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留住美好丨失能為何離我們這麼近?調查結果很驚人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健康

你意識到自己會失能嗎?

你為失能做好準備了嗎?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失能?

怎樣才能避免失能呢?

日前發佈的《2018-2019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顯示,老年人的中度及重度失能率達11.8%。

“毫無徵兆就倒下了”

63歲的葉女士原本計劃幫着女兒照看二孩,可是就在女兒即將生產前,她因突發腦梗卻先住進了醫院。

“真是病來如山倒,可能春節期間忙前忙後太勞累了,毫無徵兆地一下倒下了。”葉女士的老伴説,葉女士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史,但是她對自己的身體往往不太在意,大夫給開的降壓藥經常忘記吃,腦血管突然栓塞了。

像葉女士這樣突然發病倒下的老人,現實生活中不在少數。由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導致中風(腦出血或腦血栓),最終造成肢體殘疾。

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53億,1.8億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約4200萬。

令人擔心的是,不少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不認為自己會失能或者失智,或者認為失能離自己很遙遠。這一現象在60歲至74歲低齡老人中尤為突出,而這個年齡段大部分的失能是由心腦血管慢性病引起。

跌倒可能是人生最後一站

一般情況下,老人一旦卧牀,一兩年內死於肺炎、心臟病、腦梗或器官衰竭概率很大,在這期間極易引發褥瘡、壓瘡等感染,生命毫無質量可言。“老年人跌倒,很可能就是人生最後一站。”

有數據顯示,導致失能75歲以上老年人失能的原因中:因老化而衰弱佔20.5%,跌倒、骨折佔13.6%,失智症佔12.9%,關節疾患佔10.6%。從受教育水平來分析,受教育程度越高,發生失能的風險越低;與離異或喪偶老年人相比,有配偶陪伴發生失能風險低。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高齡老年人要在老化預防和康復間做到有效結合,防範於未然,在家中進行有效的適老化改造,進行一定的康復鍛鍊,延緩衰老過程,讓晚年生活更有質量。

不良生活習慣是根源

“不良的生活習慣,是眾多慢性病發生的根源,日積月累最終導致發作,中風、心梗、呼吸衰竭等就是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發展的,預防失能失智早期發現很重要。”專家表示,身患疾病一定要早治療,避免殘疾,如果出現問題要儘早科學康復,儘快恢復功能。

在飲食方面,一定要合理,肉、蛋、奶、纖維等都要吃;

運動方面,老年人要提高心率鍛鍊,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適度運動,循序漸進;

生活方面,老年人要重視體檢,按時監測自己的血糖和血壓,子女更要起到監督作用。

老年人失能直接關係到老年人本身的生活質量,關係到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參與。

您的在看,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