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骨」,是指當兒童在進入青春期時,即將成為成人前的一段生理及心理的轉變時期。這個階段是繼出生後人體各個器官生長髮育的第二個高峯,女孩在 10 歲左右,而男孩則平均在 12 歲開始,不過每個兒童的成長髮育節奏也不全然相同。然而近年來,受到飲食習慣的改變及環境荷爾蒙的影響,臨牀上看到兒童青春期過早的現象愈來愈多,父母們也愈來愈重視孩子的生長髮育。
一般來説,女孩發生性早熟的比例約為男孩的 5~10 倍,但 90% 以上的女孩性早熟,於檢查後找不到任何病理性原因,屬於良性的特發性性早熟,即原因不明。當生長板已癒合,就沒有長高的空間,時時關注孩子的發育狀況,若出現以下 2 種狀況,建議就醫評估以及早治療:
女8男9之前出現第二性徵:在女孩 8 歲、男孩 9 歲前,出現第二性徵,應該帶至門診就醫評估。臨牀上女孩的狀況較容易被掌握,反而是男孩,因第二性徵不易察覺,更需要父母多用心留意。女孩的發育順序是胸部會先變大,再來開始長陰毛、快速長高,最後月經來潮。「初經來後還是會再長高,只是生長速率會變慢」;男孩的發育順序是睾丸變大、陰莖變長,再來長出陰毛、腋毛,然後是長高。
生長曲線突然跨了百分位:若生長速度突然竄很快,不在原來的生長曲線範圍,如:一年內生長曲線上升超越兩個主要百分位線。
在進入生長髮育期以前,平均生長速率約每年 4-6 公分,進入發育期的生長速度隨每個人體質不同而異,有些常吃油膩高糖飲食的「小時了了」型的小孩,提早發育又較為早熟;有些「大器晚成」型的,到了國二、國三卻遲遲未見第二性徵,體型長得又瘦又小、偏食或胃口不好、發育遲緩,父母在心急之下常會求助坊間的「轉骨藥」。其實適當的食補加上中藥材可以改善胃口、並促進成長,幫助小孩順利「轉大人」,但是若誤用類似或含有性荷爾蒙作用的偏方,反而會揠苗助長。這些情況應先區分是生理或病理因素引起。
中醫有「腎藏精、主骨、生髓」與「脾主四肢肌肉」的觀念,認為先天之本在腎、後天之本在脾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為用。若是先天稟賦不足,加上脾胃不能化生氣血,營養五臟六腑、肌肉筋骨,則生長髮育容易遲緩。另外由於現在兒童普遍課業壓力大、也缺乏充足運動及睡眠,而在飲食上又往往過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形成痰濕壅滯的腸胃狀態,課業或情緒的壓力又易使肝氣的疏泄不良,使身體氣血經絡的循行不暢。
從現代營養學的觀點來看,轉骨發育期需要熱量、蛋白質及鈣質、鐵質、鋅的補充,才能夠應付生長髮育的需求。特別是身高抽高後身體需要較多骨礦的攝取,而中藥補肝腎的藥材中即可幫助骨礦的攝取,但是兩個關鍵點是:
搭配兒童的體質,對的時間點攝取,才不會誤服轉骨藥材。
中醫談青春期過早重點分為:
辨陰陽
分臟腑
識體質
許多人認為肥胖是導致性早熟的原因,然而臨牀上許多偏食瘦小的孩子,陰質不足,無以收斂腎中陽氣,造成虛性的腎火,第二性徵也會提早出現。中醫對青春期過早的孩童需辨陰陽、分臟腑、識體質,針對孩子不同的本質,從調理脾胃,養陰清熱,疏肝理氣等,來改善過早啓動的生殖軸,並從脾胃來改善營養的吸收,加上父母和孩子在生活作息、飲食、運動上的合作。讓孩子能有健康的體質、進而達到理想的身高。
生長潛力最大就是在兒童與青春期階段,這時出現的不適症狀,都應儘速尋求醫師之協助,不要盲目地服用偏方或成藥,青春期不單是身高的抽長,也是體質狀態改變的時機,可把握機會利用這個時期調理呼吸道、腸胃道的過敏體質。後天的調養,配合均衡的飲食、充足的運動及睡眠,這些都是生長髮育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