的自然種羣也供養着眾多的海洋生物,包括海豹、海鳥、鱈魚和鯨都以它們為食,因此它們也被俗稱為“餌料魚”。春夏之交的雌毛鱗魚,卵巢重量超過了體重的1/2,它們成羣聚集在砂石淺灘附近交配,完事後雄毛鱗魚則會悉數死去,加拿大魁北克和紐芬蘭,每年都會有數以百萬計的毛鱗魚被衝上海岸。

多春魚雖小,但和鯡魚相仿也具有豐盈的體脂,通常處理時,只需在魚頭和魚身連接處切一小口,然後拉出魚鰓和魚腸即可。多春魚非常適合煎炸或炙烤,高温使得細小魚刺變得酥脆,可同魚肉一起入口。豐富的油脂加熱後帶來了濃郁焦香,實在是美妙的難以形容。


炙烤多春魚

新鮮的多春魚籽(Masago),可以單獨剝離並加工,有時會和飛魚籽一起被混稱為“蟹籽”。相比于飛魚籽(Tobiko),多春魚籽的個頭更小口感也更脆,由於產量很大價格要比飛魚籽親民,染色後常常用於點綴菜品,譬如各種壽司卷和拌飯,用起來總和不要錢似的。


多春魚籽同醃漬的鯡魚肉或鯖魚肉,緊緊壓實在一起,就是人們常説的“希鯪魚”,叫法可能是來自於鯡魚的英文發音“Herring”,所以它並不是一種魚,而是一款人為加工的食物,最早出現在台灣地區,自助裏常可以見到它的身影,正統日料店裏並不會出現。


多春魚籽和鯖魚肉加工成的“希鯪魚”

四月芳菲盡,此魚正當時,多春魚雖小,但油脂豐厚,炙烤後帶來的濃郁香氣,加之滿滿一肚子的魚籽,那種在口中爆裂的觸感,讓你堅信春天真的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