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佩奇早起經常發脾氣,挺温柔的一個小人,一發脾氣就變了個人,
定好的鬧鐘沒響,和我嚷;
給她梳頭梳疼了,和我嚷;
甚至,聊着聊着天因為一句話沒聽清,也和我嚷...
我也不容易呀,每天早起做飯還要送去上學,對我説嚷就嚷,我哪受得了,
所以,她一嚷我就忍不住罵她,搞得氣氛相當緊張,有時候她是紅着眼圈去上學。
以前,我認為這是“起牀氣”。你有我也有,忍忍就好了。
直到後來我看到了一篇文章“睡眠不足對情緒的影響”,才猛然醒悟,啥起牀氣啊,明明就是睡眠不足導致的情緒失控!
睡覺晚,所以睡不夠,每天早上睡最香的時候給她叫醒,能開心麼?
睡眠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有機體通過形成晝夜節律保持體內平衡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如果睡得時間不夠,或者深度不夠,就不能恢復足夠的精力。
而小學階段的孩子大腦還沒有發育成熟,
如果睡不好,還有更多負面影響:溝通力減弱、上課嗜睡、注意力下降、學習效率降低、行動反應遲緩。
而一旦產生了這些負面影響,孩子的恢復力,也明顯弱於成人。
這就是為什麼,大人起牀氣,幾秒就過了,但小孩一生氣就成了槓精,看啥都不順眼,能折騰一早上。
另外,眾所周知,睡不好還容易誘發其他問題,比如出現內分泌問題,影響孩子長個。
還很要命的一點是,早期的睡眠問題可能預示着日後的情緒問題和心理障礙的出現。
所以,總結一下,
小孩睡眠不足會導致多麼嚴重的問題:
1、大腦還在發育階段,長期這樣,不僅影響大腦的發育,還有其他器官的發育也會受到抑制:不長個,視疲勞…
2、精神方面,衍生出一系列溝通、情緒、學習方面的問題,並且為以後的心理障礙埋下伏筆。
而精神問題,還會反過來影響睡眠,出現失眠、多夢、易醒等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我雖然知道小孩一定要睡夠,但以前我一直存在僥倖心理:
就算差一點也差不了多少,而且大家都這樣,還有睡得更晚的,不也好好的?
直到我昨天晚上掐指一算,
黑佩奇每天9點洗漱,9點半睡,6點半起,就算9點半躺下就能睡着,滿打滿算9小時,
這是什麼概念?
小學生要睡夠10小時已經達成共識,
我們國家已經通過了好多政策,比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多次強調要確保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達到10小時。
如果達不到,就是睡眠不足,
不足8小時為重度睡眠不足;
超過8小時不足9小時為中度睡眠不足;
超過9小時不足10小時為輕度睡眠不足;
也就是説,黑佩奇貌似是在輕度睡眠不足梯隊,但她一般不會躺下就睡着,所以整個熟睡時間實際上達不到9小時,她是中度睡眠不足。
一個每天晚上9點開始準備睡覺的三年級小學生,是中度睡眠不足,而要達到10小時,她需要每天8點半就睡着。
也就是説,以後8點就要洗漱準備睡覺了!
而我是多麼佛系的一個人,從不給她加碼,課外班減到最少,有空就拉着運動…仍然搞了箇中度睡眠不足,
而那些更嚴重的,11點以後才睡,因為離學校遠,早上6點或更早就起牀的孩子,每天都在承受什麼?
小學生普遍睡眠不足
調查顯示,全國小學生睡眠不足的情況非常普遍。
2020年,95.5%的小學生睡眠不足10小時,90.8%的初中生睡眠不足9小時,84.1%的高中生睡眠不足8小時。
行政區劃、年級、是否獨生子女、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及週末運動時間,是小學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因素。
首先,怎麼還行政區劃呢?
因為同是北京,雞娃力度大不一樣啊,比如海淀,課業壓力非常大,郊區相對較好,但大勢所驅,也並沒有好到哪兒去。
第二,年級越高,睡眠越不足
隨着年級的增高,升學壓力越大,睡眠越不足;另外年級也和近視率、心理障礙問題成正比;
2020年青少年的抑鬱檢出率為24.6%,其中,輕度抑鬱的檢出率為17.2%,比2009年高0.4個百分點。
好多媒體,更多關注點都在幼兒、小學初階的孩子,其實,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的孩子,同樣需要關注,甚至更多。
每個有心理障礙的孩子,都不是一天煉成的,能夠及時發現、疏導,就是在挽救一個孩子的未來啊。
第三,非獨生子女睡眠不足更嚴重
這一點可能和非獨生子女家庭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度和照顧程度,不如獨生子女家庭有關。
大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有幫手還好一點。全都自己帶,帶一個有時候都雞飛狗跳,另一個還想伺候的面面俱到,非常不現實。
第四,電子產品使用多
一般來説,小學生每天電子產品使用時間累計應不超過1小時,符合要求為電子產品使用時間正常,否則為電子產品使用時間過多;
但是現在的網課普遍時間拉長,動不動就1個半小時,或者更多,好幾位老師輪流説;要不然就是中間不下課,一屁股坐到下課…所以孩子健康最後的這道防護牆,必須是家長啊!
尤其是晚上上網課更不好。
光線對比強烈,不但更傷眼,晚上光線對神經系統的刺激,還會讓神經處於興奮狀態,反覆釋放多巴胺,增加快感和成癮,並讓覺醒狀態增加。
而且孩子對電子產品電磁波的吸收量高於成人,長時間看不僅會縮短小學生的睡眠時間,還會影響睡眠時腦電波的活動,波幅的改變會造成睡眠質量嚴重下降。
第五,運動不夠
運動有助於促使身體功能恢復正常,減輕壓力,還能促進深度睡眠。反過來,孩子整天對着書桌,體能消耗少,就容易入睡困難,睡不香。
正常來説,小學生中高強度運動,每天不應該少於1小時。
但是現在,很多孩子也是達不到的,孩子放學早,大人還沒下班,根本沒辦法帶着運動;
指望週末彌補也不靠譜,因為運動是日積月累才會有效果,突然超負荷運動起來,還不如不動。
小學生睡眠嚴重不足,這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移動互聯網時代,多媒體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發達,產生了新的學習模式,孩子隨時隨地都能學習,坐車學,吃飯學,睡前學…稍微偷個懶,就擔心自己孩子落後;
2、無數自媒體的崛起,讓我們看到太多“別人家的孩子”,虎媽狼爸層出不窮,再對比自己的孩子,就產生了深深的焦慮;
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不是千篇一律的複製品!
未來社會競爭大,努力學習肯定是必須的,但如果連自己孩子都沒有認真傾聽、瞭解過,沒有走近過孩子內心,就把他扔在各種網課堆裏,其實是本末倒置了,怎麼跟風都沒用;
3、另外,我們這屆80後家長,趕上了中國轉型騰飛的時代,我小時候坐着小板凳點着蠟燭寫作業,父母上下班規律也有充足的時間陪我,但我上班後居然忙到天南地北的飛還隨時夾着電腦移動辦公!這是我小時候做夢都想不到的場景。鉅變之下,自己能立足已經很難,還想把下一代照顧的無微不至難上加難!
所以,小學生普遍睡眠不足,
這裏面的原因,有不少是各種現實問題綜合作用的結果,成年人也有成年人的無奈。
但我覺得,為人父母一場,不管環境如何變化,最起碼還是要盡力搞清楚,對自己來説,最最重要的是什麼,如何平衡。
不然,自己苦,孩子也苦。
全球45%的人有長期睡眠障礙
比如,睡眠問題也是相互影響的。大人睡眠有問題,也容易影響孩子,
前面説的小學生睡眠不足,有很多家庭大人給營造的睡眠環境就不好,大人愛熬夜,小孩沒法睡好。
另外,大人長期睡眠不足,對自己也有特別嚴重的影響。
我就是一個工作熬夜之後會莫名興奮,然後整夜睡不着覺的人。
年輕時候還好,別説熬一晚上,兩三晚我也能挺過來;
但35以後,明顯覺得熬夜簡直要命了,
只要睡不好,第二天肯定頭重腳輕,分分鐘要掛了的模樣。
太恐怖了,中年人經常熬夜,不僅僅是第二天沒精神,
肥胖、記憶衰退、高血壓、心血管問題、精神抑鬱等,什麼病都能招來,簡直就是遊走在猝死的邊緣。
有時候躺下好幾個小時也不行,就是控制不住心跳劇烈,頭腦異常興奮,雖然身上沒勁,但腦子偏偏不聽話,啥都能想起來,興奮程度堪比自動播放驚險諜戰劇。
好在不是天天這樣,我給自己定了個10點以後不工作,不瞎想,11點之前就睡的習慣,以後就好了很多。
我以前在文章里老説什麼“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裏泡枸杞”,不是鬧着玩的,
我是真的在養生了,不但泡枸杞,還天天泡腳;有空公園裏遛彎,曬太陽,就差手裏抓個鳥籠子~
根據《中國睡眠調查報告》資料,中國人平均每日睡眠時間為6.3個小時,低於專家建議的7~9個小時,即中國人普遍睡眠不足。
睡眠障礙已成全球“流行病”,世界衞生組織的調查顯示,全球大約有75%人處於亞健康狀況,其中45%人有長期睡眠障礙。
而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定期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三大要素。
所以,
透支健康換成功,不管大人、小孩,普遍存在。
但這是社會的病,得治~
大人帶頭帶不好,小孩肯定會長歪。
這些天聽到代表們的好多提案都是關於小學生的,比如推遲早上上學時間、把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取消小學生家庭作業…
雖然只是剛提出,也有不同聲音存在,但最起碼説明,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分數至上,過度競爭”問題的嚴重性。
小到家庭,大到國家,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就沒有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石。
我不反對雞娃,誰不想自己孩子鶴立雞羣,一枝獨秀?
但我反對一切違背自然規律、打破平衡、揠苗助長的雞娃方式。
教育是場馬拉松,揠苗助長雖然能快速看到成效,但也只能助力短跑,於孩子的長遠發展無意,更別提什麼獨立思考、興趣視野、幫助孩子找到生命的意義。
我也反對,一切高高在上,只説不做,把自己的焦慮轉移到孩子身上的教育方式。一個人只靠嘮叨催促,是養不出優秀孩子的。
真正決定孩子命運的,是價值觀和行為習慣。
想把孩子弄成學霸,以證明自己的成功。這樣的出發點本來就是扭曲的。
以為孩子好的名義拼命雞娃,借孩子圓自己的夢,只能證明自己無能,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你好,李煥英》為啥這麼火?
因為,李煥英簡直就是理想母親的模版啊~
真正健康的母子之愛,是以相互關愛、相互尊重、承認對方的獨立性、能夠包容矛盾和衝突為特質的,它成功構建的基石是母親獨立的女性意識。
點點“在看”,常常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