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味被人嚴重低估其價值的良藥,服之可促代謝、運脾胃、除濕氣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健康

由於每一味中藥所含的成分都是相當複雜的,所以我們對於每一味中藥的功效並不能一概而論。很多中藥材都含有較為廣泛的藥用價值,但是這些中藥知識卻很少有人能夠完全的掌握。

比如中藥“大黃”,可以説就是一味被人們嚴重低估其藥用價值的良藥。在常人的眼中大黃就是一味瀉下之藥,服之可讓人拉肚子,而民間也有一句俗語叫做“人蔘殺人無過,大黃救人無功”,更是讓人們誤以為大黃乃是虎狼害人之藥。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大黃除了可以瀉下攻積之外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妙用,比如它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運化脾胃消食的作用,以及還有幫助人體清除體內濕氣等諸多良效。

比如在《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到,大黃可“去淤血、破癥瘕,盪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安和五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之中也説到大黃入藥可緩解“裏急腹痛,下痢赤白,實熱燥結,小便淋漓,濕熱黃疸,諸火毒邪”。可見,古代的醫者對於大黃的藥用價值評價還是較高的。

到了現代,醫者通過總結研究則認為大黃屬於苦寒之藥,服之有瀉下攻積、清熱解毒、逐瘀通經、利濕退黃等諸良效,可見大黃並非是人們眼中單純的“虎狼之藥”,如果應用得當,反而會發揮非常好的藥效。

1、大黃入藥可緩解腸胃積滯、大便不暢等症。

大黃的首要功效就是瀉下攻積,其實就是通大便、解食積。古人認為大黃之效專入陽明胃腑大腸,善於盪滌人之腸胃,能夠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對於體內實熱、食積、蟲積、痢疾等引起的大便不暢、腸胃運化不健等有很好的緩解之效。

比如體內實熱過重導致的腸胃熱燥而大便秘結不通,則可用大黃同枳實、芒硝、厚朴、黃芩等藥材同用,最能清體內之熱、除腸胃之燥而解大便不暢之疾。

若是由於腸胃濕熱引起的痢疾並出現下痢赤白、裏急後重等情況,也是可以使用大黃來盪滌腸胃濕熱的。古人單用大黃用酒煎服,即可緩解濕邪痢疾之症。此外,還可以用大黃配伍木香、厚朴、甘草等藥材同用,服之亦有效。

而對於體內有食積、蟲積等引起的腸胃運化不暢,大便不通等情況,則直接用5g左右的生大黃泡茶飲用,一般30分鐘左右即可見效,並有促使寄生蟲隨大便排出的作用。

2、大黃入藥可緩解熱毒瘡瘍、血熱血瘀等症。

大黃乃是苦寒沉降之藥,可引火下行,導熱外泄,故而對於體內的熱毒也有很好的清緩之效。尤其是對於頭面部位的熱毒火邪之症,大黃用之最有良效。

比如熱毒火邪上炎至頭面導致的眼紅腫痛等症,用大黃同梔子、黃芩、升麻等藥材配伍即可緩解;若是出現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之類的症狀,則可用大黃同蜂蜜煎煮,含之可緩。而對於其它因為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外用的話可用大黃細粉拌酒或醋外敷,內服則可配伍桃仁、丹皮、芒硝、牛蒡子等藥材同用,皆有效果。

另外對於熱入血分引起的血熱妄行之出血症,血瘀阻滯之淤血癥,大黃入藥還能起到除血分之熱而涼血活血的作用。

比如血熱導致的咯血、吐血、易流鼻血等情況,用大黃搭配黃連、黃芩、生地黃、槐花炭等藥即可奏效。而對於瘀血之症則可用大黃同紅花、桃仁、當歸、水蛭、川芎、白芍等藥材同用,亦有散瘀止痛的作用。

3、大黃入藥可緩解體內濕熱、淋澀不通之症。

大黃藥性苦寒而善於降下,同時兼能引導體內的濕熱隨小便而出,所以像一些體內濕熱過重、水濕內停、淋澀不通之症也可以用大黃入藥緩解。

比如常見的體內濕熱過重引起的黃疸,以大黃同茵陳、梔子、黃柏、芒硝等同用即可起到利濕退黃之效。而對於濕熱積聚於下焦導致的小便淋澀不通,則還可以用大黃配伍車前草、木通、滑石、瞿麥等藥材同用,其利濕通淋的作用也是較好的。

由於大黃的苦寒之性較重,所以它的用量一般不會太大,少則3-5g入藥即可,至多也不過10-15g左右。

而針對於不同的病症大黃的炮製品藥效也是有差異的。比如生大黃瀉下之功較強,善於瀉下;熟大黃的瀉下之力較弱,則善於清熱解毒;酒炙大黃活血之效較強,更善於清熱活血散瘀;而大黃炭偏於止血,故而善於清血熱而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