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醬油可以給寶寶吃嗎?
一歲內不能吃鹽,那麼能吃味精嗎?
木糖醇能給寶寶吃不?
油是不是也要少加點?
經常有媽媽問這種問題,其實早在2007年,《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6歲兒童膳食指南》中,對給寶寶製作食物時調料的添加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比如,它提出,給6~12個月的寶寶製作輔食時,要少糖、無鹽、不加調味品。那麼醬油之類的加還是不加,這些建議具體應該如何理解?到多大的時候才可以添加鹽等調味品?需要添加多少比較合適?……聽一聽專家的詳細解讀和指導建議吧!
要知道,小寶寶的輔食不是亂加的,油、鹽、醬、醋,寶寶飲食上這些零七八碎的東東,影響着小寶寶長大後的口味……
關於“少糖”
“少糖”指什麼?
“少糖”就是指儘量少選擇糖果、糕點等含糖高的食物作為輔食。另外,在給寶寶製作食物時儘量不加糖。
為什麼要這樣做?
原因是糖可以提供熱量,但缺乏其他營養素。過多地攝入糖將對寶寶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如影響寶寶機體對蛋白質和脂肪的吸收和利用;引起維生素B1的缺乏;影響對其他口味食物的適應,還可因血糖濃度長時間維持在高水平而降低孩子的食慾;造成多餘的糖轉化成脂肪,從而增加患肥胖的危險;若不及時刷牙,會增加齲齒的發生;容易養成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
Questions:
1.“少糖”的標準有沒有上限?
每個人的口味不同,不便制定上限。只要儘量減少含糖高的食物攝入,每天將甜食攝入量維持在一定範圍內即可。
2.是不是大多數食物裏都可以給寶寶加一點點糖?
不是的,而且恰恰相反,給寶寶製作的大多數輔食裏不要加糖。
這樣不僅保持了食物原有的口味,讓寶寶嘗試到各種食物的天然味道,而且還能從小培養寶寶少吃甜食的良好飲食習慣。因為如果寶寶從加輔食開始就較少吃到過甜的食物,就會自然而然地適應少糖的飲食;反之,如果此時寶寶的食物都加糖,他就會逐漸適應過甜飲食,以後遇到不含糖的食物自然就表現出拒絕,形成挑食的習慣,同時也為日後的肥胖埋下了隱患。
需要提醒的是,寶寶與生俱來就喜歡甜、鮮味,不喜歡苦、澀、酸味。在餵食過程中,遇到澀澀的綠葉蔬菜水、淡淡的營養米粉,寶寶可能會出現難看的表情或用舌頭頂出來。媽媽不必擔心,多試幾次,寶寶慢慢就會接受的,不要因此就放棄或是加糖。
3.用木糖醇代替食用糖是不是更好?
木糖醇對寶寶的牙齒可能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它的甜味並不比普通的食用糖遜色。如果給寶寶吃過多的甜食(即使裏面含的是木糖醇),同樣會干擾寶寶對其他不甜食物的興趣,會養成寶寶嗜好甜食的不良習慣。所以,採用木糖醇同樣要注意適量。
關於“無鹽”
“無鹽”指什麼?
“無鹽”即寶寶輔食中不用添加食鹽。
為什麼要這樣做?
因為12個月內的嬰兒腎臟功能還不完善,濃縮功能較差,不能排出血中過量的鈉鹽,攝入鹽過多將增加腎臟負擔,並養成孩子喜食過鹹食物的習慣,不願接受淡味食物,長期下去可能形成挑食的習慣,甚至增加成年後患高血壓的危險。
而且,1歲以下的小寶寶每天所需要的鹽量還不到1克,而奶類和輔食中所含的鈉就足以滿足寶寶的需求了。
Questions:
1.沒有鹽寶寶會不會沒有勁兒?
輔食中不加鹽並不意味着寶寶的食物中就沒有鹽。實際上母乳、配方奶、一般食物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鹽,足以滿足嬰兒的需要。而且一般情況下人體每天攝入鹽的量明顯超過生理需要量。除非寶寶患有嚴重腹瀉、嘔吐、大量出汗、飢餓或患有其他導致體液大量丟失的疾病,才會出現鹽缺乏的症狀,如睡不醒、肌肉無力等。
2.給1歲以上的寶寶製作食物可以加一點鹽嗎?
可以,但量一定要適當。因為兒童期常吃過鹹的食物易導致成年期高血壓發病率增加;吃鹽過多還是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因為高鹽飲食可能抑制黏膜上皮細胞的增殖,使其喪失抗病能力。因此應從小培養孩子口味清淡的好習慣。另外,對患有心臟病、腎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兒童,更應嚴格控制飲食中的鹽攝入量。
需要提醒的是,醬油、雞精等調味品以及你買回來的現成食品中都含有鹽。所以,如果添加了這類食品或調味品,還要適當地減少鹽量。
另外,建議可採取就餐時再加鹽的方法控制食鹽量,即烹調時不加鹽,等就餐時再放鹽,這時放的鹽主要附着於食物和菜餚表面,而人的口感主要來自菜餚表面,因此吃起來鹹味已經夠了。這樣既控制了鹽量,保證了菜餚的口感,還避免了鹽中強化的碘在高温烹飪中的損失。
1克鹽是多少?
北京市家庭領取的鹽勺,每平勺的鹽量剛好為2克。
1啤酒瓶蓋(一平蓋)的食鹽是3.5克;
目測,1克鹽的體積大概相當於2顆豌豆粒大小。
關於“不加調味品”
“不加調味品”指什麼?
“不加調味品”指寶寶輔食中不用添加味精、香精、醬油、醋、花椒、大料、桂皮、葱、姜、大蒜等調味品。
為什麼要這樣做?
因為辛辣類的調味品對寶寶的胃腸道會產生較強的刺激性;有些調味品(如味精)在高温狀態下將分解釋放出毒素,會損害處於生長髮育階段寶寶的健康。另外,濃厚的調味品味道會妨礙孩子體驗食物本身的天然香味,長期食用還可能養成挑食的不良習慣。
Questions:
1.輔食中沒有味道,寶寶會不會不喜歡?
母乳或配方奶的味道都比較淡,如果從最初加輔食開始就做到少糖、無鹽、不加調味品,寶寶自然會適應清淡的食物口味,因為比起母乳和配方奶,輔食的味道已經豐富多了。如果開始添加的輔食含有鹽和調味品,寶寶適應了味重的食物,很可能不願嘗試清淡的食物了。遇到這種情況,將需要一段時間來逐漸糾正。
2.我喜歡用市場上買來的高湯或者自己熬製的排骨湯、雞湯給寶寶放到米粉裏或者煮麪條等等,這樣的方法可以嗎?看寶寶吃得很香呢!
市場上賣的高湯如果含鹽和調味品最好不要給寶寶吃。
自己熬製的排骨湯、雞湯也不要加鹽和調味品。當寶寶長到7個月以後,可以適當添加肉泥或魚泥等動物性食物,此時也可以用肉湯給寶寶做米粉或麪條。但是,給寶寶吃湯的同時也要將適量(7~9個月每天30克,10~12個月每天60克)的肉泥或魚泥餵給寶寶,因為湯的營養物質含量遠遠少於湯中的肉,長期給寶寶喝湯將不能滿足其生長髮育的需要。
3.葱、姜等調味品什麼時候給寶寶加比較合適?
3歲以後,兒童的消化功能已發育成熟,各種消化酶發育完全,腸道吸收功能良好,基本可以耐受各種口味的食物。此時可以給寶寶吃帶有調味品的食物了。即便如此,為了寶寶也為了家庭所有成員的健康,建議仍選擇少鹽、少糖、適量油的飲食習慣為宜。
關於食用油
植物油主要供給熱量,在烹調蔬菜時加油,不僅使菜餚更加美味,而且有利於蔬菜中脂溶性維生素的溶解和吸收,可酌情、適量添加。
1.食用油一般加多少比較合適?
一般6~12個月每天5~10克為宜;1~3歲,每天20~25克;學齡前兒童每天25~30克。
2.烹調時,採用什麼油比較好?
評價脂肪對人體的營養價值主要根據其必需脂肪酸的含量、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以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含量決定。從必需脂肪酸的含量看,植物油含必需脂肪酸比動物油高,植物油中葵花子油、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含量較高;從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看,橄欖油、茶油、葵花子油、芝麻油、核桃油含量較高;從脂溶性維生素的含量看,植物油均含有較多的維生素E;從性價比看,豆油、花生油價廉物美,而橄欖油、核桃油比較昂貴。總而言之,應儘量少食用動物油(包括豬油、牛油、黃油等)。另外,烹調油也應多樣化,應經常更換種類,食用多種植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