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媽媽説,給寶寶換尿布時,檢查發現腿紋不對稱,一側是兩條紋,一側三條紋。一上網查,説是“髖關節脱位“,後果很嚴重,寶寶以後走路會有問題,非常擔心...。
在網上諮詢這也是屬於高頻的問題,我想對大家説的是,大部分的臀紋不對稱都是嬰兒肥造成的,沒啥問題。
但有一部分的寶寶還真的下肢不等長或者髖關節脱位,不能掉以輕心,那麼我們該如何在家先做個自測?
很多所説的發育性髖關節脱位也叫 DDH,是最常見的四肢畸形型之一,有的是先天發育不良,約佔新生兒的0.1%。
也有後天因素,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發病率在0.39%,從南到北發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趨勢,可能和我國北方寒冷,寶寶出生後放置於襁褓中,捆綁雙下肢,使髖關節呈強迫伸直有關。
所以提醒大人們,可不要把寶寶放在襁褓內裹得緊緊的。
一、如何看腿紋不對稱?
1、數量不一,有的一腿兩條腿紋,有的一腿三條腿紋。
2、位置不一,寶寶的大腿紋路有的一邊高,一邊低。
不是每個寶寶都有髖關節發育不良,但是有髖關節發育異常的寶寶肯定有腿紋不對稱。
二、在家簡單自測
自測方法:
1.讓寶寶平躺,雙手把寶寶雙腿並起,檢查寶寶兩腿長度是否等長,雙下肢不等長請找醫生面診。
2. 寶寶平躺,雙腿屈膝兩腳放在牀上,如雙膝高低相等為正常,當雙膝高低不相等,請諮詢醫生。
3.髖關節的外展實驗,寶寶平躺兩腿屈膝,大人面對面將寶寶兩腿同時外展,正常的髖關節可以外展到80~90度。發育性髖關節脱位的寶寶外展則明顯受限,有的只能到外展40~50度。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會走路的寶寶,走路像鴨子的步態,跛行往往是就診的主訴。當寶寶一側脱位時,就可能臀位明顯後突,步態搖擺。
2歲以前的寶寶由於還沒很好掌握走路的技巧,平衡感不是很好,往往走路也有時候會像小鴨子一樣,如果自己無法判斷,要帶去給醫生查看。
三、髖關節脱位DDH的治療
當我們懷疑寶寶有問題的時候,可以帶寶寶到醫院找骨科醫生,除了面診排除,醫生在必要的時候也會開相應的檢查。一般來説6個月以後會做B超,6個月後的寶寶會做X光檢查。
輕度的只要用特殊的支具固定下肢,有的需要石膏固定;重的可能需要手術。
通常1歲以內的寶寶,通過正確的固定、矯正,可以恢復。
1-2歲的孩子,由於髖關節周圍軟組織有不同程度的攣縮,要先通過牽引復健,再用石膏固定數月,才能進行糾正。
而超過2歲的孩子,往往就只能通過手術矯正了。