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節儉”的家長,養不出“有出息”的娃,會毀了孩子的眼界格局!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節儉”早已不是一個新鮮時髦的詞,卻是個沉澱很久的詞,一個深入人心的詞。在過去,物質非常匱乏,人們不得不餓着肚子大談“節儉”。所以,即使在物質豐富的今天,很多老人們也一直教導着子孫,要學會節儉。
節儉有錯嗎?沒有錯,但是“太節儉”,是一種病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寶媽在貼吧裏面吐槽自己的婆婆,引起網友們的熱議。大致經過是這樣的:
寶媽的婆婆,是個非常節儉的人,有點餿的剩飯剩菜都捨不得扔掉,衣服破了,也捨不得穿兒媳給買的新衣服。寶媽要去國外出差,便把孩子放老家讓婆婆帶了一年。
寶媽回來後,很開心的帶兒子去逛超市,給他買喜歡吃的東西。只是孩子什麼都不要,直奔試吃區,吃了好多免費試吃的東西。然後到冷飲櫃旁邊,瞄準旁邊沒人,用手在冰淇淋的盒子裏挖了點冰淇淋吃。然後再去賣烤雞的地方,稱了一隻烤雞,吃掉後,偷偷把袋子給扔了,最後,就買了一提衞生紙。
整個過程,寶媽什麼都沒説,因為越看越心驚,自己頓時手足無措。路上,問兒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兒子回答:“奶奶説,這樣不需要花錢,這是節儉,是美德。”寶媽非常憤怒,卻無法責備婆婆,只能選擇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再苦再難都自己帶着。
對此,網友們的評價不一,但是很多網友都表示,婆婆節儉的心是好的,但是這個“度”卻沒把握好。
“太節儉”的家長,養不出“有出息”的娃,會毀了孩子的眼界格局
1、“過度”節儉,太過在意細枝末節
節儉確實是美德,但是在這個物質富裕的年代,真的沒必要節儉到不敢吃、不敢穿的地步。努力掙錢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好,“有錢可以多花點,沒錢就要少花點”,這樣的觀點,真的挺贊同。
過度節儉的人,很容易在乎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衞生紙多用了一節,買的衣服還是比網上貴了2塊錢,每天只在乎哪裏有便宜東西買……
孩子跟着這樣的家長一起生活,只會把自己的思維,帶到這些細枝末節中去,格外注意自己是否有一絲浪費。這樣的孩子,很難再把眼光格局放遠、放高、放寬。
2、貪小便宜
過度節儉後,很多人便會容易開始喜歡“貪小便宜”。因為誰都希望有好的生活,自己又捨不得花錢,這些“小便宜”能夠讓自己得到一時的滿足,就會逐漸上癮。
就如同故事中的孩子奶奶,自己在家特別節省,那就去外面找“便宜”佔,所以才養成孩子愛貪小便宜的行為習慣。孩子也有着屬於自己的需求,他不想用錢來滿足,便會逐漸用“貪小便宜”來滿足。
蠅頭小利就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樣的孩子,會有多大的理想?在生活工作中,也很容易因為這些小利益,而丟掉自己的大前程。這種愛佔小便宜的習慣,一旦沾染,特別難改。
作為父母的你,有以上這幾種行為嗎?你認為節儉是好是壞呢?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