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平舉向上,再握10次。”在簡陽市人民醫院住院部10樓的休息大廳見到護士鄒慧時,她正在指導患者進行握力球鍛鍊,鄒慧笑了笑説,“別看這個動作小,可是作用大,能幫助PICC置管後的患者預防靜脈血栓。”
下班去更衣室的路上,患者或是家屬都會熱情地招呼鄒慧,有人稱呼鄒阿姨,也有人叫她小鄒,無一例外都是很熟識的樣子。
35歲的鄒慧是腫瘤科護士,説話温柔做事麻利,從基礎護理、執行醫囑到為患者PICC置管維護、開展癌痛宣教、心理輔導,每天好像都有做不完的事。工作量大且繁忙,但鄒慧認為護理行業本來就是如此,儘管忙碌但很充實。
PICC置管術不同於普通的輸液打針,通過置管減少反覆穿刺的痛苦和高滲性藥物對外周血管的刺激,是為血管穿刺困難和化療患者提供的生命線。“特別踏實”是帶教老師對她的評價,2012年7月畢業走上護理崗位的鄒慧,勤學苦練置管術不到一年就出師了。隨着專業能力的提升,她還成功加入醫院的靜療小組,這個小組是從全院 1100多名護理人員中篩選出26名具有精湛靜脈護理技巧的人員組成。
有一次,科室護士小丁在一項置管操作中遇到了困難。患者的血管條件看似很好,但實際操作中,送管的過程卻反覆受阻,小丁向靜療小組發出了求援。鄒慧接到通知後,快速趕到現場。她仔細觀察情況,懷疑問題出在肋骨和鎖骨間的狹窄上。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她查看了患者的增強CT,並與患者主管醫生進行了深入溝通,確認是肋骨和鎖骨間狹窄造成的送管困難。
找準癥結精準破題,鄒慧指導小丁輔助患者抬高手臂並外展,同時採取置管對側的側卧位,依靠重力作用順利置入導管。這一系列的動作,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事後,小丁對鄒慧讚不絕口,稱她是“殺手鐧”。
隨着技術更新換代,後來有了能精確定位的超聲引導下腔內心電定位技術。鄒慧又主動前往上級醫院進修學習,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技能,目前已順利完成彩超引導下的PICC置管穿刺兩百餘例。 “一個護士不能只會打針輸液。”在鄒慧看來,提升自我,更好地服務患者是做一個好護士應有的追求。
為了幫助患者緩解疼痛和不適,鄒慧進修營養學,與營養科醫師共同為每一位患者提供個體的營養指導,使患者體重健康向上。在癌痛規範化示範病房,鄒慧和醫生攜手實施安寧療護,規範的個體化治療可以使90%以上癌痛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緩解。到目前為止,鄒慧已經成功立項兩項科研課題,並完成了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榮獲了醫院“創研明星”的榮譽稱號。在成都護理學會安寧療護學術會議上,她的論文獲得了二等獎。
患上癌症,便像是行走在人生的冬季。患者身體允許的時候,鄒慧會扶他們起來坐一坐,看看窗外生機盎然的翠綠。病牀旁的一聲問候,一句寒暄,幫助患者整理一天的藥物,與患者共同期望治療順利。在她看來,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也是必要的,護患間良好的關係有助於提升患者的心理感受和抵抗病魔的信心。
讓鄒慧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胃癌晚期的姑娘,擔心嗎啡成癮而拒絕用藥,在癌症爆發性疼痛發作時痛到蜷縮在病牀。鄒慧為她評估疼痛,陪伴鍛鍊,指導用藥,並進行了心理疏導。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陪伴和鍛鍊,鄒慧和姑娘之間的關係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她們從最初的護患關係,逐漸走向了朋友,再到情同姐妹。鄒慧用專業知識慢慢化解着她的顧慮,姑娘逐漸學會了如何與癌症共處。她開始規範使用鎮痛藥物,讓疼痛不再成為生活的陰影,生活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從事腫瘤專科護理11年,鄒慧用專業本領和熱情態度,贏得患者的讚譽。患者家屬陳女士在科室留言簿寫下這樣一段話:“感謝鄒老師,每一次帶我媽輸液都會詢問病情變化,陪我媽嘮嗑,逗我媽高興。很感人,所以這裏由衷的表示感謝。”
“這是對我最好的鼓勵和鞭策。腫瘤專科護理的工作價值不僅在於技術嫺熟,更在於對患者的人性化關懷。正是這種關懷,讓患者在面對病痛時能夠找到希望,找到力量。”這是鄒慧對癌症患者的護理理念。
從發病到治療,腫瘤患者的經歷複雜而痛苦。有些患者談癌色變,心理壓力不斷增加;有些化療後噁心、嘔吐十分難受;有些則備受癌痛折磨,日漸消瘦。在最艱難的時刻,鄒慧陪在身邊鼓舞着他們,像患者身旁的微小燈塔,雖然光芒微弱卻讓他們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文:馬芳 李太輝 圖:王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